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文章可能害了你

我們有很多人都有“知識焦慮症”,又沒空看書,就常在手機上讀些碎片化文章,感覺彷彿有點收穫。但最近,上海電視大學的教授鮑鵬山先生就提出:不成體系的碎片化知識是用處不大的。

鮑鵬山舉了個例子:比如,哪個時代的太監是可以娶媳婦的?這算知識嗎?

如果你研究宦官,把他們生存狀況、心理狀態以及他們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影響、作用搞明白,再來回答這個問題,這就是知識,因為你可以把它納入到一個大的體系裡,每個知識點之間又形成了勾連,它就能被固化下來為你所用。但僅僅知道這個碎片知識本身,不僅沒用,還可能有害。為什麼呢,因為你會跟別人吹牛,覺得好像自己很厲害,這就形成一個正反饋,其實你用這些碎知識把自己的學識切成了碎片,你的認知是不成體系的。

朋友圈文章可能害了你

所以,如果你想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那麼看碎片化的文章是沒什麼用的。

那如何利用朋友圈進行系統的學習呢?

首先,記住貪多嚼不爛的道理。把當下你最想提升的那一部分列出來,比如你想學新媒體運營,你想學人力資源,那就去搜索這一領域的成功大咖,關注他們,學習他們的知識。

其次,是你要善於總結。有時候別人的經驗不一定是最適合你的,但是總有一點是你可以吸收進來,做為自己的成長資源的。

再次,就是堅持去學習。不要犯那種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毛病,克服自己的舒適區,學習本身就是一個自我打碎又自我重建的過程。你光靠熱情是不行的。就像萬里長征,走出第一步是勇氣,後面的全靠毅力。

朋友圈文章可能害了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