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贾敏对宝玉什么态度,如果她活着也不会同意宝黛的婚事

贾敏是《红楼梦》中林黛玉之母,在林黛玉幼年的时候就去世了,也就是在贾敏去世之后,贾母因为忧思贾敏,这才提出将林黛玉接到荣府来生活,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也是觉得黛玉去了贾府可以减少自己顾盼之忧,于是才有了“林黛玉抛父进京都”这一回,也是因为林黛玉去了贾府,和宝玉相遇,才有了《红楼梦》爱情悲剧的主线,贾宝玉最后被王夫人等人连哄带骗娶了薛宝钗,那么我们就会思考,如果林黛玉之母贾敏在世的话,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会不会有什么改善呢,贾敏会同意宝玉和黛玉的婚事吗?其实这些在文中已经有很多暗示,贾敏其实并不怎么喜欢宝玉。

《红楼梦》贾敏对宝玉什么态度,如果她活着也不会同意宝黛的婚事

首先就是林黛玉进贾府一开始见到贾宝玉,黛玉心想:这个宝玉不只是个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这里可见林黛玉对贾宝玉心中并没有什么好感,这种感觉来源于哪里呢?其实很大程度是来源于黛玉的母亲贾敏,因为贾敏是宝玉的姑姑,怎么说也是自家人,所以她对宝玉还是有些许了解的,这种言传身教和平时在家偶尔提起宝玉也都是这种偏向负面的评论,所以黛玉第一次见到宝玉才会顺着母亲的思维惯性对宝玉心生反感。

《红楼梦》贾敏对宝玉什么态度,如果她活着也不会同意宝黛的婚事

这一点在小说第三回也有着最直接的体现,林黛玉和王夫人去贾政处拜访,但是正巧贾政正在处理公务,没有时间来见黛玉,于是王夫人就和黛玉拉了几句加长,说自己儿子宝玉是个混世魔王,要黛玉以后担待些,这里就写了贾敏对宝玉的看法:黛玉亦常听母亲提起,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生,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

《红楼梦》贾敏对宝玉什么态度,如果她活着也不会同意宝黛的婚事

这里就是非常直接的贾敏对宝玉的看法,顽劣、厮混等语都是偏向贬义词,所以贾敏对宝玉其实是没有特别大的好感的,相反,贾敏应该是比较喜欢读书人家的,因为她自己就是如此,林如海家世代都是书香世家,且林如海自己也是苦读诗书,凭着自己的才学考上了探花,探花是什么概念,相当于全国考试他考了全国第三,可见学问是很高深的,也是走上了从仕之路,所以综上所述,贾敏还是一个比较入世的人,而宝玉的性情恰恰是比较出世,这两种性格是一种死循环,入世之人看不上出世的人,出世的人又恶入世的人庸俗,看不透世间本质,所以难以调和。

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贾敏对宝玉是没有什么好感的,如果仅从主观意愿来看,如果贾敏没有去世,她看到这样的宝玉后,估计也是不愿意让黛玉嫁给宝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