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真能孤篇壓全唐?是不是有點過了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真能孤篇壓全唐?是不是有點過了

《春江花月夜》

唐·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春江花月夜》這首詩語句清新優美,把春、江、花、月、夜等景象寫得靜謐美好,全詩連用十四個“月”,絲毫不顯重複和單調。清末學者王闓運評價其“孤篇橫絕,竟為大家”,所謂“孤篇壓全唐”由此而來。

它是一首七言歌行體詩,初唐詩人張若虛的代表作。張若虛只有兩篇詩作流傳下來,其一就是《春江花月夜》,千古絕唱,所以後人對其有“孤篇壓全唐”之譽。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真能孤篇壓全唐?是不是有點過了

《春江花月夜》能讓人看出盛唐時代的氣勢,能讓後人有多層次的理解和探索,理越辯越明,這首古詩超越個體意義上的離別愁恨情感的抒發,進而從更高層次詩意的觀照人生,也使得其內涵更為豐富,所以有人認為孤篇壓全唐。

全唐詩是多少首描寫了多少地區,職業和生活,有多少是寫政治的,歷史的和戰爭的,我看古代人比現代人實際啊,階級鬥爭比現代人厲害多了,文盲比法盲多一直是中國即便不教育識字也屹立不倒的原因啊。

其實這裡有一個時間先後問題以及時代背景問題。

第一,這是什麼時候的作品?具體年份不知道,但作者張若虛(約660—約720),這是唐朝詩歌達到盛世頂峰之前,比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杜甫(712年-770年)等後輩還是要早挺多年的呢,李白出生的時候張若虛大概都四十多歲了。這首詩寫得早,作者也沒機會看到盛唐的那些詩作,詩歌發展的程度還沒到盛唐以後那麼成熟,對格律、平仄選字、意象等各方面還沒那麼嚴謹。不要以現代人的眼光來苛求古人,這是我們鑑賞古代詩歌的一條重要原則吧。

第二,時代背景問題,六朝遺風影響很大,宮廷浮豔,脂粉氣重,辭藻華麗,這就是遺傳下來的特點,張若虛當然也受這方面影響,但他在繼承六朝特點的同時,脫離了那些又小又窄的格局,一掃那些靡靡之音,單純明淨,澄澈空明,他把主要注意力放到了對人生,時間,世界的思索與感慨,在詩歌意蘊、思想和藝術上為同時代的人和後輩打開了另一個廣闊的世界,啟發了後輩詩人的視野。

另外,絕句和律詩儘量不重字這個是當然的,長詩重字是很正常的事情,還是那句話,不以詞害意,不能因為怕重字就影響到把自己想表達出來的東西說出來,

再有就是你說和《琵琶行》相比,個人覺得還是《春江花月夜》稍勝一籌吧,足夠視野開闊,哲思深刻。《琵琶行》要從社會意義,政治意義上來說當然顯得更有批判性和積極意義,但白居易這篇說白了就是牢騷詩,文人不遇的悲歌罷了,思想性差得不少。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真能孤篇壓全唐?是不是有點過了

就像那些抽象派的畫一樣,炒成天價並不等於它能對生產力發展做出匹配其價格的貢獻。

所以那些所謂的民國文豪徐志摩大師之類的互相吹捧的馬屁,你就當它們是個屁放過就是,雖然實際上它們屁都不是。

而任何能在客觀現實中驗證的東西,這些文化人就玩不轉了……武術家可以把它們打個半死,科學家能用實驗抽它們的臉,數學家能用定理和證明燒糊它們的腦袋,工程師能用產品堵死它們的嘴炮。

其實理性一點,文無第一,這種唯心的東西吹捧起來毫無壓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