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杯酒釋兵權決策高遠,爲何將皇位傳給弟弟致使兒子慘死?

宋太祖杯酒釋兵權決策高遠,為何將皇位傳給弟弟致使兒子慘死?

宋太祖在位期間,有關繼承人的問題,一共可以分成三個階段。不同的階段,它有不同的主張。

在第一個階段,也就是宋朝剛剛建國之初,宋太祖曾經考慮將弟弟趙光義立為繼承人。建國的第二年,他就認命趙光義為開封府府尹,封為晉王。從五代以來開封府府尹一般都是由王位繼承人擔任向。趙光義擔任開封府尹後,手中掌握著京城的大部分的兵力,權勢熏天,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宋太祖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安排,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他的母親杜太后的要求,第二個原因是五代以來,如果皇帝繼位時年紀太輕,很容易被權臣把持,導致王朝更替。

當時宋太祖的長子年紀尚小,不到十歲,因此選擇趙光義作為皇位默認的繼承人是可以理解的。

 第二個階段是在宋朝穩定中原之後,以宰相趙普為首的官員支持宋太祖立兒子為繼承人,與皇弟趙光義之間發生了激烈的衝突。

宋太祖杯酒釋兵權決策高遠,為何將皇位傳給弟弟致使兒子慘死?

史料中,記錄了不少趙普如何專權,如何跋扈而甚至收受賄賂等等事情。其實趙普本人對於錢財並不在意。如何施展自己的抱負,使得趙宋江山穩固,才是趙普最大的追求。

稱趙普為宋朝的總設計師也絲毫不為過。無論是杯酒釋兵權,還是後來的崇文抑武,其根本主張都出自趙普。

趙普的種種劣績,之所以會被曝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由於趙光義在暗中的操縱。

趙光義知道,唯有扳倒了宰相趙普自己繼承王位才有可能。

宰相趙普也知道,自己和趙光義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於是也多次出手,勸說宋太祖儘早確立繼承人。

在開寶年間,宋太祖的態度其實已經悄悄發生了轉變他大幅度提升兒子的爵位,並且讓長子。趙德昭和河南尹聯姻,並且幾度提出想要將國家都城遷移到河南洛陽,以此跳出趙光義的權力包圍。

但是因為趙光義集團的強力反撲,監督計劃最終被擱置。宰相趙普也被罷免,流放到地方。

宋太祖是一位非常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但同時也是一位過於寬仁的皇帝。他對於手下大將的一些違法行為往往採取包容的態度。像他的小舅子,曾經殺人吃人,殘害許多人命,宋太祖在得知真相之後,大為生氣,但是也只是將其關了禁閉了事。

宋太祖杯酒釋兵權決策高遠,為何將皇位傳給弟弟致使兒子慘死?

 第三個階段,當弟弟趙光義強烈反對遷都時,宋太祖也選擇了退讓。或許在他看來,自己年紀尚輕,還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處理繼承人的問題,於是在開寶九年,宋太祖選擇了派軍北伐,將他的心腹大將都調去攻打北漢。

在這樣的情況下,趙光義主動出手,聯絡宮中醫館官,毒死了宋太祖,在王安石的涑水紀聞當中明確的記載,宋太祖暴斃當天,負責宋太祖病情的醫生曾經到趙光義家中拜訪。這是嚴重違背公平理智的事情。

涑水紀聞當中還曾經記載,宋太祖的皇后是召宋太祖第二子趙德芳入宮繼位。但是沒有想到負責傳遞詔書的太監王繼恩擅自做主去宣召趙光義入宮。

總體來說,宋太祖早年確實想過傳位於弟弟趙光義,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兒子的長成倒,宋太祖晚年時期有關繼承人的問題已經發生了轉變。他已經在打算讓自己的兒子繼位,並且做出了初步的安排。但是。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弟弟非常狠毒,搶先出手將他殺死。宋史大家王立群老師也認為宋太祖是被趙光義毒死的。

宋太宗在稱帝之後,做了大量的工作去掩蓋真相,修改史書,並且和趙普聯手,大力扭轉輿論。他讓趙普恢復宰相之位,趙普則主動宣楊金匱預盟一事,告訴天下人,其實宋太祖,宋太宗的母親杜太后早就決定讓趙光義繼位。

只是天網恢恢。真相還是很難遮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