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匈戰爭全紀錄:兩強之間的初次相遇(1)

兩漢和匈奴之間的戰爭一直為大家所關注,“飛將軍”李廣、驃騎將軍霍去病還有投筆從戎的班超等等英雄人物都是人們在茶餘飯後的經典談資,作者將通過接下來的一系列文章,細細講述漢匈之間的恩恩怨怨。

漢匈戰爭全紀錄:兩強之間的初次相遇(1)

漢代畫像磚

匈奴和中國在戰國時代就開始了接觸,不過因為匈奴實力尚弱,除了劫掠邊境外,並沒能對中國造成實質性的威脅。北方的三個國家趙、秦、燕相繼修築長城,用以防備匈奴。《史記》中曾經記載:公元前307年,趙國的趙武靈王“變俗胡服、習騎射……築長城”;秦國在秦昭王時(在位時間為公元前306—前251)“築長城以拒胡”;燕國“亦築長城”。趙國的名將李牧還曾經大破匈奴,“其後十餘歲,匈奴不敢近趙邊城。”

秦統一六國之後,秦王繼續採取同樣的對匈政策,派遣蒙恬前往北方修建長城,防備匈奴。面對蒙恬的攻勢,匈奴無力抵抗,北徙十餘年。

由此可見,這一時期的匈奴實力並不強大。但也不能認為匈奴弱小,否則華夏諸國不會採取被動的防守態勢,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長城,而是應該採取主動出擊的策略,斬草除根,以絕後患。

漢匈戰爭全紀錄:兩強之間的初次相遇(1)

強大的秦軍曾經讓匈奴不敢南下,但是秦朝的短命和新任單于冒頓的強悍,讓匈奴重新踏入了中國的土地。

冒頓是前任單于頭曼的長子,也是太子。但是頭曼單于鍾愛的一位閼氏生了兒子,頭曼單于想要廢長立幼,可又不好直接下手,便將冒頓遣往月氏當人質,想要借刀殺人。當冒頓到月氏之後,頭曼單于起兵攻打月氏,可沒想到冒頓在絕境中偷了一匹月氏的寶馬跑回匈奴。頭曼因此覺得這個兒子機警勇敢,很有前途,不但放棄了殺他的念頭,還讓他帶領一萬騎兵。冒頓卻沒有忘記父親的所作所為,他精心訓練自己的騎兵,並在公元前209年頭曼單于的一次出獵之中成功將他刺殺,自立為單于。接著又將不服從命令的兄弟、大臣悉數擊殺,確立了自己在匈奴的統治地位。

匈奴的故地沒有滿足冒頓的野心,在積蓄了足夠的力量之後,他開始向東,進攻此前一再對他進行羞辱的東胡,並將東胡滅國。然後又吞併了匈奴北方的幾個小部落。接著又向西擊敗了月氏。此時匈奴的力量已經在冒頓的帶領下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被史書記錄為“控弦之士三十萬”,變得十分強大。

漢匈戰爭全紀錄:兩強之間的初次相遇(1)

與上述征服活動並行的,是對當時仍處於混戰狀態的中國的劫掠。只不過這些劫掠活動因為匈奴東征西戰的影響,並沒有深入中國內地。在擊破月氏後,匈奴積蓄力量,對中國進行了一次載入史冊的劫掠。

公元前201年,也就是漢高祖劉邦統一中國的第二年,匈奴在冒頓的帶領下進攻韓王信的封地馬邑。在韓王信兵敗投降後,匈奴繼續南下,兵鋒直指太原。漢高祖不得已御駕親征,親帥三十萬大軍攻打匈奴,想要借剛剛統一天下的氣勢大破匈奴,以絕後患。

在戰爭的初期,漢軍憑藉豐富的經驗和高昂的士氣接連擊破匈奴,但是匈奴憑藉騎兵的機動性,屢次在敗相初現的時候就撤離戰場,並沒有受到很大的損失。漢軍一方見匈奴屢屢撤退,便加快了攻勢,漢高祖親帥小部分士卒先行。當漢高祖軍至平城,匈奴突然出擊,將漢高祖圍困在了附近的白登山。漢軍將士七日不食,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有人說匈奴撤兵是因為陳平的計策,有人說匈奴撤兵是懼怕漢軍的增援部隊,但不論什麼原因,匈奴沒有將漢高祖趕盡殺絕,反而主動撤軍。脫困的漢高祖也沒有繼續糾纏,雙方好似相安無事,就此罷兵。

雖然雙方撤兵,但是漢匈之間的恩怨情仇才剛剛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