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被誤解了上千年的封號!關羽的爵位「漢壽亭侯」到底該怎樣讀?

漢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官渡之戰時,關羽陣斬袁紹的大將顏良,解了白馬之圍。曹操手裡恰好有漢獻帝這個橡皮圖章,便奏請獻帝,就封了關羽一個爵位——漢壽亭侯。從此,這個爵位幾乎成了關羽的代名詞,跟隨他的傳說流傳至今。

一個被誤解了上千年的封號!關羽的爵位“漢壽亭侯”到底該怎樣讀?

這一史實在《三國志·關羽傳》中寫得很清楚。也正是因為這樣一個“漢”字,事實上竟引出了後來的誤解。目前有三種方向,其一為“漢/壽亭侯”,其二為“漢壽/亭侯”,其三為“漢壽亭/侯”。其三可能性極小,可不予考慮。

一個被誤解了上千年的封號!關羽的爵位“漢壽亭侯”到底該怎樣讀?

對於關羽這個爵位,羅貫中在《三國演義》裡有這麼一段情節:卻道曹操為雲長斬了顏良,倍加欽敬,表奏朝廷封雲長為壽亭侯,鑄印送與關公。印文曰壽亭侯印,使張遼賚去。關公看了,推遲不受。遼曰:據兄之功,封侯何多?公曰:功微不堪領取名爵。再三推卻。遼賚印回見曹公,說雲長推辭不受。操曰:曾看印否?遼曰:雲長見印來。操曰:吾失計較也。遂教銷印匠銷去字,別鑄印文六字:漢壽亭侯之印,再使張遼送去。公視之,笑曰:丞相知吾意也,遂拜受之。

一個被誤解了上千年的封號!關羽的爵位“漢壽亭侯”到底該怎樣讀?

這段話是說曹操本來為關羽封的是“壽亭侯”,關羽堅決不要。曹操只在前面加了一個“漢”字,關羽這才答應。大家紛紛稱讚,說關羽身在曹營,心卻在漢,就連受賞,都得帶一個“漢”,表明我關羽是受漢朝恩典,跟你曹操無關。

羅貫中這段情節犯了個錯誤,弄錯了漢壽亭侯的斷句,所以後來毛宗崗就給刪了,今本已不見。這個錯誤很有普遍性,歷朝歷代搞錯的人不勝枚舉。

一個被誤解了上千年的封號!關羽的爵位“漢壽亭侯”到底該怎樣讀?

早在北宋時,湖北荊門縣玉泉的關將軍廟裡就存有“壽亭侯印”一方,直徑四寸。這在洪邁的《容齋四筆》中可見記文。另據《明史·禮志》載:洪武二十七年,地方官在南京雞籠山建造關公廟,也稱關羽為“漢前將軍壽亭侯”。直到嘉靖十年(距建廟已137年)才由當地政府公開訂正,改稱為“漢前將軍 漢壽亭侯”。

一個被誤解了上千年的封號!關羽的爵位“漢壽亭侯”到底該怎樣讀?

關羽的這個爵位, 不是“漢/壽亭侯”, 而是“漢壽/亭侯”。

東漢後期賜爵可分成列侯和關內侯二級。列侯有食邑,又從小到大細分為亭、鄉、縣三級,前綴地名。

一個被誤解了上千年的封號!關羽的爵位“漢壽亭侯”到底該怎樣讀?

比如夏侯淵就是博昌亭侯;司馬懿原來是西鄉侯,是鄉侯級待遇;後來魏明帝即位,把他提拔為舞陽侯,就是縣侯了;姜維是平襄侯, 平襄是隴西的縣級行政單位,所以姜維是縣侯。

一個被誤解了上千年的封號!關羽的爵位“漢壽亭侯”到底該怎樣讀?

所以曹操給關羽封的是亭侯,前面的“漢壽”是個地名,代表了他的食邑所在跟漢朝沒關係。

不過,對於關羽的這個漢壽亭侯中的“漢壽”到底在哪裡這個問題,古來一直眾說紛紜, 有說在湖南武陵,也有的說在河北魏昌,至今尚無定論。

一個被誤解了上千年的封號!關羽的爵位“漢壽亭侯”到底該怎樣讀?

順便說一句,諸葛亮的爵位是武鄉侯,千萬不要望文生義以為是鄉侯,武鄉是一個地名,在山東琅琊郡諸葛亮老家,屬於縣。這一文一武的爵位名字,一漢壽一武鄉,都挺容易讓人誤解。

歡迎大家閱讀“上馬擊狂胡”頭條號。如果您喜歡歷史,可點擊右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