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劉備聽從謀士建議,暫時不替兄弟報仇,是否可以一統三國

在正式討論前,我們先根據史料簡單瞭解一下背景。據《三國志》記載,在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在與曹軍交戰,而孫權偷偷派呂蒙在後方襲擊關羽,並將關羽殺死。劉備由於關羽被殺,荊州被奪,悲痛欲絕,於是立刻出兵東征,攻打東吳。孫權派遣使者前去求和,被劉備強硬拒絕。

如果劉備聽從謀士建議,暫時不替兄弟報仇,是否可以一統三國

劉關張

根據題目設定的背景,我們先看看劉備伐吳造成的損失,再來討論劉備避免這些損失後,還能不能一統三國。按照時間線來分析,劉備在下達命令討伐東吳時,就出現了第一個損失:萬人敵張飛被殺。在出徵前夕張飛被部下張達、範強殺死,之後張達、範強便投靠了孫權。

第二個損失:在劉備伐吳期間,先是損失了馮習,張南、司馬許靖等將領,然後征討東吳的軍隊幾乎全軍覆沒。雖然這些將領比不上關羽、張飛等超一流武將,但對於將領嚴重缺乏的川蜀來說,也是不可多得的大將。而且出征軍隊幾乎全軍覆沒,這對劉備陣營來說,無論在士氣和實力上都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如果劉備聽從謀士建議,暫時不替兄弟報仇,是否可以一統三國

白帝城託孤

第三個損失,劉備伐吳失敗後不久,便染病在身,不久後在白帝城病死。隨後後主劉禪繼位,但是劉禪卻沒什麼德行才能,和此時的魏主曹丕相比,差了不知多少倍。

根據題目設定好的背景,劉備如果不伐吳,則假設不會有以上的損失,那麼蜀國能統一三國嗎?我們再來討論一下:

先看第一個損失,張飛是在出徵前夕被部下殺死,那這是不是偶然呢?答案是否定的,張飛喜歡喝酒,喝完酒就喜歡打部下。劉備曾對張飛說過:“你這樣經常打罵部下,會使部下心生怨恨,遲早會有禍端”。但是張飛不聽,最後被部下殺死。但如果沒有伐吳這件事,張飛是不可能死這麼早的,至少對諸葛亮南征北伐都會有很大的幫助,這個是加分點。

如果劉備聽從謀士建議,暫時不替兄弟報仇,是否可以一統三國

張飛

至於第二個損失如果不存在,那麼蜀國將徒增數萬大軍,而且在北伐時武將不會如此稀缺,諸葛亮有可能會提前北伐。

至於第三個損失,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劉備不伐吳,也不會最後病死在白帝城。劉備不死,那麼諸葛亮北伐的成功率會提升很多,有劉備鎮守後方,諸葛亮只需一心北伐。可能也不會出現失街亭,劉備曾對諸葛亮說,”馬謖空有其才,不能重用”,如果劉備在世,必定會讓阻止諸葛亮讓馬謖守街亭。

如果劉備聽從謀士建議,暫時不替兄弟報仇,是否可以一統三國

守街亭

劉備不伐吳,諸葛亮北伐的時間將會提前,張飛也能派上用場,趙雲也不會這麼快老死。而大後方穩定,給諸葛亮提供穩定的支援,諸葛亮不必這麼勞累,說不定還能多活幾年,這樣一分析,蜀國的勝算還是挺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