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回心石」,你真的要返回嗎?

到了“迴心石”,你真的要返回嗎?

經自古華山一條路上山的遊客對這塊石頭並不陌生——“迴心石”,是的,過青柯坪,轉彎、過橋,上陡坡之後,會發現,何時何人所題刻,無從考證。

到了“迴心石”,你真的要返回嗎?

為什麼起名“迴心石”呢?原來,這裡距山門口已五公里之多,雖然一直走在峪道,但坡陡路長人確很累,到這裡才算真正開始上山,況且眼前就是又陡又長,又窄的千尺幢,百尺峽,勢如刀削,天開一線。遊人到此常常畏險不前,許多人因而原道返回,因而取名“迴心”。

到了“迴心石”,你真的要返回嗎?

到了“迴心石”,你真的要返回嗎?

到了“迴心石”,你真的要返回嗎?

到了“迴心石”,你真的要返回嗎?

但民間還有一傳說,說的是元朝道士賀志真帶領2個徒弟在華山開道鑿洞,每鑿一洞,就讓給別人,這樣天長日久,兩徒弟就有些不高興,認為,本想跟上師傅學點東西,現在不但沒學到什麼東西,而且天天吃苦鑿洞,這什麼時候是個頭啊?這天,師徒三人在南天門外懸空造洞時,兩徒弟心懷測,砍斷繩索,眼看師傅墜入深淵。兩徒弟隨即下山,當走到“迴心石”處與師傅相遇,因此已知道師傅已經成仙,不是凡人了,於是悔恨不已,決心回心轉意,又隨師傅上山修煉,後來兩徒弟也都修煉成仙了。

現在“迴心石”三字旁還刻有“英雄進步”、“當思父母”等石刻,以激勵與告誡登山者要小心謹慎,勇往直前。

到了“迴心石”,你真的要返回嗎?

到了“迴心石”,你真的要返回嗎?

到了“迴心石”,你真的要返回嗎?

現今的華山道路幾經拓寬、平整,從玉泉院到此已經不算困難,但迴心石仍然是華山之險的一個見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