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日本在原子彈的轟炸下仍然不投降,美國接下來會有怎樣的行動?

一隻漂亮的花狸



B–29機群飛過富士山執行“李梅火攻”!

從戰爭進程來看,如果原子彈沒有促使日本投降那麼盟軍將對日本本土實施登陸計劃,根據沖繩戰役期間美軍所以遇到的抵抗強度,美軍認為對日本本土實施登陸作戰需要至少280萬人的兵力!為了加快戰爭進程、促使其早日投降,美國與蘇聯經過溝通之後…蘇聯在“歐戰”結束之後根據《波茨坦公告》將大量部隊運抵遠東,根據解密的文件顯示美軍甚至願意提供大量的登陸艦船,供蘇軍在日本北海道或者直接在本州登陸,在背後打擊日本本土的防禦。
而美軍方面已經制定奧林匹克戰役和冠冕戰役,對於日本本土殘存的武裝美軍並沒有大意,考慮到日本國民長期受“軍國主義”思想的毒害,有可能進行殊死抵抗,美軍最高指揮機關決定在登陸日本的作戰當中使用化學武器!只有這樣才能減少傷亡,所以美軍緊急儲備了5萬噸的包括“光氣”在內化學武器!稍有軍事常識的軍迷都清楚,“光氣”屬神經麻痺、窒息失能型化學戰劑,人吸入之後極短時間就會昏迷……美軍對於實施“化武戰”已經進行了周密的安排,一旦登陸受阻和在陸上遭到頑強抵抗,就進行化學武器打擊。

“冠冕”作戰計劃日本首都圈進攻態勢圖,有鑑於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的狂熱 美軍除了使用“凝固汽油彈”實施打擊外,還預備了約1.2萬噸的“光氣”、“芥子氣”,由B–25“米切爾”中程轟炸機進行低空投擲化學航彈。

本來,“奧林匹亞”登陸戰和“冠冕”登陸戰打算在1946年1月實施,後來美軍最高指揮機構認為強行登陸日本美軍有可能付出100萬人代價,也最終促成杜魯門總統對日本進行核打擊的決心!
“小男孩”模型 ,總體來看,日本在受到核攻擊和蘇軍實施“遠東戰役”之後,選擇


投降是明智的!否則,接踵而至的強行登陸階段如果美軍使用化學武器日本人被消滅的會更多!也許會有超過1000~2000萬人在“本土保衛戰”中死亡!實事求是的說日本在二戰以後所受到的懲罰並不是太嚴厲,但是他們真的要繼續“一億玉碎”……那麼,戰後受到的懲罰就不是絞死幾個戰犯那麼簡單了!

日本統治階級並不傻,他們發動“亞洲–太平洋戰爭”的目的就是要佔領別國領土和侵佔資源……一旦戰爭失敗了,就需要將自己所受到的懲罰降低到最低點,除了幾個替罪羊之外,不傷及天皇和其他統治階級才是根本,至於什麼“忠君愛國”、“武士道精神”……都是毒害自己國家草根階層的“精神鴉片”,而這些“精神鴉片”戰後在日本人心目當中已經沒有了,很少在有日本人再替這個國家賣命了。


皇家橡樹1972


如果美國不投原子彈,日本不會投降,蘇軍會登陸日本,日本面臨滅頂之災。

從原子彈問世至今,只有日本一家承受過原子彈的襲擊。廣島和長崎結局慘烈,普通百姓承受了不可承受之痛,但實事求是地說,這兩顆原子彈雖然炸死了幾十萬日本人,但也迫使天皇下定決心向盟軍投降。如果日本死磕到底,等到蘇軍登陸日本本土,遭殃的日本人恐怕不止這幾十萬人了。

德國投降之後,整個軸心國陣營只剩下日本一家在苦苦支撐,雖然失敗已成定局,但為了爭取有條件投降,日軍大本營還是提出了“本土決戰,全民玉碎”的口號。此時美軍已經掃清了日本列島的外圍目標,在原子彈沒有研製成功之前,登陸日本似乎無法避免。可鑑於先前日本守軍在島嶼爭奪戰中表現出的瘋狂鬥志,美軍對直接登陸日本顯得有些底氣不足。因此,在雅爾塔會議當中,羅斯福總統力邀斯大林參與到對日作戰當中並不惜為此做出巨大讓步。

依照蘇聯軍隊一貫的作戰風格,用“所到之處雞犬不留”來形容毫不為過。更可怕的是,蘇聯高層在對日宣戰前夕已經研究戰後佔領日本的具體事宜了。如果盟軍分區登陸日本,很可能會像德國一樣形成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個佔領區,那個時候日本的分裂必成定局。想象一下北海道歸屬蘇佔區,本州、九州和四國歸屬中美英佔領區,兩個“日本”相互對抗對日本國民來說不是更殘忍嗎?

更慘烈的是,依照日本的國民性格,在盟軍登陸初期肯定會做出難以想象的激烈反抗,為了迅速達成作戰目標,無論美軍還是蘇軍都將採取非常手段來彈壓日本國民的瘋狂舉動,那個時候日本的傷亡恐怕不是一兩個廣島和長崎能夠抵償得了的吧?

在蘇聯對日宣戰之前,美國成功研製出兩顆原子彈並將其投向廣島和長崎,日本的態度為之一變,表示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此時的國際形勢發生了戲劇性的一幕,美國由先前的力邀蘇聯參戰變成了竭力阻止蘇軍參與對日作戰,而蘇聯則從原來的坐地起價變成了迫不及待地在戰爭結束之前對日宣戰。

最終,兩顆原子彈之後,日本宣佈投降,蘇聯在消滅了關東軍之後止步於東瀛列島之前,普通的日本老百姓也因此躲過了一場滅頂之災。


地圖帝


美國對此早就開始準備,預計1945年11月1日登陸日本。併為此進行了編隊司令部的輪換,由麥凱恩中將也就是剛剛去世的約翰·麥凱恩參議員的爺爺及其幕僚替換米切爾中將及其幕僚,指揮快速航母編隊,由希爾中將及其幕僚接替特納中將及其幕僚,指揮登陸編隊。米切爾和特納參與籌劃登陸日本戰役。

登陸日本將是一次空前的大行動,不僅要統籌尼米茲和麥克阿瑟兩名五星上將指揮的戰區,而且要統一指揮盟軍,為此美國國會準備恢復杜威當年曾經擔任過的大艦隊司令之職,即設立六星將軍。按授銜日期,尼米茲1944年12月15日晉升五星,麥克阿瑟1944年12月18日晉升五星,因此六星將授予尼米茲,指揮登陸日本之役,這將是尼米茲第一次指揮戰役。

雖然美國已經做好了準備,但軍方認為登陸日本會造成巨大傷亡,使得杜魯門下定決心使用原子彈。

到了沖繩戰役,日本已知必敗,希望在沖繩給美軍造成巨大的傷亡,使得美國不敢登陸日本本土,在投降條件上有所讓步,讓日本能體面地投降。而美國方面因為日本偷襲珍珠港,走的不是西方正規戰爭的路數,不可能給日本有條件投降,只接受無條件投降。

如果兩顆原子彈投下去了,日本還不投降,美國別無選擇,只有登陸日本本土一個選擇,也不存在像德國那樣分給蘇聯一部分,何況蘇聯也沒有海上能力。

為了避免傷亡,盟軍肯定以艦隊為依託,動用海軍和陸軍的航空力量,對日本防衛能力進行毀滅性打擊,日本的海上力量和空中力量就剩下點神風敢死隊了,肯定被炸成一片廢墟,平民傷亡也會非常慘重,即便能堅持到盟軍登陸,日本也無法形成有危險的抵抗。美國會遭到較為嚴重的傷亡,但美國徹底擊敗日本的決定和鬥志是不可動搖的。

原子彈不是讓日本投降的原因,只是給了日本一個放棄抵抗的藉口。


京虎子


那就輪到“沒落行動”執行了。


在1945年5月決定的進攻日本本土的“沒落行動”(Operation Downfall)作戰計劃中,準備了奧林匹克作戰(Operation Olympic)和小皇冠作戰(Operation Coronet)這兩個作戰行動,奧林匹克作戰準備使用第六集團軍為主力的82萬人,於1945年10月份在九州一帶登陸,而小皇冠作戰則準備以第八集團軍和還在歐洲戰場的第一集團軍的118萬人,在1946年3月左右在東京一帶登陸。


雖然喊出了“一億玉碎”的口號,但1945 年日本實際只有有7200萬人,日本本土當時有53個整編步兵師團、共計235萬士兵守衛國土,同時據說還訓練了數千萬的預備役民兵參戰。這些人雖然實際戰鬥力肯定不能和37年的正規日軍相比,但數量還是很恐怖的。

二戰末期日本本土的女子“竹槍挺身隊”,唯一的價值大概是消耗美軍的彈藥。


在之前的沖繩戰役戰後繳獲的日軍文件顯示:“事態要求住在島上的所有居民都去死。”,當時沖繩70萬人口有20萬在戰火中成為炮灰,日軍當時逼著平民衝出防禦工事和坑道去消耗美軍的彈藥,或者偽裝在平民裡讓美軍收容,再拉響手榴彈,讓美軍日軍和平民一起去死。給美國人造成了7.5萬人的傷亡。


所以對於登陸日本本土,盟軍認為也將付出巨大傷亡-----“最少25萬人傷亡,也有可能是100萬,這個數字單是美國這一邊的”(馬歇爾)


因此,為了避免慘重的傷亡,美軍當時準備利用一切戰爭手段:比如在登陸前對日本東京、名古屋、大阪、橫濱、川崎等數十個主要城市投放約11萬噸毒氣彈。


而這如果真的發生,日本的損失會是盟軍的幾十倍,即上千萬的日本人將在登陸戰中死去。日本本土很多地方大概會嚴重破壞----大概會和月球表面差不多吧。


相比之下,”只”破壞兩個城市,殺死了幾十萬人的原子彈轟擊,真是輕微的。而日本也將損失整整一代人,那就是實現了後來經濟騰飛的“昭和一代”,讓日本的國民底蘊倒退30年是可以預料到的結果。


閉家鎖的紅楓


如果說美國人在日本扔下兩顆原子彈,日本人還不投降,那麼日本肯定會面臨更加慘烈的情況。

對於日本這個戰略要地,美國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對它投入了相當多的東西,其中一個最明確的就是加強日本本地區的反潛勢力的建設,並且將美國第七艦隊的艦隊司令部安在了日本的橫須賀。

而且日本這塊地盤還是美國人在太平洋上面的第一島鏈,第二島鏈的發源地,缺了日本這塊兒地,他的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將形同虛設,那麼前蘇聯的航空母艦編隊或者是前蘇聯的轟炸機編隊就可以沿著當初日本聯合艦隊那條老路直接把他珍珠港給炸了,甚至將戰火燒到美國西海岸。

對於美國來說日本本週四島肯定是要他奪取的一個戰略目標,至少日本不能投靠前蘇聯,如果日本投降前蘇聯,輕則日本背後捅他一刀,重則前蘇聯藉助日本這個跳板對他本土實現戰略轟炸。

美國已經在歐洲將柏林和半個德國讓給了前蘇聯在亞洲這塊兒土地上美國一直將日本作為他的一個盤中餐,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美國人對日本人是恨到骨子裡的是他們在美國即將崛起,成為個超級強國的時候,反過手來給她一個巴掌,甚至日本人在美國人接近於靜伯年的建國曆史裡面,(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唯一一次派出軍隊佔領了美國的領土,就是太平洋上面那幾個小島,所以美國是一定要拿下日本的敢在前蘇聯來之前就算付出再多代價也要把日本本土給拿下來,我不管這個日本到底是燒成一片焦炭,還是自己乖乖投降,反正我的要求就是美國的軍隊要完全佔領日本,不能讓前蘇聯一兵一卒登上日本本州島。

這樣的話美國人接下來會怎麼做?已經很明確了,美國一共研製了三顆原子彈,一顆用於是報另外兩科用於實際作戰已經扔完了。美國這個時候手裡沒有原子彈,它只能夠派出自己的軍隊去登上日本本州島去進行作戰,總之一句話感恩在前蘇聯軍隊跨海作戰之前,把日本本州島給拿下來,付出多大代價,麥克阿瑟你自己說。

麥克阿瑟說了一下自己的想法100萬的美軍傷亡,你的100萬美軍傷亡,這與當時的美國總統來說不是拿不出手,而且美國總統自己心裡也明白,麥克阿瑟肯定是將這個數字給誇大,前線將領嗎?一天到晚跟後方那些後勤部門那個討價還價,我要多少物資,後勤部門經常剋扣掉一點兒,所以說先要一個大一點的數字,大不了慢慢給嗎?

有一件事情不知道大家聽說過沒有,是關於當時美國總統杜魯門的,美國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曾經在一次演講上面說自己是一個罪人,自己的手裡沾滿了鮮血,美國總統杜魯門回過頭來就是罵他,真他孃的矯情,跟老子比鮮血,要不問一下我手裡鮮血佔了多少。

杜魯門可以為了美國的國家利益不計任何損失代價,因此我們可以看到,這兩科園散如果說日本人還不投降,美國肯定會派出去的軍隊登陸日本本州島,接下來戰爭會多麼慘烈,日本才會付出多少傷亡,這一點沒有辦法去預測呢殺急了眼的美國人和殺紅了眼的日本人,會將日本變成什麼樣的修羅地獄,這一點,日本自己慢慢去還債吧。


漩渦鳴人yy


美國人朝日本人招招手:嘿,哥們,不投降是吧!看你們後面的日本海!看有啥?

日本人扭頭一看,八格牙路,蘇軍怎麼那麼快就把中國東北、庫頁島和北方四島都佔了?關東軍呢?好像朝鮮半島也進去了?!

蘇軍的狠勁,日本人豈能不知,蘇軍很願意在日本人面前扮演滅霸的角色。

留給日本人的時間幾乎以天來計算了,而日本高層在一個理念上是絕對一致的:寧亡於美國,不可亡於蘇聯。


日本軍部死撐著不投降圖什麼?

日本人很清楚這場戰爭已經沒有任何希望了,其實他們希望得到“體面的投降”,“天皇制的保留”,這些軍國主義分子希望美軍來了,他們以後還能繼續在日本當大爺,就像德國那些精英資產階級一樣,美國人佔領了德國,但是依託的還是這些資產階級精英集團去管理國家,這些日本高層希望能通過天皇制的保留,能夠繼續在戰後的日本繼續擁有一個體面的地位,發揮自己的影響力。

美軍來了,這些至少是有希望的。

但是蘇軍一旦進入日本,那他們只能去挖煤修路去了,他們只能迅速向美軍投降,並且敲鑼打鼓地把美軍迎接進來,避免蘇軍染指日本本土(當然北海道以北就別想了)。

後來的事實證明這些日本人的選擇是對的,很多軍國主義分子戰後逃脫了懲罰。

日本的投降,根本原因是美國海軍對日本海空軍造成的毀滅性打擊和美國幾乎令人恐怖的工業製造能力。

而促進日本在8月迅速宣佈投降的原因是蘇聯紅軍對日本大規模作戰。

就像一支散兵遊勇面對疾如閃電的蒙古騎兵,只有跑得比蒙古人快,才能不被包了餃子!

面對蘇軍的強大攻勢,日本人反應的時間必須足夠快,一旦拖延,蘇軍一旦登陸日本本土,那接下來的操作就不是美軍能控制的了,別說天皇能不能保留,權貴們的位子能不能保留,蘇軍會不會留下他們的命都是個問題,能打發去西伯利亞挖煤算是很人道了。


至於原子彈,說實在的,扔完長崎那顆,美軍手裡好像就沒有多餘的原子彈了,再者,當時原子彈造成的殺傷相比較之前的多次燃燒彈襲擊,簡直不值一提,廣島長崎差不多死了20萬,可燃燒彈給日本本土造成了好幾十萬的死亡,相對殘酷程度,原子彈是瞬間就死了,而死於燃燒彈的幾乎都是在極度痛苦中逐漸死去的。


雲中史記


我非常榮幸回答這類“如果”的問題,不用查任何資料,直接推測就可以了!謝謝您。


如果不投降,美軍會繼續採購原子彈。當時投放到廣長的兩顆原子彈,儘管是當時美軍所有可用原子彈的總和,但是這並不代表美軍就沒有能力繼續製造了,兩顆都造出來了,200顆也只是個時間問題。


如果日本等到美國造了20枚原子彈也不投降,那如果這20顆都扔日本去,東瀛就夷為平地了,天皇可不傻,他果斷投降了!

事實有如天皇所料,美軍後來裝備了數以千計的原子彈,如今核裁軍一裁再裁,還有450枚洲際彈道導彈,以及戰略轟炸機搭載的核彈頭。所以說,當時的天皇特別明智,我分析這些,他在70多年前就預測到了,果斷投降,皇位保住,現在都傳給明仁了……


軍林天下


參考下柏林牆,與其說美帝的原子彈讓島國投降,還不如說美帝的原子彈是警告毛熊不要登島搶地盤。以當時的情況島國就是全體血戰到底也就是死光光而已,跟本改變不了戰局。



風親親羊


兩顆原子彈對促使日本最終決定投降的作用的確有爭議。實際上,日本當時儘管傷亡慘重,但一來因為日本已經因美國的封鎖和轟炸發生著大規模的人道主義危機,只是政府強行維持著自己和國民的抵抗意志,二來最高決策層也的確沒有很快得到這種炸彈巨大威力的充分報告。

日本的最高決策者裕仁天皇當時面臨的情況是極端矛盾的。一方面,日本在本土和殖民地仍保存有相當規模的軍隊,國民頑抗到底的意志被有力地維持著,蘇聯的出兵是投機性的,美軍也對象以硫磺島等幾場血戰那樣的代價拿下日本本土全境感到負擔沉重;另一方面,日本本土軍工已經被戰略轟炸破壞嚴重,部隊嚴重缺乏裝備,而海外駐軍被戰略分割,根本沒有回援的機會,連運回糧食接濟本土也不可能。現代戰爭是需要工業條件的,總不能退回冷兵器時代,戰爭更是要有飯吃才行的,而當時的情況,日本人被逐步大部分餓死只是時間問題。

因此,美國人是準備了規模浩大的奧林匹亞行動等日本本土決戰計劃,為此認真地準備,並暗地裡有再損失10萬人的心理準備,同時又加緊以燃燒彈為主的戰略轟炸,以潛艇為主的海上封鎖,以期壓垮日本。至於是否會投更多的原子彈,杜魯門的聲明裡有這樣的威脅,但美國當時生產更多原子彈還要時間,被核平的地方也很難有效治理,因而至少這不是一個最強烈的打算。


吳戈


筆者認為,如果日本捱了原子彈後依然負隅頑抗,那麼等待的將會是以下兩個比原子彈威力還要強大的兩個手段!

第一、美軍對日本列島全方位的封鎖,讓日本變成一座死島。

日本國土面積狹小,人口密度大,不僅礦產資源嚴重匱乏,糧食產量也不足。二戰爆發前依靠從朝鮮和中國東北征集彌補所需。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奪取南洋列島,又從當地徵集取道菲律賓轉入本土。同時由於國民經濟轉入戰時軌道,糧食基本上全部依賴外部輸入,從朝鮮半島經對馬海峽和從南洋經菲律賓這兩條海上運輸線實際上就成了支撐日本生存的大動脈!

1944年美軍攻佔菲律賓,等於斬斷了日本的一條大動脈。與此同時,美軍開始對日本本土的城市居民區和工業區進行無差別的大規模戰略轟炸,給予日本本土生產力以毀滅性打擊。進入1945年,美軍開始在對馬海峽投放敷設水雷封鎖線並攻擊毫無海空掩護、往來於本土和東北亞大陸的日本艦船,封住了日本的另一條大動脈。

美軍的這個招數堪稱兇狠透頂,短短4個月下來,日本國內已經出現嚴重的大饑荒,最嚴重時全國居民每天的食品配給量僅僅只有不到300克,同時由於工業的全面停滯導致大部分人連衣服也穿不上,不少日本官員哀嘆如果戰爭繼續進行,日本很難渡過今年冬天。到了明年開春,整個日本恐怕只剩下餓死的人和即將餓死的人。民族毀滅的喪鐘環繞在了裕仁天皇的心頭。

第二、美軍實施大規模登陸作戰。

早在1944年年末,美軍就制定了登陸日本本土的奧林匹克計劃,準備以200萬兵力於1945年10月發動從九州島登陸攻擊日本本土。屆時,東北亞大陸將完全被蘇聯佔領,陷入中國戰場的100多萬日軍也根本難以自拔,只剩下本土那些飢餓到連槍也拿不動、穿著水泥袋和木屐對前途充滿絕望的軍民與武裝到牙齒的美軍作戰,用人海填火海,實現所謂的“一億玉碎”。與此同時,美軍一旦遭遇日軍瘋狂抵抗,很可能會使用為應對日軍病毒武器而花費4億美元、犧牲50萬隻動物的性命研製出的10餘種病毒炸彈用於作戰。而美軍則不會付出多大的代價就能一舉拿下日本本土,甚至是毀滅其民族。

因此,美國人所說的登陸日本作戰會付出超過犧牲100萬人不過是為了投放原子彈、向世界展示力量的藉口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