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滬抗戰,日寇爲何單單襲擊一家毛巾廠?輸了貿易戰惱羞成怒

淞滬抗戰,日寇為何單單襲擊一家毛巾廠?輸了貿易戰惱羞成怒

4月2日,轟轟烈烈的戰鬥正式打響。中國不是嚇大的,不懼任何形式的挑釁和威脅,用大使先生的話說就是:“我們一定會反擊,我們會報復。如果有人玩厲害的,我們就和他們玩厲害的,看誰更持久!”

有對抗就必定有損失,但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沒有緩不過來的壓力,關鍵時刻必須有壯士斷腕的膽魄!

當年,沒落的清王朝被外敵控制海關,操縱稅率,大肆傾銷。覺醒的國人開始思考與謀求衝出困局,民族資本主義發芽、成長、壯大,轟轟烈烈走上了實業救國之路,也拉開了對外貿易商戰。

淞滬抗戰,日寇為何單單襲擊一家毛巾廠?輸了貿易戰惱羞成怒

圖:民族資本企業創建的繅絲廠

1914年到1920年代初,由於西方陷入“一戰”,對華資本輸出和商品輸出大大減少,這個原本被洋貨充斥的市場,給民族工業騰出了消費空間。民族工業產品的國內市場陡然擴大,商品價格上揚,利潤大增,刺激了各界投資,我民族工業迎來了一個“黃金時期”。

淞滬抗戰,日寇為何單單襲擊一家毛巾廠?輸了貿易戰惱羞成怒

圖:倫紡紗局進口的大型機械投入生產

民國建立後,在當局的統籌下,從1927年開始施行有組織、有計劃的對日“經濟絕交”政策,並於1928年“首都各界反日活動委員會”的成立事件為活動的高潮,長達三年的“絕交”活動戰果碩碩,日資在華如火柴、棉紡品等產業被徹底清除,無可挽回地被民族品牌所替代。

淞滬抗戰,日寇為何單單襲擊一家毛巾廠?輸了貿易戰惱羞成怒

圖:抵制洋貨大遊行

1919年,愛國浪潮洶湧澎湃,抵制洋貨被認為是極具愛國色彩的實際行動,“抵制”成為了強大的武器。這種世界上最古老的“非戰手段”,放大了中國微弱的聲音,促進了民族資本企業的迅速崛起。

淞滬抗戰,日寇為何單單襲擊一家毛巾廠?輸了貿易戰惱羞成怒

1921年第一代國產“番茄沙司”問世,在質量方面超過了國外產品,它的研製者石永錫在1930年建立梅林罐頭食品公司,開創了國產番茄醬品牌的歷史。優良的品質、上佳的口感使梅林贏得了廣泛稱譽。

梅林的不斷壯大積累了雄厚的資本和廣闊的市場,它的特殊意義在於中國人從被動地接受洋貨或單純抵制轉為主動地出擊佔領外國市場,這是近代商業發展的巨大進步。1933年梅林的番茄醬參加了在芝加哥舉辦的世博會,獲得了“大會感恩”獎和“成功合作”獎的榮譽。

淞滬抗戰,日寇為何單單襲擊一家毛巾廠?輸了貿易戰惱羞成怒

圖:遇襲前的三友實業社廠區

1932年淞滬抗戰,日寇藉口“日僧”事件襲擊三友實業社。上海有眾多廠家,為什麼日本唯獨挑到了三友實業社?這是有原因的。

創辦於1912年,以棉布、毛巾為主要產品的三友實業社,因經營有方,產品質量不斷提高。特別是其生產的“三角牌”毛巾風靡全國,使曾經獨霸市場的日本“鐵錨牌”毛巾銷路日見減縮,引起了日方仇視。“九·一八”日軍侵佔我東三省後,上海掀起抗日熱潮。日商瑞和毛巾廠銷路受限,被迫歇業,日貨鐵錨牌毛巾也於1923年完全退出中國市場,“三角牌”譜寫了我首次家紡工業的商戰勝利。

淞滬抗戰,日寇為何單單襲擊一家毛巾廠?輸了貿易戰惱羞成怒

圖:三友實業社生產的“三角牌”毛巾

如今,“MADE IN CHINA”的以高性價比、高技術含量走向世界,“新國貨”迅速崛起。今日之中國,非他日之中國,我們有底氣,有勇氣,有實力應對一切挑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