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曾經的「東方好望角」

南澳,曾經的“東方好望角”

南 澳 島

明朝時期,地處閩粵交界處的南澳島,良港眾多,又基本屬於“兩不管”之地,雖然朝廷海禁政策嚴厲,它卻儼然成為海盜雲集、貿易昌盛的化外之地。

南澳,曾經的“東方好望角”

明朝初年,為防範盤踞海島的方國珍、張士誠殘部與海盜倭寇侵擾,明太祖朱元璋頒佈律令,一方面加強海防,一方面取消海外貿易,要求“片板不準下海,點貨不準貢蕃”。而此時,歐洲地理大發現蓬勃興起,席捲全世界的海上貿易浪潮正越過印度洋,向東洶湧而來。

由於海上貿易利潤豐厚,閩粵沿海民眾一直趨之若鶩。廣東省社科院歷史所所長、研究員李慶新說,即使是朝廷允許的朝貢貿易,貢使也能從中賺到鉅額差價,如100斤胡椒在蘇門答臘值銀1兩,運到明朝便給價20兩;日本刀在本國價值800至1000文,朝廷則給價5000文。“更不用說朝貢貿易之外的民間走私貿易,獲利更豐”。

南澳,曾經的“東方好望角”

據記載,當時潮州富家大賈往往公然修造大船,遍歷諸部,揚帆而去,數月後滿載而歸,金寶溢於衢路,周邊百姓往往見之目奪心駭,都以為“富擬王公,可一葦杭之而得”,於是不顧官令,紛紛駕船出海行商。

地處閩粵交界的南澳島,良港眾多,又基本屬於“兩不管”之地,雖然朝廷海禁政策嚴厲,它卻儼然成為海盜雲集、貿易昌盛的化外之地。

不難想象,當年一艘艘滿載貨物的商船,清晨霧氣未散,就早早從廣闊的珠三角腹地出發,一路揚帆順韓江而下,直達汕頭樟林、柘林、南澳、萊蕪一帶,候風出海。天氣晴好時,南澳附近海面舟楫穿梭繁忙——畢竟這裡是它們向更遠海域起航前必經的重要補給地。

南澳,曾經的“東方好望角”

明洪武24年(1391年),朝廷因居民頑梗,盡發各澳居民到海門千戶所充軍;兩年後,針對少量重回南澳耕種的居民,大將湯和再次將其全遷回內地,以墟其地。然而,偷渡到南澳島的人依舊絡繹不絕,到永樂年間,朝廷不得不三遷其島,並多次派兵海上,蕩寇掃倭。

儘管如此,南澳島一帶無論寒暑,私蕃船隻從未斷絕。

其實,當時走私貿易者,除少數當地居民,大多是勢力強大的海上走私武裝集團,南澳更被官方形容為“盜賊淵藪”。海盜集團往往擁眾過千,猖狂流竄於閩粵浙一帶。明朝中期,以歙縣人汪直為首的集團,其麾下甚至還有日本等外國人,明嘉靖32年(1553年)騷擾沿海時,連艦數百,蔽海而來,以致濱海數千裡同時告警。

而15世紀後期,隨地理大發現遠道而來的萄葡牙人、西班牙人、荷蘭人也相繼來到東南沿海,叩關求市。可官府僅允許開放福建漳州、廣東廣州等兩三個港口進行朝貢,遠不能滿足激增的外貿需求。於是外蕃人或獨立、或糾合中國海盜,在閩粵沿海一帶大肆走私搶掠,直至明亡清興。這一時期,南澳島還曾被荷蘭人取名為

“好望角”

南澳,曾經的“東方好望角”

由於南澳地理位置獨特,每逢官府揖盜,粵方追捕則入閩,閩方追捕則入粵,“追之則勢不可窮,縱之則勢將復返”。明萬曆三年(1575年),福建巡撫劉堯誨會同兩廣總督殷正茂,一起上疏皇帝請設南澳總兵,是年,皇帝詔受南澳鎮。

南澳,曾經的“東方好望角”

自此,南澳島從一個貿易自由港,變成了一個專門扼守東南門戶的海防重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