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是什麼意思,爲什麼它成了罵人的話?

周英九ZYJ


現在我們罵人的時候經常會說你是250,所以在很多人的心裡這個250不是一個好數字,並且有點貶低自己。那麼歷史上究竟發生過什麼事情,使得這個數字後來演變成罵人的意思。這其中有兩個故事值得一說。

一、四個人分一千兩黃金

春秋戰國時候是個戰亂時期,時不時就會發動戰爭,但是每次戰亂髮生的時候都有一個基本的底線,那就是不殺來的使者。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也成了一條大家都默認遵守的條例。

但是有著劉國帥印的蘇秦作為使者卻被人殺害了,是誰有這麼大膽子,敢違背軍紀,齊王聽到這個消息以後十分生氣。為了找到這個殺蘇秦的人,他想了一條妙計,對外宣稱,蘇秦不是使者而是內奸,這種人就該殺,現在有人替自己殺了蘇秦,為表謝意決定賞殺蘇秦的人千兩黃金,希望做了好事的人能夠前來領賞。

此告示一出,果然有四個人趕忙前來,承認就是自己殺了蘇秦,還一直問齊王要這一千兩黃金,計算後每人拿250兩,錢剛到手,齊王直接下令,給我把這幾個二百五斬了。

二、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我們都知道古代有科舉制,這一制度也算是相對公平,讓那些寒門的人有機會躋身於貴族行列。而在當時有一個秀才,從17歲左右的時候就參加科舉考試,可是直到自己有了孩子也一直沒考上。

一個是因為自己當父親該承擔起相應責任,另一個是因為家中沒錢,所以這個秀才決定放棄考試。此後他每天在家中教自己的孩子讀書,兩個孩子的名字還特別獨特,一個叫成事,另一個就叫敗事。

一次,這位秀才要出去,於是給自己的孩子留了作業,成事需要抄寫300遍,敗事則要寫200遍,等回來後,他會檢查。事後他發現成事少完成了50遍,而敗事多完成了50遍,然後說了句:都是250啊!

所以這個250還有一個解釋就是做的不是很好,要不就是多了,要不就是少了,總之不合適。


奇點歷史


前不久報名學習,老師給每個人編了號,我看了看,我是250號。剛開始看到這數字,心想怎麼這麼巧?


後來一想總要有一個人是250,為什麼不是我呢?就默默地將編號改成了250+網名的格式。心裡思忖著只要我不說,靜悄悄地也就過去了。

沒想到群裡不一會兒卻因這個250熱鬧了起來。有人建議說怎麼沒有避開這個數字,有人建議換成2500,或換成25000……

250,在大多數人的心裡是怎樣的不堪或不吉利?我很好奇,百度了下:


原來“二百五”是指說話做事傻里傻氣,莽撞,好出洋相的人。說得白話一點,就是憨包一個。

憨就憨吧,也沒什麼,看來我這250心裡,“二百五”是當定了。

這麼多數字,為什麼只有二百五成了罵人的代名詞?雖然有書君覺得名字只是一個代名詞,噹噹250也沒什麼,心中還是有疑惑的。


為此有書君追本溯源,想一探真相,當得知其來歷後,再也不願當250了。

為什麼呢,且看兩個故事:

一、瓜分黃金250兩的歷史淵源:

話說春秋戰國時期,有著六國帥印的蘇秦竟然被人暗殺。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是鐵定的軍事紀律,誰有這樣的膽子敢冒天下之大不韙,這讓齊王大怒。


為了替蘇秦報仇,他讓人割下蘇秦的頭,掛在城門上,並貼了懸賞廣告。說蘇秦是內奸,殺得好,為了懲奸揚忠,決定懸賞千兩黃金,望殺人英雄前來領賞。


告示一貼出,就有四個人來邀功,堅持說蘇秦是自己殺的。齊王問千兩黃金他們怎麼分,他們說每人250。這下齊王火了,怒喝:“把這四個‘二百五’拖出去砍了”。

二、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民間傳說:

在科舉時代,有一考試多年的秀才,從十七八歲開始科考,考到結了婚,考到生了孩子,考到有了兩個孩子。


當一個孩子五六歲,另一個孩子七八歲時,還是沒考上舉人。心想不能誤了孩子,家中又不是太寬裕。於是決定不考了,自己教孩子。


他給他的這兩個孩子大的取名叫成事,小的取名叫敗事。

有一天,他要出門了。於是給兩個孩子佈置了作業。要求成事寫300遍,敗事寫200遍。回來後,他檢查作業。


發現成事只完成了250,而敗事也完成了250。於是感嘆: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都是二百五啊!

後來發展到現在,當一個人做事不能恰如其分,還帶來壞影響時,就會說他是一個“二百五”,因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看來這個“二百五”當不得,有書君再大度,也不能拿自己名聲說事。於是在群裡鄭重申明:我不是250,我是2500。


後來細思極恐,還是覺得不妙,於是向助教申請退出進階班群,留了一級到了基礎班。重新分號時沒想到是150,群裡不足200人。看著這個150,有書君啞然失笑,還好,總比“二百五”好多了!

這個250,雖是一個代號,能避就避吧,免得帶來心理陰影。


不是有個心裡暗示效應麼,如果久而久之真成了“二百五”,那就真成了罪過,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了。


有書課堂


有書君有一次去商場買東西,看到收銀員為一位四十歲左右的顧客打好小票,裝好物品,說了句:“二百五。”


那位顧客把裝好的東西往收銀員身上一扔,氣勢洶洶地說:“我來這兒是消費的,不是找氣受的,誰二百五,你才百五呢!”


收銀員冏得滿臉通紅,囁嚅著說:“我,我只是報出了你買東西的價錢,生這麼大氣,幹嘛!”


“報價錢?分明罵人嘛!這東西我不要了!”顧客說完,揚長而去。


有書君覺得好奇怪,就因為一句二百五,精心挑選的東西都不要了,怒懟收銀員,失了風度不說,還裝了一肚子氣回去。


這是怎麼回事,二百五果真是罵人嗎?帶著滿腹孤疑,我查了一下詞典:


二百五指傻頭傻腦,不很懂事而又倔強莽撞的人,或是說話不正經,辦事不認真,處事隨便,好出洋相的人。


原來如此,怪不得那位顧客勃然大怒。二百五分明是一個數字,為什麼它成了罵人的話?



有書君問了問單位幾位老同事,他們分別給我講了一個故事:


老張是個歷史通,他說這個250和一個歷史故事有關:


01、瓜分千金黃銅的歷史故事


話說戰國時期有個叫蘇秦的,是個縱橫家、外交家和謀略家,這個說客可了不得,憑著三寸不爛之舌,四海遊說,佩上了齊楚燕韓趙魏六國相印。


那可是八面威風,聞名於列國,但也與許多人結下了“樑子”,那些人在暗中使壞,有一天,他在齊國被仇人殺害了。


齊王怒氣衝衝,非要找出兇手替蘇秦報仇雪恨。可兇手也不是吃素的,沒那麼好找到,於是齊王心生一計。


把蘇秦屍體車裂於市,並命令官員們到處張貼榜文:“蘇秦是個內奸,殺了他的人是功臣,獎黃銅千斤,望來領賞。”


榜文貼出不久,4個愣頭青自薦稱蘇秦是自己殺的。齊王一看便知4人是衝著黃銅來的,就說:“冒充可是欺君死罪。”


4個人一口咬定是自己親手乾的,說完還描述起細節來。


齊王說:“那一千斤黃銅給誰呢?”4個人商量了一會兒:“大王,這1000斤黃銅,我們可以四個人平分呀!”


齊王說:“那好吧,那這1000斤黃銅,平均分成四份,你們一人得多少呀?”四人異口同聲道:“一人二百五。”


齊王厲聲大喝道:“來人,把這4個‘二百五’推出去斬了!”


老張繪聲繪色說完歷史故事,還不忘作了一番點評:這四個人做事不計後果,連狀況都沒搞清,沒有殺人也自稱殺了人,冒充替天行道的好漢,自投羅網,丟了卿卿性命!


這不是傻子嗎?這歷史故事流傳至今,二百五也就成了傻子的代名詞了!


02、推牌九抓斃十的說法


平叔是個樂天派,好玩一手牌九,他接著老張的話茬說:“老張,你的故事不無道理,但是我從別處聽說了另外一種說法,250和牌九里的斃十相關。”


玩牌九時,每人抓兩張牌,組合成九則是大牌會贏,如果組合為10,就是“斃十”了,屬於最小的牌了,四和六合成“斃十”,四在牌九里是“二板”,六在牌九里是“么五”,兩張牌合稱“二板五”。


這“二板五”在鄉下農村普通話不標準,說禿嚕了就成了“二百五”。


這推牌九每次都推到斃十,那可不是輸定了嗎?輸了錢還幫別人數錢呢,這不是傻不拉幾的二百五麼?


阿香是個愛看書的女文藝青年,她莞爾一笑說:“平叔真是三句話不離本行啊,我在書上也看到一個關於二百五的傳說,我覺得比較有說服力哦,且聽我娓娓道來。”


03、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民間傳說


從前有一窮酸秀才,晚年喜得貴子,而且是兩個兒子。秀才好賣弄學問,又覺得一生成敗已定,給兩個兒子取名:一個叫做成事,一個叫做敗事。


一天,秀才外出,給兩兒子佈置了寫字的作業,大兒子成事寫三百,小兒子敗事寫二百。並囑咐妻子在家督促兩兒子寫字。


晚上,秀才回到家,詢問二子功課寫得如何,妻子說道:“兩個孩子都寫了,不過成事沒寫到300,敗事超過了200,都寫了250。”


秀才搖搖頭:“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都是二百五啊!”


故事一傳十,十傳百,這二百五就指那“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人。這是斥責辦事拙劣,故意不讓事情辦成的人,誰願意擔這惡名呀,二百五可不成了罵人的話了嗎?


小李是單位財務人員,他推推眼鏡說:“阿香的故事文縐縐的,都講起二百五的成語故事來了,我聽說二百五的來歷跟錢有關哦,大家且聽我說。”



04、半瘋和半吊子的故事


古代每500兩銀子為一封,250兩銀子可不就為半封嗎?人們通過諧音,罵人“半瘋”,嘿嘿,就說成“二百五”了,半瘋不傻的可不就是罵人嗎?


我還聽說,古代銅錢外圓內方,中間有個方孔,用繩子串起來,便於計算與攜帶,1000文錢為一吊,500文錢為半吊,250半吊的一半,不成吊,也就有不成調,不著調的意思。


那麼二百五就成了不著調,智商低,憨傻,缺心眼或行為魯莽的人。久而久之,罵人缺心眼,傻冒就直呼“二百五”啦!


聽了四位同事,五個有關二百五的來歷,覺得每一個都有一定的說服力。


怪不得工資表上,食品價位上,服裝店衣服價格,所有的都不會標上250這個數,原來也都是忌諱,避免人看了心裡不好受。


看來以後還是離250這個數字遠一點,能避則避,免得造成心理暗示,成了傻頭傻腦,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人,那就真是二百五嘍!


有書知道


1,戰國時期有個叫蘇秦的人,說服六國聯合抗秦,被齊王封為丞相,史稱六國封相,後來被人刺殺了。齊王為了抓住殺人兇手,用了一個引蛇出洞的計謀,重賞千金獎勵殺蘇秦的義士。有四個貪財之人來領賞,堅持都說是自己殺了蘇秦,齊王問怎麼樣分千金之賞?四個人都同意平分每人二百伍,齊王下令把四個二百伍推出去斬首。人們常把傻瓜、笨蛋、和財迷之人,說成是二百伍。

2,民間傳說,從前有個秀才,終其一生都沒有考取功名,老來得子添雙丁,起名一個叫成事一個叫敗事,一天外出辦事,要老妻監督兩個兒子習字,趕集回來後問結果,老妻答,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兩個都是二百伍。

3,古人用紙包銀兩,500兩為一封,250兩就是半封,取其諧音為半瘋,所以辦事不靠譜的人也被稱之為二百伍。

二百伍是個貶義詞,內含半吊子、半瘋傻瓜的意思,說話不著調辦事不靠譜的人,都會被人戲稱為二百伍。


用戶64077389477


話說一個秀才,年近四十,才金榜題名,然後娶得一妻,為他生了兩個兒子,兩個兒子取名老大為成事,老二為敗事,一日老秀才出門,出門之前教了兩個兒子各一個字,老大的字難讓寫他寫300遍,老二的字簡單讓他寫200遍,然後老秀才就出門了。

過了一天,老秀才回到家,檢查作業,老大成事寫了不到三百字,老二敗事寫了超過二百字,一數,都是二百五十個字,老秀才說:成事三百不足,敗事二百有餘,兩個都是二百五。自此,二百五就流傳了下來,形容頭腦有問題。


楊燚


傳說是這樣,古時銅錢一串一串,一串五百枚,稱為吊,平時使用時為方便,通常是二百五十枚一串,稱為半吊子,很多方言裡半吊子就是不完整不成熟的意思,對人來說就是腦子不健全,二百五就說這人是個半吊子!


網絡大實話大大


"二百五"在北斗七星老家來說,它絕對是貶義詞了,而且你用"二百五"罵人,別人不但不服,而且對你意見很大,所以,你與人家交流時再好別用"二百五"這詞語了,它影響和諧。

至於說到"二百五"的來歷,我倒聽過老人們介紹過兩種說法。

第一種是說過去一吊銅錢為1000個,一天有一財主打發兒子去外收賬,這兒子平時不學無術,只知道吃喝玩樂,連幾個錢都數不清,收回來的串錢都只有半吊子,被老子臭罵了一頓之後,他拿著那些半吊子錢又去找債主們要,債主們一個個都又給他加上了250個銅錢,打發他回去交差了,他興高采烈地回到家中,交給了老子,老子一數,串串錢還是都少了250個,老子氣得火冒三丈,罵他兒子連家裡喂的豬都不如,簡單就是一個250,此事後來被家庭傭人聽到,一傳十,十傳百,給傳了下去,從此二百五一成了民間罵人的一句諺語了。

第二種說法是,從前有一州官破一無頭命案,皇上限定他三天立破,否則要他性命,沒辦法,州官只好貼出告示,說死者是罪大惡極的強盜,如果有人殺了他,本州官賜錢一千貫,告示一出,立馬有4人同時揭榜,自稱是殺害死者的英雄,州官見狀自喜,立馬升堂讓其4人劃押簽字,斬立決,那4人不僅連250銅錢沒得到,還害自己丟了性命,最後行刑時刻,其中一人仰天長嘆,我真是一個十足的"二百五"啊,從此之後,此事一直流傳至今。

[熱愛生活,喜歡交流,請大家多多關注北斗七星回答,不勝感激!]


北斗七星92070701


話說戰國時期有一縱橫家叫蘇秦。


他代表齊國說服楚、燕、韓、趙、魏五個國家形成聯盟共同對付秦國因而收到齊王賞識封為丞相。

後因齊國眾大夫內鬥派人將蘇秦刺殺身亡。齊王大怒,卻又一時找不出兇手,於是心生一計:他命人將蘇秦的頭顱割下懸掛於城門,鞭其屍體,並在城門張貼榜文稱其為內奸,不知哪位義士為民除害,齊王下令重賞黃金千兩,望義士速來領賞。

榜文一出,便有四人上前領賞,一口咬定蘇秦為他們所殺,齊王將4人帶到跟前問道:“黃金千兩,爾等各分多少?”四人齊聲答曰:“二百五!”

齊王拍案大怒:“將這四個250拉出去斬了!”

自此,民間便將250形容為愚蠢笨拙之人。


黑肚子的魚


小編的家鄉魯中地區,人們就經常說“二百五”這個詞,用來指傻頭傻腦,做事一根筋,缺心眼的人。那麼“二百五”為什麼成了罵人的詞呢?它到底是怎樣來的呢?出於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心思,小編詢問過當地很多的老人;本著求本溯源的原則,小編也翻閱過很多書籍,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民間故事起源。

一個財主家有兩個兒子,腦筋都不太清楚,一個叫“成事”,一個叫“敗事”財主為了自己的家業能有人繼承,就重金聘請西席先生來教導。很多人衝著重金去了,可都被氣走了。一個落地老秀才去應聘留下了。教他們寫大字,老大的字難,讓他寫三百遍,老二的字簡單,讓他寫二百遍。等到檢查的時候,兩人都寫了二百五十遍。老秀才就說:成事三百不足,敗事二百有餘,兩個都是二百五,連數都數不明白。之後也憤然走人。從此二百五就流傳了下來,形容腦筋不清楚的人。

半封銀子起源。

古代銀子論兩,用封紙包銀子,每500兩銀子包一封,250兩銀子為半封。因為“半封”與“半瘋”諧音,有人就以“二百五”,來稱呼半傻子,缺心眼的人。

還有一種說法是,古代一吊錢是1000個銅板,也就是一千錢。二半吊子錢,也就是250個銅板。後來就以“二百五”,來形容二半吊子,一根筋的人。

戰國蘇秦起源。

戰國時期著名縱橫家蘇秦,被人謀殺死於齊國,齊王很惱怒命人捉拿刺客,但是很久沒有捉到。後來齊王心生一計,命人割下蘇秦首級,懸於城門,貼出佈告:“蘇秦者,內奸也,殺人者,賞金1000兩”。這下有四個人跳了出來,找到齊王來領賞金。齊王說:一千兩黃金,你們四個人多少分。四個齊聲回答:一人二百五。齊王拍案大怒道:來人,把這四個“二百五”推出去斬了。後來人們就用二百五來形容財迷心竅、不計後果的人。


對於這個回答,喜歡的點個贊吧,有不同想法的,歡迎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土妞話三農


人們常把傻瓜或說話不正經、辦事不認真、處事隨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為什麼人們不是別的數字,偏偏是二百五來罵人呢?這有其歷史典故。

戰國的時候,有個叫蘇秦的人,就是我們常說的“頭懸樑、錐刺股”故事的主人公——蘇秦。他是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他說服了齊、楚、燕、趙、魏、韓六國結成同盟,一同對付共同的敵人——秦國,從而受到了大國君王的賞識,被封為丞相,歷史上稱“六國封相”。



當蘇秦在齊國效力的時候,卻遇上了刺客,被刺身亡。齊王非常生氣,下令立即捉拿兇手。可刺客早已逃得無影無蹤,到哪裡去捉呢?齊王便想出了“引蛇出洞”的妙計。他下令把蘇秦的頭割下來懸掛在城門口,並張貼出皇榜:“蘇秦是個大內奸,死有餘辜。今幸有義士為民除害,大快人心。齊王下旨重賞,獎勵黃金千兩,請義士來領賞。”


此榜一出,果然有四人前來領賞,而且他們都一口咬定:蘇秦是自己殺的。於是他們被“請”到齊王跟前。見到四人,齊王恨得咬牙切齒。可他還是煞有介事地問:“這一千兩黃金,你們四個人怎麼個分法?” 這四個人不知道中了計,還高興得立即回答說:“這好辦,每人二百五。”

齊王拍案大怒:把這四個二百五推出去斬了!這四個人就成了替死鬼被殺了。從此,民間便留下了二百五的說法,形容傻瓜、笨蛋和被財色所迷惑的人。


還有一民間傳說,從前有一個秀才,為了考取功名廢寢忘食、發奮苦讀,可是終其一生都不曾中舉,連兒子都沒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終於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反而喜得貴子,添得雙丁:一個叫做成事,一個叫做敗事。從此,秀才在家閉門教子,日子過得其樂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寫字,大兒子寫三百個,小兒子寫二百個。”秀才趕集回來之後詢問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妻回答道:“寫是寫了,不過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兩個都是二百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