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520亿航母首次远航,重要设备忽然碎裂直接瘫痪,场面尴尬

提起我们中国海军的航母,在国产航母001A现身前,国际社会普遍看衰!甚至美国那些喉舌网站赤裸裸的嘲笑我们:你们中国人造不出来大型航空母舰,不仅没有设计建造航母这类大型军舰的经验,连航母那个巨大的螺旋桨你们都搞不定。

造价520亿航母首次远航,重要设备忽然碎裂直接瘫痪,场面尴尬

这些美国佬也忒门缝里看人了,且不说我们中国是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年下水量占据全球造船业的三分之一。说我们不能连螺旋桨都生产不了,这有点过分了!!!他们不知道中国已经能制造世界上最大的船用螺旋桨了吗?

大型船舶螺旋桨技术以前的确是限制中国大型船舶发展的一个屏障,螺旋桨这东西看着简单但造起来很难,结构上包括桨毂、桨叶、叶根、随边、叶稍和导边等几十个部件,想制造大型螺旋桨甚至还要涉及流体力学、铸造学等诸多学科。特别是形状复杂、精度要求较高的军用级螺旋桨甚至还要用到高端多轴联动机床设备!

近些年我们在大型工业装备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尤其是攻克了加工螺旋桨专用的重型卧式多联动机床技术!这可是全世界只有三个国家拥有的顶级技术!

造价520亿航母首次远航,重要设备忽然碎裂直接瘫痪,场面尴尬

在这方面我们中国人的技术第一次走在了世界前列,从前制造超大型螺旋桨是我们不敢相信的事,九十年代的时候我们国内虽然能生产船用螺旋桨,但只能造小型的而且还得让两班工人24小时干,十七八天才能做完一个。而现在只要将粗坯卡到精密数控机床上,一个人3天就能做完。

武重机床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大加工直径七轴六联动螺旋桨加工机床成功宣布交付,此类机床轴可以在多个坐标轴上同时进行加工,将船舶工业中一些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的大型零件一次加工完成。对一个国家的航空、航天、精密器械、高精医疗设备等等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这台超级机床的研制成功,展示了中国雄厚的技术研发能力,更是为未来中国海军的发展插上了一颗强力定心丸!

在设计能力上我们也不弱,去年中旬我国最大的船支螺旋桨研发基地中船七零二所成功为40万吨矿砂船设计出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民用船螺旋桨,直径达到11.2米。比日本中岛、德国MMG、芬兰瓦锡兰等国际上最著名的三大螺旋桨设计公司设计的还要优秀。

造价520亿航母首次远航,重要设备忽然碎裂直接瘫痪,场面尴尬

大约同时期央视就报道了,辽宁舰要更换螺旋桨的消息,这表明我国在大型舰船螺旋桨的设计、精密制造、焊接、安装等一个体系的制造技术,已经完全获得突破。

咱们这水平现在全世界有多少国家能比得上?法国算欧洲一霸吧!工业实力够强吧! 他们的镇山之宝戴高乐航母,在2000年的第一次远洋试航时,一个螺旋桨桨叶突然掉落,沉入了大西洋的海底..这就很尴尬了,路程还没走一半,螺旋桨先掉了一个。“戴高乐”号不得不打道回府,靠着剩下的桨叶一点点挪回了船厂。

大英帝国够强吧?工业实力够强吧?他们最新的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造价520亿元人民币, 排水量6.5万吨。在万众瞩目下第一次海试就出现了故障,动力故障瘫痪在海上。后来经证实“伊丽莎白女王”号一个螺旋桨的主轴碎成了好几块,崭新的航母只能被拖回船厂处理。我们中国的产品再怎么差劲,也不可能这么坑爹吧!

造价520亿航母首次远航,重要设备忽然碎裂直接瘫痪,场面尴尬

过多长时间我们的军舰可能连螺旋桨都不用装了。目前我们最先进的095型核潜艇据说已经使用了马伟明院士指导开发的无轴泵喷推进技术。大家可能不明白无轴泵喷推进是什么意思、说白了就是以前的潜艇船舶是用一根粗大的主轴推动螺旋桨打水推进。而马伟明院士研发的技术是用电磁力驱动一个类似于飞机涵道桨的装置喷水推进。这绝对是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了,噪音超低!

曾几何时,我们的潜艇军舰还被外国同行称为“水下喇叭”。更有甚者说我们中国的核潜艇一出港夏威夷都能听到。那个时候我们技不如人被嘲笑也没办法。但我们中国军工人不会止步不前。马院士等科学家十几年奋斗,我们中国潜艇已经拥有世界顶级技术再也不是“水下喇叭”了!

就像当年主席说的,我们中国原子弹事业赫鲁晓夫功不可没。我们中国军工业能有今天 ,这些外国同行业的压力也功不可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