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媒体曝光的“传销币”,后来都怎么处理了?如何预防“传销币”?

小太青


国内的被抓了,有些在海外很难找到人,但迟早都会被抓的。

一年时间,发展会员4.7万余人,涉及金额40.6亿元。海口市警方近日破获一起以网络虚拟货币“亚欧币”为名的特大网络传销案,涉及人数之多、金额巨大令人惊讶。

记者采访获悉,利用互联网传销平台经营,再召开推介会、论坛等来宣传其合法性和美好愿景,令大量投资者受骗。随着公司资金链濒临断裂,投资者“高返点、高收益”的美梦破碎。

“亚欧币”忽悠4万余人上当受骗

今年1月,海口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到群众举报,海南跨亚欧网络竞技有限公司涉嫌利用网络进行经济犯罪,其经营的网络虚拟货币“亚欧币”属于典型的网络传销骗局。

海口市警方侦查发现,2016年4月,犯罪嫌疑人夏某荣在海口市工商局注册成立海南跨亚欧网络竞技有限公司(简称跨亚欧公司),以经营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的名义与刘某等人在海口市运营“亚欧币”项目。“亚欧币”实际为虚拟产品,夏某荣和刘某等人编制各种身份做虚假宣传,通过发展会员方式吸收会员资金。

经过警方调查,这个网络传销骗局的手法逐渐浮出水面。据了解,跨亚欧公司吸引会员通过“内盘”和“外盘”途径购买“亚欧币”。内盘的操作模式是,内盘会员的注册必须由代理商(上线)推荐且至少购买价值1万元人民币的“亚欧币”。内盘会员购买“亚欧币”成功后即冻结所有亚欧币,250天才能解冻完毕,解冻后才能转到外盘提现或交易。内盘每十天固定涨价一次,会员以此获利。

外盘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提现内盘的“亚欧币”,内盘会员经外盘管理员审核通过后即可提现,同时外盘也兼备单独买卖、炒作“亚欧币”的功能。外盘市场价格不固定,跨亚欧公司通过人为操作来控制价格,总体价格呈上升趋势来吸引更多的人来投资。

据警方统计,跨亚欧公司仅一年时间就在全国范围多个省市发展内、外盘会员4.7万余人,涉案金额40.6亿元。

网络传销团伙多手段“粉饰”其不法身份

据警方介绍,跨亚欧公司的经营模式是典型的传销模式,其组织架构严密,分层级代理,最终收集的资金都转入了夏某荣等人的私人账户。

跨亚欧公司以“三级代理、三级分销”层级作为运营模式,其中省级代理提成30%,往下逐级递减3%,最低到10%。省级代理资格需缴纳1000万元市场保证金或完成业绩9000万元以上。

而“内盘”吸收资金方式则是由底层会员逐级将购买“亚欧币”的资金汇集到省级代理商账户,省级代理商将收集到的资金转账到由跨亚欧公司提供的夏某荣等私人账户,跨亚欧公司安排人员核实后将返利和同等价值的“亚欧币”分别转入省级代理商账户,再由省级代理商根据会员购买情况逐级下拨,会员可通过取得返利资金和亚欧币解冻后卖出获利。

那么它是怎么在短时间内让这么多投资者上当受骗的?

以“高返点、高收益”吸引会员投资

海口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副支队长任健介绍,跨亚欧公司承诺,投资者购买“亚欧币”,将享有高额返点利润。例如,会员投资1万元,以涨幅0.05元为例,250天解冻完毕后,连本带息可达到2.25万元,净利润1.25万元。

打着国资企业和业内专家旗号

海口警方通报称,跨亚欧公司声称有国资背景,创建投资平台可靠度高;犯罪嫌疑人刘某更是宣称自己是中国虚拟数字货币领域的专家。警察调查发现,这些“高大上”的标签其实都是犯罪嫌疑人捏造的。他们在其他省份也有过非法网络传销的“黑历史”。

给投资者“洗脑”

据了解,跨亚欧公司在国内多个城市的豪华酒店召开了推介会和论坛,给投资者“洗脑”。各级代理还通过组建微信群,宣传其美好愿景,让不少个人投资者参与购买“亚欧币”。

新型网络传销仍待多部门联合打击

任健表示,跨亚欧公司的这种非法经营行为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庞氏骗局”。这家公司通过注册成立公司披上合法外衣,再罩上“相关权威单位授权”的耀眼光环,但实际上只是靠不断发展会员收取会员资金维持运营,至案发前公司资金链濒临断裂。

据任健介绍,该案破获难度较大,海口市经侦、刑警、网警、特警支队及分局等多个单位200多名民警,同时在海南、北京、江苏、广东、四川、湖北等6省市实施抓捕,对全国范围内53个涉案账户进行冻结。目前,已抓获主要犯罪嫌疑人28人,其中19人已被检察机关批捕。

任健说,新型网络传销隐蔽性强,用电脑和手机就可以操作,犯罪嫌疑人分散在国内各地,案件收网时需同时到案,否则就会出现销毁证据的可能,因此这种犯罪行为需要平时加强各部门联动,保持高压监管和打击态势。

警方表示,新型网络传销涉案范围广,亟待工商、公安、金融等部门建立联合监管机制和联动打击机制,把犯罪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防止其“裂变式”的增长态势,让更多人上当受骗。

近几年来,比特币的火爆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数字货币这一新生事物。然而,也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这一新概念炮制一个又一个骗局。近日,央行货币金银局的官网发布了一条“关于冒用人民银行名义发行或推广数字货币的风险提示”。

央行强调:“我行尚未发行法定数字货币,也未授权任何机构和企业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无推广团队。目前市场上所谓‘数字货币’均非法定数字货币。某些机构和企业推出的所谓‘数字货币’以及所谓推广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行为可能涉及传销和诈骗,请广大公众提高风险意识,理性谨慎投资,防范利益受损。”

26种数字货币涉嫌非法传销

无独有偶,近日江苏省互联网金融协会结合互联网传销最新特点和模式对2016年出台的《互联网传销识别指南》进行更新。本次《互联网传销识别指南》(2017版)相比去年主要新增数字货币传销以及微信传销两大部分。在数字货币传销部分,《识别指南》指出,数字货币的理解需要一定的门槛,大部分投资者并不懂数字货币,很多传销分子利用这点进行传销行骗,将“数字货币”的概念与传销结合起来,形成“传销式数字货币”。

这份指南点名26种所谓数字货币都是披着或者疑似披着数字货币的外衣进行非法传销的项目。分别是:珍宝币、百川币、SMI、MBI、马克币、暗黑币、MMM、美国富达复利理财、克拉币、V宝、维卡币、石油币、华强币、CB亚投行香港集团、币盛、摩根币、贝塔币、世通元、U币、聚宝、21世纪福克斯、万喜理财、万福币、五行币、易币、中华币等。

五招辨别数字货币是否是传销货币

值得注意的是,比特币这样的真正的虚拟数字货币与专门骗人钱财的传销货币有很大不同,投资者必须仔细辨别。《互联网传销识别指南》(2017版)指出, 投资者可以从5个方面判断数字货币是否是虚拟货币。

(1)发行方式。虚拟货币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它依据特定算法,通过大量的计算产生,是去中心化的发行方式。每个不同的终端节点负责维护同一个账本,而这个维护过程主要是算法对交易信息进行打包和加密,而传销货币则主要由某个机构发行,并且采用拉人头的方式获利。

(2)交易方式。虚拟货币是市场自发形成的零散交易,形成规模后逐渐由第三方建立交易所来完成交易。而传销货币则有某个机构自己发行,并且自建平台来进行交易。

(3)实现方式。虚拟货币本身是开源程序,在Github社区维护。其总量限制的参数和方式,均显示在开源代码中。而传销货币的开源是完全抄袭别人的开源代码,且没有使用开源代码来搭建程序,所以其本质跟Q币一样是可受网站控制的。

(4)是否给出源代码链接。一般的去中心化数字货币都会在官网的显要位置给出源代码的链接,这样做是为了公开透明地展示货币系统的运作机制。而传销货币重点宣传的是充值购买交易流程,并不提及其运作机制,甚至网站都没有源代码的链接地址。

(5)官网是否是https开头。一般的去中心化数字货币的官网和交易网站地址都以https开头,其目的是这类网址可以很好地保护用户的数据不被非法窃取。但传销货币的官网、交易网站等在内的相关网站都没有以https开头。



算什么韭菜


也正是2017年伴随着比特币牛市的开启,以太坊等智能合约的成熟,一大批传销组织开始打着区块链的幌子进行发币圈钱。真是因为技术门槛的降低,导致去年的ICO二级市场异常的火爆,庄家严格把控操盘联合做庄利用信息差和游资短时间涌入花式割韭菜。


那些被曝光后的传销币真的清理干净了吗?

很遗憾并没有,传销组织不管在线下还是线上都是异常难清理的。就拿区块链传销币来讲,这些币种很少上大型交易所,因为动辄几百万上千万的上平台费用传销组织舍不得花。他们往往建立一些隐蔽的自制交易网站,去年到现在确实清理了一大批传销币,屏蔽了他们的线上交易网站,摧毁一定数量的服务器,也抓捕了一些传销案的头目,但只要人性有贪欲有暴富的需求,传销组织就很难根除。


目前依旧在交易的传销币数量不在少数,他们将服务器迁往海外,并开启了所谓的锁仓分红拉人头分币等骗术。而伴随着数字货币市场的熊市来临,一些落地应用也开始在传销币中萌发,这样是为了更好的迷惑投资者。他们往往和一些电商交易网站号称有很大的关系,发展方向一般也向电商实体转变,然后理直气壮的告诉你其他数字货币才是传销币,我是有落地应用的。

目前的山寨币和空气币以及传销币本质上是不太好分别的,目的基本都是冲着圈钱来的,只是模式有所不同。所以别再相信那些承诺你一年几百倍涨幅的区块链项目,天上不会掉馅饼。李笑来的新书韭菜的自我培养中也提到过,投资就去冲着人多盘子大的主流币种去,其他的尽量别碰。
数字货币行业的乱象整顿已经开始,目前不断被下架和隐藏的空气币传销币也证明了这一点,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喜欢点个赞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