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駛 「空中拖拉機」的飛行員們

駕駛 “空中拖拉機”的飛行員們

夏季的黑龍江墾區,放眼望去,沃野千里,鬱鬱蔥蔥。如今在這片黑土地上,70多年前“開荒第一犁”的勞動號子,已被現代化大機械的隆隆作業聲所替代;曾經人跡罕至的亙古荒原,已成為現代化程度最高的商品糧示範基地。在這些現代化機械中,轟鳴作響、在農田上空打著稻穗呼嘯而過的的農化飛機是大荒平原最有特色的場景了。

駕駛 “空中拖拉機”的飛行員們

鄭勃1988年轉業北大荒航空公司工作至今整整三十年,在公司安全飛行6700多小時15600多架次,飛過Y-11、GA-200、Y-5、M-18A(B)、AT-802等機型。

駕駛 “空中拖拉機”的飛行員們

像是一陣小雨,伴隨著酸味,鄭勃駕駛著空中拖拉機“擦著稻穗”飛過。轟鳴的渦槳發動機超低空呼嘯而過,站在田埂上的人下意識地微曲身體,好像這樣就能不被飛機鼓起的氣流吹跑。

駕駛 “空中拖拉機”的飛行員們

前進農場作業特點難度很大,高壓線路比較多,分佈不均勻,整個農場作業地塊被兩條公路一條鐵路和一條灌區無規則的分割的零散。

駕駛 “空中拖拉機”的飛行員們

飛行前需要認真準備和熟記很多內容。由於各種電線太多要保持高度警覺使得更加消耗精力。加上農戶高質量、高標準的服務需求越來越高,市場競爭激烈同時還要有高超技術強健身體和堅強的意志。

駕駛 “空中拖拉機”的飛行員們

在鴨綠河農場航化作業的王廣嶺,所飛機型:Y-11,N5,DA20,DA40,M-18B,大棕熊100。安全飛行15年3500小時。作業面積450餘萬畝地。飛行感受:熱愛祖國藍天,耕耘龍江大地。

駕駛 “空中拖拉機”的飛行員們

機務們在飛行前都會人力轉動飛機螺旋槳,讓潤滑油充分潤滑,減少發動時的磨損。

駕駛 “空中拖拉機”的飛行員們

航化作業的高度是5到7米,屬於超低空飛行,對農作物增產效果十分明顯,每畝作物平均增產10%到20%。是莊稼的‘急診室’、‘保健醫’和‘營養師’,機務大哥如數家珍的給我們介紹。

駕駛 “空中拖拉機”的飛行員們

難怪有人說,農業飛行的訓練要求高,離地五米左右的目視飛行,留給人處置特殊情況的餘地不大,對飛行技術的要求自然就高。剛剛起飛的M18飛機和匆匆騎車回家的鄰家大嫂在地頭相遇。

駕駛 “空中拖拉機”的飛行員們

王長宏是畫眉鳥和空中拖拉機機隊的飛行大隊長,除了日常作業,還任飛行教員。轉業前在空軍飛殲-5。他所在的七星農場從上世紀80年代起就是墾區試驗基地的典型。

駕駛 “空中拖拉機”的飛行員們

畫眉鳥的GE發動機雖然沒有RD-45馬力強勁,但王長宏顯然已經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業飛行化成自己的一部分,怡然自得。

駕駛 “空中拖拉機”的飛行員們

忽然烏雲壓頂,狂風大作飛機只能被機務和農場保障人員一起合力推到停機位上,牽引飛機入位也是個力氣活和技術活。

駕駛 “空中拖拉機”的飛行員們

糧食事關國運民生,解決好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農墾是國有農業經濟的代表,是推進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力量。

駕駛 “空中拖拉機”的飛行員們

夏日午後,陽光耀眼,飛機拖曳出長長的白“飄帶”,農藥的酸味開始在空氣裡瀰漫開。

駕駛 “空中拖拉機”的飛行員們

作業季,飛行員都會抓緊時間作業,早晨4點多起飛,晚上7點前降落,因為農用機場沒有夜航起降能力,落日前飛機得返回地面。

駕駛 “空中拖拉機”的飛行員們

安佔華,在部隊曾先後飛過直五,米八,黑鷹,米171,直九,直十九,武直十等直升機。2014年部隊退休來到北大荒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現飛羅賓遜R-66,貝爾407直升機,總飛行時間8200多小時,飛農業時間700多小時,同時還執行飛行教員、航空旅遊任務。

駕駛 “空中拖拉機”的飛行員們

直升機起降點放在了曬糧食的曬場裡,這裡面積很大適合直升機加藥和起降,工人們正攪拌化肥和農藥為直升機加藥。

駕駛 “空中拖拉機”的飛行員們

飛機在接近田邊的楊樹或電線時,陡然向上拉起,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反方向再噴灑一遍。超低空飛行,需要對飛機更精準的把控,和運輸飛行不同,他們用不上自動駕駛,操作和判斷都依靠手動操作加目視。

駕駛 “空中拖拉機”的飛行員們

承包田地的農戶在自家地頭看著直升機噴藥作業,看得十分認真對每一個邊角地塊都格外在意,生怕遺漏出去,種了半年的莊稼都像自己親生娃一樣疼愛,生怕噴不到藥。

駕駛 “空中拖拉機”的飛行員們

這裡依然保留了上世紀末的年代感,容易讓人覺得歲月悠長。當你置身其中,這份恬淡怡然實實在在,稍一離開,恍如隔世,地頭上坐在拖拉機上的幾個純東北農戶,看著飛機作業神態怡然自得,眼睛裡充滿了豐收的味道。

駕駛 “空中拖拉機”的飛行員們

地頭玩耍的孩子們從小就看著這些飛機長大的,對他們格外親切,見到從頭上呼嘯而過的大飛機出現在自家農田上空非常興奮,這裡的每個孩子都有一個航空夢,不久的將來他們中一定會出現在大荒平原上空飛翔的機長。

駕駛 “空中拖拉機”的飛行員們

滄海桑田,荒原鉅變,“北大荒”早已變成了“中華大糧倉”從1985年起,墾區開始全面推廣應用航化作業新技術。在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和葉面施肥航空作業上填補了國內空白,實現了從地面機械作業到天上飛機作業的農業生產的立體作業。(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陳松 攝影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