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四部門攜手斬斷騙稅鏈條

宁波:四部门携手斩断骗税链条

在核查疑點企業的過程中,檢查人員發現了團伙騙稅違法跡象。隨著調查的深入,涉案企業越來越多、涉案地域也擴展至全國13個省、市。案情緊急!稅警關銀四部門聯合成立專案組,一場多部門協作打擊騙稅違法的戰役拉開了帷幕……

宁波:四部门携手斩断骗税链条

李煒祺 漏雨婷 作

近期,寧波市稅務機關聯合公安、海關、銀行等部門成功破獲一起買單配票騙取出口退稅案件,並揪出了一個涉及買單、配票、買匯等違法活動,作案地域跨越13個省份的騙稅犯罪團伙。

經查,以金某某為首的犯罪團伙控制寧波當地多家紡織企業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並以外貿公司名義虛假報關出口貨物,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案件涉及虛開和接受增值稅專用發票6921份,價稅合計9.45億元。目前,稅務機關已追回該團伙騙取的出口退稅款6458萬元。該犯罪團伙4名嫌疑人均已落網,已被司法機關提起公訴。

1

購銷合同中的神秘便籤

2017年6月,寧波市稅務機關在對R針織製衣廠進行稅收檢查的過程中,發現該廠銷售額與自身生產能力嚴重不匹配,銷售額增長異常:2015年該廠銷售額僅為350萬元左右,但2016年銷售額直線上升到3500萬元。

同時,在現場檢查時,檢查人員在財務部門發現,有一份空白的企業購銷合同中夾帶著一張寫著“金”“手續費”及幾串數字的小便籤。經驗豐富的檢查人員認為,在這家企業反常經營的背後可能隱藏著更大的秘密,於是立即對R製衣廠銀行賬戶的資金流轉情況進行了調查,發現該企業賬戶資金存在即進即出不停留、流量大、賬戶餘額少等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違法特徵。

寧波市稅務機關稽查部門迅速與公安機關聯繫,針對該廠資金、投入產出、空白購銷合同等情況制定了詳細的約談詢問方案。

稅警雙方共同對R製衣廠法定代表人胡某實施詢問,經過稅法宣傳並曉以利害,胡某承認企業存在虛開等違法行為,並稱小便籤上寫的“金”為該廠實際控制者金某某,企業財務支付U盾由其控制,進項發票均由其聯繫提供,該廠按其提供的虛假合同,開具銷項發票給下游出口企業用於騙取出口退稅。由此,該案主要嫌疑人金某某浮出水面。

2

虛假交易拼湊的出口業務

從已取得的線索來看,案件涉及騙取出口退稅違法行為,並且存在團伙作案的跡象,而配票實施騙稅違法往往與買單活動“配套”,這類騙稅案件因涉及環節眾多,作案手法隱蔽,並且違法人員有一套“產業化”的運作模式,稅務機關稽查部門在查辦過程中通常會面臨取證難、定性難等困難。

結合已有線索,檢查人員決定,以金某某作為案件突破口,爭取快速將其抓捕歸案,繼而摸清整個犯罪團伙的違法脈絡。在稅警雙方的密切配合下,經過布控,順利完成了對金某某的控制。

金某某到案後,稅警聯合連夜對其進行訊問,經過8個小時的不懈努力,金某某的心理防線最終崩潰,如實交代了從買單到騙稅的整個過程及犯罪團伙架構:首先是買單出口,以支付手續費的方式從郭某某處購買他人不退稅的出口貨物信息,並把貨物信息“匹配”給外貿公司報關。隨後,通過自己控制的多家制衣企業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給外貿公司,同時聯繫王某某、薛某某從山東B紡織有限公司等上游棉紗廠開具進項發票虛抵進項稅額。此外,金某某還從義烏一對夫妻何某某和陸某某處購買外匯以偽造結匯業務。通過這一套“業務流程”虛構購銷業務,騙取出口退稅。至此,違法團伙的活動脈絡已基本清晰。

3

多部門協作的調查行動

案情重大,刻不容緩,寧波市稅務機關稽查部門迅速與寧波市公安局經偵大隊、寧波市海關緝私局、中國人民銀行寧波中心支行反洗錢處組成“6·21”專案組,各部門分工協作,聯動開展案件的調查核實和取證工作。

經過縝密研究,專案組決定採取同步取證、上下聯打、橫向聯查、內外聯動的方式,進一步核實涉案企業資金流、票據流、貨物流的一致性及真實性,完成證據採集。由稅務、公安、人民銀行組成的專案一組負責查找涉案企業經營信息及其銀行收支情況,梳理票流、資金流,證實涉案企業存在虛開“配票”行為。由稅務、海關、公安組成的專案二組負責聚焦涉案外貿公司的報關單證,追查出口貨物真實貨主,以證實涉案企業“買單”違法行為。

為準確適用法律,專案組還提請當地檢察機關提前介入,根據檢察機關提出的建議,有針對性地補充、完善相關證據材料。多部門各司其職,通力合作,依據案情走勢隨時調整合作模式和查辦方法,推進了案件的查辦和取證進程。

根據前期調查線索及相關信息,專案組挖掘出了13家涉案的本地針織企業和118家上游棉紗企業、20餘家外貿出口企業的涉案線索。在調查過程中,專案組還發現了另一個由錢某某控制的買單配票犯罪團伙的蹤跡。專案組明確思路,決定拓展調查對象,對兩個團伙同步予以打擊。

4

無懈可擊的騙稅證據

外調取證工作隨即全面啟動。專案一組與二組同時對上、下游棉紗、針織、外貿企業和涉案人員實施外調,以蒐集和鞏固違法團伙買單、配票、買匯、騙稅各環節的違法證據。專案一組外調軌跡遍佈安徽、河南、湖南、湖北、江蘇、陝西和溫州等全國13個省、市,共向外發送協查函300餘份,調取涉案企業銀行賬戶100多個,人工核查清分賬戶明細10萬餘條,成功取得了金某某團伙虛開配票證據,查實金某某團伙控制下的13家寧波本地針織企業共接受虛開增值稅進項發票4334份,價稅合計5.01億元,稅額7279.49萬元;對外虛開增值稅發票2587份,價稅合計4.44億元,稅額6458萬元。

隨後,在稅警聯合布控之下,操控上游棉紗開票企業的犯罪嫌疑人王某某落網,隨著其對違法行為供認不諱,案件虛開配票環節的證據鏈得到進一步完善。

專案二組整理提取了135票報關單信息,並分赴寧波、義烏等地,對案件涉及的近百家貨代公司進行了調查取證。通過抽絲剝繭、鍥而不捨的層層追蹤核查,終於追查到了真實貨主,證實涉案出口貨物的貨主,均為批量購買服裝直接發往國外而無須退稅的外商。

為了確保買單證據零瑕疵,找到與金某某交易的買單中間人郭某某就非常重要。專案組循線布控,經過兩次抓捕,終於在深圳將案件買單環節操作的關鍵人員郭某某抓捕歸案。隨著涉案犯罪嫌疑人的不斷被捕,高壓之下,“6·21”專案延伸調查的另一個專事買單、配票犯罪團伙主要成員錢某某向公安機關投案自首。

經過歷時半年的追蹤調查,案件終於水落石出。

經查,金某某、錢某某犯罪團伙為騙取出口退稅,從郭某某處購得出口貨物信息後聯繫外貿公司進行虛假報關,同時以支付手續費的方式操控本地13家針織企業在沒有實際貨物交易的情況下,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給外貿公司,並通過中間人薛某某從山東B紡織有限公司等棉紗廠虛開進項發票抵扣稅額,合計虛開進、銷項增值稅專用發票6921份,價稅合計9.45億元。目前,“6·21”專案的團伙核心人物金某某、錢某某以及參與買單、配票的郭某某、王某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均被批捕,金某某團伙已被提起公訴,寧波本地13家針織企業已全部移送公安機關,稅務機關已成功追繳被騙取的出口退稅款6458萬元,並對外發出虛開證明370餘份。

本報記者 施斌 通訊員 方國 許文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