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一生不稱帝,難道真的是忘不了荀彧那雙憂鬱的眼睛嗎?

有時候讀史書心中會忽然激動不已,真想返回到那些英雄豪傑,文才武將的時代和他們舉杯共飲,暢談天地。

那些名垂千古的名士一生總是能有很多生動的故事。

今天講一個人,荀彧。

荀彧,字文若,三國曹操麾下第一謀臣。自古以來,一些讀完他故事的人心情基本都是沉重的,簡直有種千絲萬縷的的愁緒撲面而來。

曹操一生不稱帝,難道真的是忘不了荀彧那雙憂鬱的眼睛嗎?

我最近重新看了三國演義電視劇以及原著片段,我發現真的如易中天所說,荀彧那雙憂鬱的眼睛真的令人看了忘不了。

那麼荀彧是真的不想淪為漢賊,真的一心只想做漢朝忠臣嗎?

答案是肯定的,不然他就不會這麼憂鬱了。

荀彧棄袁紹投靠曹操,和曹操以匡扶漢室為己任而合。荀彧支持曹操奉天子以令諸侯,讓曹操成為了匡扶漢室的英雄。告訴曹操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舉薦了大批人才給曹操,敗袁紹,敗呂布等等一系列大大事都是荀彧給曹操出謀劃策達成。

荀彧很少隨軍出征,居中持正,深謀國家大事。曹操輝煌的一生,荀彧真的是功不可沒,我甚至認為荀彧才是諸葛亮真正的對手。

曹操一生不稱帝,難道真的是忘不了荀彧那雙憂鬱的眼睛嗎?

然而天下三分,曹操想稱帝,可是所有大臣都不反對,只有荀彧一個人反對。他居然是這樣一個忠肝義膽之士。

下面的一些對話真的令人感慨:

程煜:文若兄啊!這八百里河山皆歸漢室。如今漢室名存實亡。你又何苦執著吶。

荀攸:叔父,丞相要的是這太平盛世。可你為什麼就是放不下漢朝臣心吶!

曹操:荀彧啊荀彧。你又何苦啊!終其一生,無非是漢朝忠臣而已啊!

荀彧:我棄袁紹而投奔明公,那是因為,在萬古長夜當中,哪怕就是一盞微弱的光芒,也會讓你身不由己地追隨這光明,至死方休,而明公就是這光明。可是如今二十年過去了天下大亂未止,而人心的初衷卻是漸行漸遠,你說,我這一生,到底成全的是什麼?

- 曹操一生不稱帝,史書上給出的理由不過都是利益罷了!但我相信曹操不稱帝中的理由應該至少真的有一個原因,是怕見到荀彧那抑鬱的眼神吧!

曹操一生不稱帝,難道真的是忘不了荀彧那雙憂鬱的眼睛嗎?

他一開始做的事都是為了匡扶漢室做的,所以他真的是一個高風亮節的忠臣,但是他沒想到後面大勢已經到了曹操稱帝的地步,所以荀彧心中真的是非常煎熬,自己一生奮鬥想著匡扶漢室,可惜漢室已經基本沒什麼可能重新振興了。

所以荀彧最後憂鬱而終,曹操一生未稱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