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對中國近代的發展到底有多大影響?

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孫文

在近現代歷史上,廣東可謂人才輩出,群星閃耀,軍事、政治、科教、文化、體育……各界都不乏享譽世界的頂尖人物,而且尤以產出革命家和改革者而著稱,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就是廣東人,或者廣東革命家的傑出代表。

在我們的生活經驗中,往往可以發現這樣一個規律,那些小時候不大聽話,甚至有些調皮搗蛋的孩子,長大了往往會更有出息。如果把中國各地比喻為人的話,那麼廣東就是那些“調皮孩子”之一。

為啥說廣東小時候“調皮”,長大了有出息呢?和前兩期一樣,咱們還是從地理氣候開始,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個規律基本上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

從地圖上看,廣東地勢北高南低,山地和平原基本上是一半一半,500米以上的山地佔31.68%,丘陵佔28.54%,平原佔23.66%,臺地佔16.62%。除了珠江三角洲和雷州半島以外,大多是山地和平原相夾雜的地貌,境內珠江為主要水系,南臨南海,海岸線外分佈著諸多小島。

按說這種地面造型還是有利於農耕的,但別忘了廣東可是位於中國大陸的最南端,除了海南島,就得數廣東緯度最低了,這使得廣東的年平均氣溫在20度以上,夏季長達六個月,在沒有現代科技的古代世界,這可不是什麼好條件——高溫加潮溼使得植被茂密,疾病容易流行,蛇鼠蟲蟻,飛禽走獸眾多,農作物的病害也不少,加上橫亙d 北部的五嶺山脈阻斷了交通,使古代的廣東並不是一個宜居的地方,所以,直到秦統一六國之前,廣東基本還處於原始部落狀態,各方面都很落後。

在秦朝以前,廣東是斷髮紋身的越族人聚居之地,也是完全不同於中原文明的蠻荒之地,據說最早還是楚國人來到這裡,設置了第一個管理機構“楚庭”(此說有爭議)。秦國統一六國後,派遣五十萬大軍征伐百越。公元前214年,秦統一嶺南,選址白雲山和珠江之間的高地修築番禺城,這是廣州建城之始。公元前204年,中原大亂,南海郡尉趙佗遂領軍割據嶺南,建立南越國,定都番禺。趙佗將北方的先進技術和文化帶到了這片空白之地,促進了人口的融合,這是廣東第一次感受到了文明的氣息。

南越國立國接近一百年,經歷五代國王后,才在公元前110年被新興的漢帝國所滅,漢朝設置了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七郡加以管轄。雖然形式上被統一了,但地理環境決定了廣東仍然是一個很封閉的地方。唐代以前,中原人對嶺南知之甚少,廣東被視為“蠻荒”和“徼外”之地,原始森林茂密,多有毒蛇猛獸和“瘴癘病毒”。這樣的生態環境,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顯得十分惡劣。西漢時期,淮南王劉安曾上書勸諫漢武帝不要遠征嶺南,因為“南方暑溼,近夏瘴熱,暴露水居,蝮蛇蜇生,疾癘多作,看作未刃血,而病死者十之二三……”

因為五嶺的阻隔,中原人難以到達廣東,廣東人也難以北上,因此保留了獨特的文化和習俗,比如“廣東人什麼都吃”,就是從古代流傳至今的飲食習慣——在農業技術不發達的時代,要是不把蛇蟲鼠蟻也作為食物來源的話,恐怕都被餓死了啊。為了克服老天爺帶來的種種困難,廣東人要與大自然進行頑強鬥爭,形成了敢於冒險、勇於開拓的特質,另一方面又得求助於超自然力的護佑,篤信鬼神,即使到了今天,求神拜佛的風氣仍然承襲不衰。

瘴癘多多,蛇鼠橫行的自然環境令人生畏,所以廣東通常都被當作發配罪人的理想去處。唐德宗時期的宰相楊炎因為黨爭被貶至海南島,途經天門關時作了一首詩《流崖州至鬼門關作》:

這位宰相之所以要發出“千知千不還”的感慨,是因為當時都知道,把中原人發配到廣東(包括海南島)去,說不定半路就死了,沒死的,過不了幾年也就差不多了,相當於“死緩”,一想到這個,哪能不心生悽切呢?

北部的大山和南面的大海,把廣東牢牢地圈了起來,形成了一個相對封閉、自然條件又惡劣的地區。不過封閉歸封閉,古代廣東也還是出了一些人才的。從西漢末年開始,為了躲避中原地區出現的戰亂,漢人逐漸南遷,在南宋末年和清初又有兩次南遷,基本上形成了廣東現在的人口組成和分佈——廣府人、潮汕人和客家人。北方的移民將先進文明和農業手工業技術帶到了廣東,出現一些牛逼人物,也很正常。

在唐代官致宰相,同時也是詩人的張九齡(韶關人),要算第一個“副國級”的廣東人,“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就是他的名句。佛教禪宗的六祖慧能,幼時隨父流放到廣東,雖不識一字,亦成為高僧,“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就是廣為人知,也是富有哲理的佛教偈子。著名的明代清官海瑞,也來自廣東(按今天的區劃,海瑞是海口人,按歷史區劃,算作廣東人)。最為軍迷們所熟悉的古代廣東人,就是在明末守衛遼東,一炮將努爾哈赤擊傷致死的遼東經略袁崇煥(東莞人)。

嶺南第一狀元莫宣卿享有專門的狀元祠,既反映了對學問的崇敬,也反映了古代廣東人要出人頭地的不易。但總的來講,相對封閉的地理條件還是形成了對外交流的巨大障礙,中原文明傳播到廣東,也已經是末梢了。因此,古代的廣東,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緩慢,從漢到隋的八百多年中,廣東被察舉的人才總共不過24人。科舉制度出現之後,北方的進士、文人多不勝數,而廣東在唐代前期沒有一個進士,後期也僅出過5個,直到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唐朝倒數第四個皇帝),廣東才出現了第一個狀元莫宣卿(封開人,注意不是開封……),而在整個古代史上,廣東僅出過九個狀元,其中三個還是在離得最近的清朝。

古代的廣東不僅在地理上遠離王朝的核心地域,同時也被視為遙遠的偏僻之地,在文化方面也遠離中央。不過,凡事都有兩面性,正是由於封閉性,所以嶺南文化未被強大的中原儒學完全同化,政治經濟的落後,又使廣東人沒有中原那種固步自封的優越感,更容易接受外來的新鮮事物,能夠在兼收幷蓄外來文化的基礎上,保持著一種反傳統,不斷變革創新的特質。近現代的廣東能成為居上的後來者,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重要的文化因素。

雖然古代的廣東顯得有點“沒文化”,但從宋代開始興盛的海上貿易,卻給廣東,或者說中國打開了另一扇窗口。遠道而來的各國商人,帶來了許多新事物和新文化,即使閉關鎖國的清朝,也把唯一一個對外通商的口岸設在廣州,當然,其中一個原因是這裡離北京很遠——跟西洋的“蠻夷”打交道,最好是離得遠遠的,免得影響到帝都,影響到皇帝,有傷天朝的風化……。

這反倒給了廣東一個其它地方都難以比擬的優勢——能深度接觸到完全不同的西方文明。本來廣東就沒有多少重農守土的思想束縛,對經商也沒有牴觸情緒,更沒那麼多“義利之辯”的桎梏,一旦接觸到先進文化,便會產生變革的思想,大量的西方科學知識也主要由廣東傳入,並輻射內地。

鴉片戰爭前後,廣東不僅是全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中心,而且率先開始由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轉變。晉徽蘇浙粵五大商幫中,粵商的海洋文化色彩最為強烈,在封建帝國和農耕文明屢受列強打擊,日薄西山之時,廣東卻逆勢而上,成為先進生產力及先進思維的代表,對中國近現代文化、思想、社會變革和經濟等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著名歷史學家呂思勉在談到近代的歷史變革時,就非常強調廣東的特殊地位:“中國與外人之接觸,以廣東為最早,人民之通知外情,也以廣東為最”。

文學家林語堂對於廣東人也做出了這樣評價:“在中國正南的廣東,我們又遇到另一種中國人,他們充滿了種族的活力,人人都是男子漢,吃飯、工作都是男子漢的風格。他們有事業心,無憂無慮,揮霍浪費,好鬥、好冒險、圖進取、脾氣急躁,在表面的中國文化之下是吃蛇的土著居民的傳統,這顯然是中國古代南方粵人血統的強烈混合物”。所以,盛產改革者和革命家的地方,必然是廣東。

廣東對中國近代的發展到底有多大影響?

這些廣東人你認識幾個

打響民間抵抗列強侵略第一槍的,是廣東人(三元里抗英);看到時局危急,國家糜爛,直接向最高統治者提出改革方案的,是廣東人(康有為、梁啟超);要直接武裝推翻清朝的,是廣東人(洪秀全);提出先進政治綱領,建立民國的,也是廣東人(孫中山、朱執信等);繼續探索、繼續革命的,還是廣東人(陳獨秀、廖仲愷、彭湃等)……

近代的廣東實質上是中國對外開放的前沿,不僅廣東人敢於突破思想上的藩籬,開風氣之先,廣東更是成為革命之地。在興中會策劃的8次起義中,在廣州發動的就有3次。第一次乙未廣州起義發生於1895年,興中會計劃一舉拿下廣州,然後北上經湖南湖北攻打北京,但因不慎洩密而未成,起義領導人陸皓東(中山人)被清廷逮捕犧牲,成為為民主共和流血獻身第一人。

孫中山領導下的革命者並不放棄,於1905年和1911年又兩次在廣州發動了庚戌新軍起義和黃花崗起義(辛亥廣州起義),雖然均告失敗,但廣州也成為令清王朝頭痛的地方,為武昌起義做好了鋪墊,積累了經驗——推翻清王朝,廣東人亦是功不可沒。

孫中山先生為解決軍閥割據的問題,也將根據地設在廣東,在廣州建立了黃埔軍校,以黃埔生和粵軍為班底建立了北伐軍,完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二次由南向北的統一(雖然只是形式上的統一)。其中最具戰鬥力的“鐵軍”第四軍(葉挺獨立團就在該軍),其前身就是廣東的“地方部隊”——“護國粵軍第一師”,後來這支部隊發展第十九路軍,在抗戰中建立了功勳。除了黃埔軍校以外,孫中山還在廣州建立了“國立廣東大學”,也就是今天的中山大學,這一文一武的配置,基本體現了孫中山的建國思路。

孫中山逝世後,國共兩黨決裂,中國共產黨先後舉行過數次城市暴動,包括海陸豐起義、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其目的都是為了在廣東建立政權,然後再次北伐。南昌起義之後,部隊最初也是要南下奪取廣東,可見廣東在當時革命者的心目中是何等有吸引力。只是由於中國的國情特殊,這些起義均以失敗告終,建立新中國的夢想,還得到農村去實現。

抗戰時期,國共兩黨擯棄前嫌,一致對外,廣東人民也奮起抗戰,在八年抗戰中,廣東軍民共打死打傷俘虜日偽軍近5萬人,抗擊和牽制了日偽軍10萬人以上的兵力,並湧現出了許多抗日名將。在先後設立的十個戰區中,廣東籍將領出任過其中三個戰區的司令長官——張發奎(始興縣客家人,四戰區司令)、餘漢謀(高要人,七戰區司令,這個戰區的防地就是廣東省)、薛嶽(韶關客家人,九戰區司令)。其中薛嶽被認為是日軍最為恐懼的中國將領,他參加過淞滬會戰、徐州會戰、指揮過武漢會戰和長沙會戰,給予日軍重創,岡村寧次曾感嘆“撼山易,撼薛將軍難”,在解放戰爭中,毛澤東也警告部下:“你們遭遇薛伯陵務必持重”。

在一二八事變和淞滬抗戰中,三個廣東人名揚天下——蔣光鼐(東莞人)、蔡廷鍇(東莞人)和謝晉元(蕉嶺人)。在1932年的一二八事變中,蔣光鼐和蔡廷鍇率領十九路軍大戰日本海軍陸戰隊,斃傷日軍三千多人,蔣光鼐因此獲頒青天白日勳章。淞滬抗戰中率領“八百壯士”堅守四行倉庫的謝晉元,就更是廣為人知的抗日英雄。

如果葉挺活著廣東可能就會多一個元帥。在人民解放軍的廣東籍開國將帥中,有元帥一名(葉劍英)、大將一名(張雲逸)、中將六名(鄧逸凡、盧勝、莊田、蕭向榮、曾國華、譚甫仁)。從數量上看,無論國共哪一邊,廣東籍的將帥確實少了點,遠遠比不上川湘鄂等地。不過,廣東人才的特點是全面,除了軍政領域外,廣東在科教文體方面,不僅人才多,而且還有諸多第一。

容閎,廣州府香山縣人(今珠海市)人,是第一位留學美國(耶魯大學)並取得學位的中國人。容閎能夠到美國留學是因為一些巧合的機緣,當他見識了西方文明後,深感中國缺乏啟蒙,遂以一已之力,上書李鴻章,促成了劃時代的“幼童留美”計劃。這些平均年齡為12歲的少年共120名,以粵籍為主,他們來到美國後眼界大開,學到了自然科學知識和先進文化。雖然三年後就被清政府召回,但仍然培養出了許多人才——清華大學的首任校長唐國安、北洋大學校長蔡紹基、外資官劉玉麟、北洋水師濟遠號大副沈壽昌(甲午戰爭中犧牲)、民國首任總理唐紹儀、還有我們非常熟悉的工程師詹天佑,都出自留美幼童,這可稱得上是廣東人改變中國的典型事例。

除此之外,廣東還湧現出了航空先驅馮如、中國空軍之父楊仙逸、武術大師黃飛鴻、“球王”李惠堂、文學家秦牧、數學大師丘成桐、音樂家馬思聰、乒乓球世界冠軍容國團、嶺南畫派大家關山月、華人首富李嘉成、實業家霍英東……等傑出人物,他們遍及各個領域,可謂全面開花,在全國範圍內也是名列前茅,這與古代廣東人才的稀少形成了鮮明對比。

在改革開放時期,廣東成為改革的排頭兵和試驗田,許多打破舊制,突破陳規的舉措,都產生在廣東,現有的六個經濟特區,三個在廣東——深圳、珠海、汕頭。歷史好像來了一個循環,百年前廣東引領全國的情景彷彿又出現了,只是這一次是主動開放,在和平環境中實現了經濟和社會的迅速發展。之所以要把改革的主陣地設在廣東,除了經濟、地理方面的考慮以外(毗鄰港澳,有四季可用的良港),更多的還是因為廣東擁有在歷史上形成的,最適宜搞改革搞突破,最適宜接納新鮮事物的普遍風氣和民情,在這裡先把改革開放搞起來,阻力最小,收效最大,示範效果最佳。

其實改革開放也可視為沒有硝煙的革命,在和平環境下,啥都敢吃的廣東人把當年搞革命的勁頭用在了做生意和搞建設上,不拘一格,推陳出新,經濟發展長期居於全國首位,廣東話也一度成為大眾競相學習的熱門方言。

作為改革開放的最前沿,廣東省的經濟總量在1998年超越新加坡,2003年超越了香港,2007年超越中國臺灣。2013年,廣東GDP達到了6.23萬億元,成為全國唯一一個超6萬億的省,也是首個萬億美元的區域經濟體。2016年,廣東省的GDP達到了79512億元,仍居全國之首,放在全球也要排在第15位,接近西班牙的經濟總量。

古代的蠻荒之地,近代的革命之區,當代的富裕之省,這就是廣東!

最後來總結一下廣東人的特點——敢為天下先,百無禁忌;務實求真,少有虛文;開放兼容,沒啥限制;求富敢富,發財光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