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經貿合作的新征程宣告起航

2018-09-06 22:24 | 中國新聞網

中非经贸合作的新征程宣告起航

9月3日,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隨著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順利落下帷幕,中非經貿合作的新徵程也宣告起航。

北京峰會出臺了一系列促進中非經貿合作的新舉措。中方強調,支持非洲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共享發展成果,實現共同富裕。

關於“一帶一路”倡議,本次會議發表的北京宣言說,“一帶一路”建設順應時代潮流,造福各國人民。非洲是“一帶一路”歷史和自然延伸,是重要參與方。同意將論壇作為中非共建“一帶一路”的主要平臺。

在外交學院非洲研究中心主任李旦看來,“一帶一路”建設為中非合作帶來了戰略對接的歷史性機遇。他指出,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紮實推進,很多非洲國家敏銳地捕捉到這一發展機遇,積極要求加入。伴隨新一輪國際產業結構調整和轉移,非洲可以率先從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中受益,成為拉動世界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發展中國家研究所副所長曾愛平注意到,共建“一帶一路”是敞開胸懷擁抱世界的開放包容之路。“一帶一路”倡議自提出以來始終堅持初心,歡迎所有夥伴,這正是該倡議受到越來越多非洲國家支持的原因。

北京宣言表示,中非共建“一帶一路”將為非洲發展提供更多資源和手段,拓展更廣闊的市場和空間,提供更多元化的發展前景。我們一致同意將“一帶一路”同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非盟《2063年議程》和非洲各國發展戰略緊密對接,加強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促進雙方“一帶一路”產能合作,加強雙方在非洲基礎設施和工業化發展領域的規劃合作,為中非合作共贏、共同發展注入新動力。

“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可以使非洲國家經濟發展更具可持續性。”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張宗言指出,雙方在該領域合作中也要注重創新合作模式,做到投、建、營一體化,從而更有效地發揮中方在金融、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優勢。

曾愛平十分關注基礎設施項目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他認為,中非在基礎設施領域的合作要更貼近民生、更契合非洲國家需求,並減少環境汙染。與此同時,相關建設項目精細化程度和質量也要有所提高,並加強後續運營管理,“不能只是把項目做成了,還要讓它產生效益”。

此次會議還通過了《中非合作論壇—北京行動計劃(2019—2021年)》,對未來3年和今後一段時間中非各領域務實合作進行了規劃,展現了中非攜手實施“八大行動”、推動中非合作提質增效的堅定意願,描繪了中非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新藍圖。為推動“八大行動”順利實施,中國願以政府援助、金融機構和企業投融資等多種方式,向非洲提供600億美元支持。

“在當前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趨勢漸起之時,中國正在加強與新興市場國家之間的長期合作與團結。”南非標準銀行亞洲首席執行官高非(Francois Gamet)表示,中國承諾提供資金支持展現出對非洲的重視,對非洲來說更實質性的直接利好體現在“八大行動”之上。

在高非看來,非洲各國需要藉助這些措施促進自身發展,改善投資環境,推動中資企業在非洲進一步開展可持續的投資和貿易活動,發掘中非合作的巨大潛力。

李旦認為,在推進中非“十大合作計劃”基礎上,未來中方同非洲國家密切配合,重點實施“八大行動”,合作領域更廣、主體更多元、路徑更創新,更突出貿易便利化、綠色環保等時代主題,將造福更多中非人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