健康記:孩子脾虛有哪些表現?食療要怎麼調理?

健康記:孩子脾虛有哪些表現?食療要怎麼調理?

在中醫當中,脾臟是運化水谷精微的重要臟器,它幫助人體進行消化,保證營養供應,然而,生活中不少孩子卻因為脾虛的問題而出現面色萎黃、長不高等問題,給他們的健康問題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那麼,作為家長,如何才能通過孩子的表現知道他們是否有脾虛的問題呢?今天小編就跟大家分享這方面的知識。

孩子脾虛的5個典型表現

脾臟具有運化升清的作用,所以,當脾虛的時候,自然機體便會出現相應的異常表現,一般的,我們可以通過以下5種表現來對孩子是否脾虛進行判別:

  • 1.厭食
健康記:孩子脾虛有哪些表現?食療要怎麼調理?

中醫認為,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脾臟的功能就是把胃部消化的營養成分進行提取進而輸送到身體各個部位,所以,脾臟虛弱便會因此導致味的功能減弱,進而營養孩子的食慾,小孩就會出現厭食的情況。

  • 2.盜汗
健康記:孩子脾虛有哪些表現?食療要怎麼調理?

盜汗指的是孩子睡覺的時候出汗,這是脾虛的一個表現,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是氣血生化之源”,脾胃虛弱的時候,人體氣血不足,覆蓋在肌膚表面的衛氣便會變弱,進而會導致毛孔鬆懈,從而出現盜汗的情況。

  • 3.流口水
健康記:孩子脾虛有哪些表現?食療要怎麼調理?

愛流口水是脾虛的另一個比較突出的表現,中醫認為,脾開竅於口,在液為涎,所以脾虛的時候,脾臟對於口水的控制減弱,便會出現流口水的情況。

  • 4.易便秘腹瀉
健康記:孩子脾虛有哪些表現?食療要怎麼調理?

孩子胃腸道的問題是他們脾虛的又一個典型的表現,在糞便形成的過程中,脾主要負責水分津液代謝工作,如果脾虛了,小腸和大廠乾溼分離功能便會出現紊亂,進而引發胃腸道疾病,孩子就會出現腹脹、腹瀉、便秘等方面的問題。

  • 5.吐舌頭、面色萎黃
健康記:孩子脾虛有哪些表現?食療要怎麼調理?

脾臟虛弱,胃部消化的食物堆積便會產熱,當體熱排洩受阻的時候,孩子便會出現吐舌頭來進行排熱的情況,此外,另外,由於營養供應不良,孩子便會出現面色萎黃的症狀。

調理孩子脾虛的3個食療方

對於孩子脾虛的問題,日常生活中家長們可以通過食療的方式給孩子進行相應的調理,下面給大家介紹3個食療方:

  • 1.蓮子山藥粥
健康記:孩子脾虛有哪些表現?食療要怎麼調理?

材料:蓮子30克,山藥50克,粳米50克

做法:蓮子洗淨,加山藥、粳米及適量水煮成粥即可。

功效:健脾、寧心安神,適合消瘦、食慾不振的小孩食用。

  • 2.紅棗小米粥
健康記:孩子脾虛有哪些表現?食療要怎麼調理?

材料:紅棗5顆、小米30克

做法:小米洗淨,放入鍋中炒到略黃,加入水和紅棗,大火燒開,小火熬成粥即可。

功效:健脾胃,適合消化不良的小孩食用。

  • 3.葡萄乾粥
健康記:孩子脾虛有哪些表現?食療要怎麼調理?

材料:粳米50克,葡萄乾一把

做法:粳米煮到9成熟的時候,加入葡萄乾,共煮至稀爛即可。

功效:養胃健脾。

當然,日常對於孩子脾胃的調理還多多應從飲食上入手,避免給孩子吃油膩肥厚食物,多注意給他們吃蔬菜、水果等素食,這樣才能幫助他們均衡營養的同時,保證脾臟的運化功能正常。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小編跟大家分享的關於小孩脾虛相關表現以及調理脾虛問題的食療方方面的知識,希望對於大家有所幫助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