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它成了骂人的话?

周英九ZYJ


现在我们骂人的时候经常会说你是250,所以在很多人的心里这个250不是一个好数字,并且有点贬低自己。那么历史上究竟发生过什么事情,使得这个数字后来演变成骂人的意思。这其中有两个故事值得一说。

一、四个人分一千两黄金

春秋战国时候是个战乱时期,时不时就会发动战争,但是每次战乱发生的时候都有一个基本的底线,那就是不杀来的使者。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也成了一条大家都默认遵守的条例。

但是有着刘国帅印的苏秦作为使者却被人杀害了,是谁有这么大胆子,敢违背军纪,齐王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十分生气。为了找到这个杀苏秦的人,他想了一条妙计,对外宣称,苏秦不是使者而是内奸,这种人就该杀,现在有人替自己杀了苏秦,为表谢意决定赏杀苏秦的人千两黄金,希望做了好事的人能够前来领赏。

此告示一出,果然有四个人赶忙前来,承认就是自己杀了苏秦,还一直问齐王要这一千两黄金,计算后每人拿250两,钱刚到手,齐王直接下令,给我把这几个二百五斩了。

二、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我们都知道古代有科举制,这一制度也算是相对公平,让那些寒门的人有机会跻身于贵族行列。而在当时有一个秀才,从17岁左右的时候就参加科举考试,可是直到自己有了孩子也一直没考上。

一个是因为自己当父亲该承担起相应责任,另一个是因为家中没钱,所以这个秀才决定放弃考试。此后他每天在家中教自己的孩子读书,两个孩子的名字还特别独特,一个叫成事,另一个就叫败事。

一次,这位秀才要出去,于是给自己的孩子留了作业,成事需要抄写300遍,败事则要写200遍,等回来后,他会检查。事后他发现成事少完成了50遍,而败事多完成了50遍,然后说了句:都是250啊!

所以这个250还有一个解释就是做的不是很好,要不就是多了,要不就是少了,总之不合适。


奇点历史


前不久报名学习,老师给每个人编了号,我看了看,我是250号。刚开始看到这数字,心想怎么这么巧?


后来一想总要有一个人是250,为什么不是我呢?就默默地将编号改成了250+网名的格式。心里思忖着只要我不说,静悄悄地也就过去了。

没想到群里不一会儿却因这个250热闹了起来。有人建议说怎么没有避开这个数字,有人建议换成2500,或换成25000……

250,在大多数人的心里是怎样的不堪或不吉利?我很好奇,百度了下:


原来“二百五”是指说话做事傻里傻气,莽撞,好出洋相的人。说得白话一点,就是憨包一个。

憨就憨吧,也没什么,看来我这250心里,“二百五”是当定了。

这么多数字,为什么只有二百五成了骂人的代名词?虽然有书君觉得名字只是一个代名词,当当250也没什么,心中还是有疑惑的。


为此有书君追本溯源,想一探真相,当得知其来历后,再也不愿当250了。

为什么呢,且看两个故事:

一、瓜分黄金250两的历史渊源:

话说春秋战国时期,有着六国帅印的苏秦竟然被人暗杀。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是铁定的军事纪律,谁有这样的胆子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这让齐王大怒。


为了替苏秦报仇,他让人割下苏秦的头,挂在城门上,并贴了悬赏广告。说苏秦是内奸,杀得好,为了惩奸扬忠,决定悬赏千两黄金,望杀人英雄前来领赏。


告示一贴出,就有四个人来邀功,坚持说苏秦是自己杀的。齐王问千两黄金他们怎么分,他们说每人250。这下齐王火了,怒喝:“把这四个‘二百五’拖出去砍了”。

二、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民间传说:

在科举时代,有一考试多年的秀才,从十七八岁开始科考,考到结了婚,考到生了孩子,考到有了两个孩子。


当一个孩子五六岁,另一个孩子七八岁时,还是没考上举人。心想不能误了孩子,家中又不是太宽裕。于是决定不考了,自己教孩子。


他给他的这两个孩子大的取名叫成事,小的取名叫败事。

有一天,他要出门了。于是给两个孩子布置了作业。要求成事写300遍,败事写200遍。回来后,他检查作业。


发现成事只完成了250,而败事也完成了250。于是感叹: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都是二百五啊!

后来发展到现在,当一个人做事不能恰如其分,还带来坏影响时,就会说他是一个“二百五”,因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看来这个“二百五”当不得,有书君再大度,也不能拿自己名声说事。于是在群里郑重申明:我不是250,我是2500。


后来细思极恐,还是觉得不妙,于是向助教申请退出进阶班群,留了一级到了基础班。重新分号时没想到是150,群里不足200人。看着这个150,有书君哑然失笑,还好,总比“二百五”好多了!

这个250,虽是一个代号,能避就避吧,免得带来心理阴影。


不是有个心里暗示效应么,如果久而久之真成了“二百五”,那就真成了罪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有书课堂


有书君有一次去商场买东西,看到收银员为一位四十岁左右的顾客打好小票,装好物品,说了句:“二百五。”


那位顾客把装好的东西往收银员身上一扔,气势汹汹地说:“我来这儿是消费的,不是找气受的,谁二百五,你才百五呢!”


收银员冏得满脸通红,嗫嚅着说:“我,我只是报出了你买东西的价钱,生这么大气,干嘛!”


“报价钱?分明骂人嘛!这东西我不要了!”顾客说完,扬长而去。


有书君觉得好奇怪,就因为一句二百五,精心挑选的东西都不要了,怒怼收银员,失了风度不说,还装了一肚子气回去。


这是怎么回事,二百五果真是骂人吗?带着满腹孤疑,我查了一下词典:


二百五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或是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


原来如此,怪不得那位顾客勃然大怒。二百五分明是一个数字,为什么它成了骂人的话?



有书君问了问单位几位老同事,他们分别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老张是个历史通,他说这个250和一个历史故事有关:


01、瓜分千金黄铜的历史故事


话说战国时期有个叫苏秦的,是个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这个说客可了不得,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四海游说,佩上了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相印。


那可是八面威风,闻名于列国,但也与许多人结下了“梁子”,那些人在暗中使坏,有一天,他在齐国被仇人杀害了。


齐王怒气冲冲,非要找出凶手替苏秦报仇雪恨。可凶手也不是吃素的,没那么好找到,于是齐王心生一计。


把苏秦尸体车裂于市,并命令官员们到处张贴榜文:“苏秦是个内奸,杀了他的人是功臣,奖黄铜千斤,望来领赏。”


榜文贴出不久,4个愣头青自荐称苏秦是自己杀的。齐王一看便知4人是冲着黄铜来的,就说:“冒充可是欺君死罪。”


4个人一口咬定是自己亲手干的,说完还描述起细节来。


齐王说:“那一千斤黄铜给谁呢?”4个人商量了一会儿:“大王,这1000斤黄铜,我们可以四个人平分呀!”


齐王说:“那好吧,那这1000斤黄铜,平均分成四份,你们一人得多少呀?”四人异口同声道:“一人二百五。”


齐王厉声大喝道:“来人,把这4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


老张绘声绘色说完历史故事,还不忘作了一番点评:这四个人做事不计后果,连状况都没搞清,没有杀人也自称杀了人,冒充替天行道的好汉,自投罗网,丢了卿卿性命!


这不是傻子吗?这历史故事流传至今,二百五也就成了傻子的代名词了!


02、推牌九抓毙十的说法


平叔是个乐天派,好玩一手牌九,他接着老张的话茬说:“老张,你的故事不无道理,但是我从别处听说了另外一种说法,250和牌九里的毙十相关。”


玩牌九时,每人抓两张牌,组合成九则是大牌会赢,如果组合为10,就是“毙十”了,属于最小的牌了,四和六合成“毙十”,四在牌九里是“二板”,六在牌九里是“幺五”,两张牌合称“二板五”。


这“二板五”在乡下农村普通话不标准,说秃噜了就成了“二百五”。


这推牌九每次都推到毙十,那可不是输定了吗?输了钱还帮别人数钱呢,这不是傻不拉几的二百五么?


阿香是个爱看书的女文艺青年,她莞尔一笑说:“平叔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啊,我在书上也看到一个关于二百五的传说,我觉得比较有说服力哦,且听我娓娓道来。”


03、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民间传说


从前有一穷酸秀才,晚年喜得贵子,而且是两个儿子。秀才好卖弄学问,又觉得一生成败已定,给两个儿子取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


一天,秀才外出,给两儿子布置了写字的作业,大儿子成事写三百,小儿子败事写二百。并嘱咐妻子在家督促两儿子写字。


晚上,秀才回到家,询问二子功课写得如何,妻子说道:“两个孩子都写了,不过成事没写到300,败事超过了200,都写了250。”


秀才摇摇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都是二百五啊!”


故事一传十,十传百,这二百五就指那“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这是斥责办事拙劣,故意不让事情办成的人,谁愿意担这恶名呀,二百五可不成了骂人的话了吗?


小李是单位财务人员,他推推眼镜说:“阿香的故事文绉绉的,都讲起二百五的成语故事来了,我听说二百五的来历跟钱有关哦,大家且听我说。”



04、半疯和半吊子的故事


古代每500两银子为一封,250两银子可不就为半封吗?人们通过谐音,骂人“半疯”,嘿嘿,就说成“二百五”了,半疯不傻的可不就是骂人吗?


我还听说,古代铜钱外圆内方,中间有个方孔,用绳子串起来,便于计算与携带,1000文钱为一吊,500文钱为半吊,250半吊的一半,不成吊,也就有不成调,不着调的意思。


那么二百五就成了不着调,智商低,憨傻,缺心眼或行为鲁莽的人。久而久之,骂人缺心眼,傻冒就直呼“二百五”啦!


听了四位同事,五个有关二百五的来历,觉得每一个都有一定的说服力。


怪不得工资表上,食品价位上,服装店衣服价格,所有的都不会标上250这个数,原来也都是忌讳,避免人看了心里不好受。


看来以后还是离250这个数字远一点,能避则避,免得造成心理暗示,成了傻头傻脑,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那就真是二百五喽!


有书知道


1,战国时期有个叫苏秦的人,说服六国联合抗秦,被齐王封为丞相,史称六国封相,后来被人刺杀了。齐王为了抓住杀人凶手,用了一个引蛇出洞的计谋,重赏千金奖励杀苏秦的义士。有四个贪财之人来领赏,坚持都说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问怎么样分千金之赏?四个人都同意平分每人二百伍,齐王下令把四个二百伍推出去斩首。人们常把傻瓜、笨蛋、和财迷之人,说成是二百伍。

2,民间传说,从前有个秀才,终其一生都没有考取功名,老来得子添双丁,起名一个叫成事一个叫败事,一天外出办事,要老妻监督两个儿子习字,赶集回来后问结果,老妻答,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伍。

3,古人用纸包银两,500两为一封,250两就是半封,取其谐音为半疯,所以办事不靠谱的人也被称之为二百伍。

二百伍是个贬义词,内含半吊子、半疯傻瓜的意思,说话不着调办事不靠谱的人,都会被人戏称为二百伍。


用户64077389477


话说一个秀才,年近四十,才金榜题名,然后娶得一妻,为他生了两个儿子,两个儿子取名老大为成事,老二为败事,一日老秀才出门,出门之前教了两个儿子各一个字,老大的字难让写他写300遍,老二的字简单让他写200遍,然后老秀才就出门了。

过了一天,老秀才回到家,检查作业,老大成事写了不到三百字,老二败事写了超过二百字,一数,都是二百五十个字,老秀才说:成事三百不足,败事二百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自此,二百五就流传了下来,形容头脑有问题。


杨燚


传说是这样,古时铜钱一串一串,一串五百枚,称为吊,平时使用时为方便,通常是二百五十枚一串,称为半吊子,很多方言里半吊子就是不完整不成熟的意思,对人来说就是脑子不健全,二百五就说这人是个半吊子!


网络大实话大大


"二百五"在北斗七星老家来说,它绝对是贬义词了,而且你用"二百五"骂人,别人不但不服,而且对你意见很大,所以,你与人家交流时再好别用"二百五"这词语了,它影响和谐。

至于说到"二百五"的来历,我倒听过老人们介绍过两种说法。

第一种是说过去一吊铜钱为1000个,一天有一财主打发儿子去外收账,这儿子平时不学无术,只知道吃喝玩乐,连几个钱都数不清,收回来的串钱都只有半吊子,被老子臭骂了一顿之后,他拿着那些半吊子钱又去找债主们要,债主们一个个都又给他加上了250个铜钱,打发他回去交差了,他兴高采烈地回到家中,交给了老子,老子一数,串串钱还是都少了250个,老子气得火冒三丈,骂他儿子连家里喂的猪都不如,简单就是一个250,此事后来被家庭佣人听到,一传十,十传百,给传了下去,从此二百五一成了民间骂人的一句谚语了。

第二种说法是,从前有一州官破一无头命案,皇上限定他三天立破,否则要他性命,没办法,州官只好贴出告示,说死者是罪大恶极的强盗,如果有人杀了他,本州官赐钱一千贯,告示一出,立马有4人同时揭榜,自称是杀害死者的英雄,州官见状自喜,立马升堂让其4人划押签字,斩立决,那4人不仅连250铜钱没得到,还害自己丢了性命,最后行刑时刻,其中一人仰天长叹,我真是一个十足的"二百五"啊,从此之后,此事一直流传至今。

[热爱生活,喜欢交流,请大家多多关注北斗七星回答,不胜感激!]


北斗七星92070701


话说战国时期有一纵横家叫苏秦。


他代表齐国说服楚、燕、韩、赵、魏五个国家形成联盟共同对付秦国因而收到齐王赏识封为丞相。

后因齐国众大夫内斗派人将苏秦刺杀身亡。齐王大怒,却又一时找不出凶手,于是心生一计:他命人将苏秦的头颅割下悬挂于城门,鞭其尸体,并在城门张贴榜文称其为内奸,不知哪位义士为民除害,齐王下令重赏黄金千两,望义士速来领赏。

榜文一出,便有四人上前领赏,一口咬定苏秦为他们所杀,齐王将4人带到跟前问道:“黄金千两,尔等各分多少?”四人齐声答曰:“二百五!”

齐王拍案大怒:“将这四个250拉出去斩了!”

自此,民间便将250形容为愚蠢笨拙之人。


黑肚子的鱼


小编的家乡鲁中地区,人们就经常说“二百五”这个词,用来指傻头傻脑,做事一根筋,缺心眼的人。那么“二百五”为什么成了骂人的词呢?它到底是怎样来的呢?出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心思,小编询问过当地很多的老人;本着求本溯源的原则,小编也翻阅过很多书籍,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民间故事起源。

一个财主家有两个儿子,脑筋都不太清楚,一个叫“成事”,一个叫“败事”财主为了自己的家业能有人继承,就重金聘请西席先生来教导。很多人冲着重金去了,可都被气走了。一个落地老秀才去应聘留下了。教他们写大字,老大的字难,让他写三百遍,老二的字简单,让他写二百遍。等到检查的时候,两人都写了二百五十遍。老秀才就说:成事三百不足,败事二百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连数都数不明白。之后也愤然走人。从此二百五就流传了下来,形容脑筋不清楚的人。

半封银子起源。

古代银子论两,用封纸包银子,每500两银子包一封,250两银子为半封。因为“半封”与“半疯”谐音,有人就以“二百五”,来称呼半傻子,缺心眼的人。

还有一种说法是,古代一吊钱是1000个铜板,也就是一千钱。二半吊子钱,也就是250个铜板。后来就以“二百五”,来形容二半吊子,一根筋的人。

战国苏秦起源。

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苏秦,被人谋杀死于齐国,齐王很恼怒命人捉拿刺客,但是很久没有捉到。后来齐王心生一计,命人割下苏秦首级,悬于城门,贴出布告:“苏秦者,内奸也,杀人者,赏金1000两”。这下有四个人跳了出来,找到齐王来领赏金。齐王说: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多少分。四个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后来人们就用二百五来形容财迷心窍、不计后果的人。


对于这个回答,喜欢的点个赞吧,有不同想法的,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土妞话三农


人们常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为什么人们不是别的数字,偏偏是二百五来骂人呢?这有其历史典故。

战国的时候,有个叫苏秦的人,就是我们常说的“头悬梁、锥刺股”故事的主人公——苏秦。他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他说服了齐、楚、燕、赵、魏、韩六国结成同盟,一同对付共同的敌人——秦国,从而受到了大国君王的赏识,被封为丞相,历史上称“六国封相”。



当苏秦在齐国效力的时候,却遇上了刺客,被刺身亡。齐王非常生气,下令立即捉拿凶手。可刺客早已逃得无影无踪,到哪里去捉呢?齐王便想出了“引蛇出洞”的妙计。他下令把苏秦的头割下来悬挂在城门口,并张贴出皇榜:“苏秦是个大内奸,死有余辜。今幸有义士为民除害,大快人心。齐王下旨重赏,奖励黄金千两,请义士来领赏。”


此榜一出,果然有四人前来领赏,而且他们都一口咬定:苏秦是自己杀的。于是他们被“请”到齐王跟前。见到四人,齐王恨得咬牙切齿。可他还是煞有介事地问:“这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怎么个分法?” 这四个人不知道中了计,还高兴得立即回答说:“这好办,每人二百五。”

齐王拍案大怒: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这四个人就成了替死鬼被杀了。从此,民间便留下了二百五的说法,形容傻瓜、笨蛋和被财色所迷惑的人。


还有一民间传说,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发奋苦读,可是终其一生都不曾中举,连儿子都没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反而喜得贵子,添得双丁: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从此,秀才在家闭门教子,日子过得其乐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儿子写三百个,小儿子写二百个。”秀才赶集回来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妻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