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愿意分享,有错吗?

最近,西西妈妈又为西西开始着急上火:上周末,西西在院子里和一群小朋友玩。结果,不到一会,西西就和一个小朋友打了起来。西西妈妈一问原因,原来是那个小朋友想玩一会西西的玩具,西西不愿意,两个人起了争执,进而动手。

西西妈妈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分享是一种美德,孩子应该从小就学会与其他人分享。不过,西西妈妈也发现,虽然平日里对西西进行过不少关于分享的教育,但是西西就是听不进去。西西从小的物权意识就很强,自己的东西看得特别紧,特别不愿意与其他小朋友分享自己的东西。

孩子不愿意分享,有错吗?

其实,很多妈妈都有西西妈妈这样的困惑,特别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有了二胎,哥哥弟弟、姐姐妹妹之间也存在着资源分配的问题。有的家长认为,过度要求孩子,强调分享精神,会压抑孩子自身的欲求。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看待分享精神,正确教会孩子如何恰当地进行分享呢?

乐于分享的背后:不同的“价值”

相信每一个家长都会告诉自己的孩子,分享是一种美德。的确,分享作为一个亲社会的行为,确实有助于人们在人群中的交往。特别在这个更多强调合作的社会,乐于分享的人显然更容易与他们建立合作关系。

如果孩子“天生”乐于分享,这当然是好的,家长也应该鼓励和支持。但是,很多情况下,孩子是不愿意分享的。这其实源于,父母和孩子对于事物“价值”的判断是不一样的。

孩子不愿意分享,有错吗?

比如,别的小朋友看上了孩子的玩具,家长常常会很大方地将它送给别人。当孩子因此哭闹、发脾气,还会被爸妈指责:“不能这么小气”、“别这么不懂事”、“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个玩具吗?”但是,对孩子来说,你眼中算不上什么重要的玩具,对于他来讲,可能很重要!

妈妈随手送人的小汽车,可能是他“汽车库”中最重要的一辆;你以为孩子看腻了的书,提出要送给别人时,他会急得跳脚——这可是曾经陪伴自己无数个夜晚的哄睡故事,它的意义又哪止一本书那么简单?

家长不妨换位想一想:你刚买的新手机,会不会轻易借给你的朋友玩几天?刚买的新衣服、新鞋,自己还都没穿过,会不会轻易送给别人?如果这些自己都做不到,我们又凭什么要求孩子呢?

孩子不愿意分享,有错吗?

让孩子学会说不

不懂得分享,固然会影响孩子的社交能力;但是,不懂得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学会对过分、不合理的要求说不,对孩子的影响其实更大。

前不久,一位国外妈妈对于孩子分享的态度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孩子不愿意分享,有错吗?

这位妈妈有一次带着儿子到公园玩。她的儿子拿着变形金刚、模型和卡车,有6个男孩围了上来想要分享他的玩具。

儿子明显不愿意:因为来公园前,儿子准备这些玩具是为了和妈妈朋友的女儿一起玩的,他并不想和其他陌生人分享它们。

这位妈妈见孩子不乐意,便告诉他可以拒绝这些要求,“只要说不就好了”。

这个行为不仅遭到了几个男孩的“告状”,并且让公园里的其他妈妈对这位妈妈投去厌恶的眼光。

但是,这位妈妈在网络上反问道:

“没礼貌的人究竟是谁?是这样做的孩子和自己吗?还是明知别人不愿意,却仍希望别人能够将自己的东西分享给他人的人呢?”

如果一个成人到公园吃三明治,会有陌生人要求他分享这食物吗?如果他明确表达了拒绝,那些有礼貌的、伸手向他要求分享三明治的人会感觉到不高兴吗?答案都是否定的。

这位妈妈最后坚定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她会告诉孩子:我们并非活在一个只要有人要求某件东西,你就得放弃的世界。

其实,在教孩子分享之前,我们更需要先教会他们说不····

孩子不愿意分享,有错吗?

让孩子学会分享的几个小技巧

其实,就像大人做事情一样,孩子在选择分享或者是不分享的时候,心里都会有一杆秤:他们会判断分享这个行为所带来的得与失。适当的付出和索取合理的回报,并不断进行平衡和选择,这也是孩子成长的必然路径。

如果家长希望孩子多进行一些分享行为,不妨让孩子多从分享行为中取得一些“收益”——当然,这个收益并不是金钱上,而更多的是激发孩子去发现这些非金钱的“收益”。

孩子不愿意分享,有错吗?

教会孩子理解别人

教会孩子换位思考,理解其他人的情绪,其实目的是在于让孩子理解他自己分享行为的意义。从孩子自己的角度来看,分享当然是一种损失;但是他如果能从其他小朋友的角度去理解或者思考——比如,如果你不给他这个玩具,他会不会很伤心?如何你把玩具借给他,他就会很高兴,你也会很快乐,你们还能成为好朋友。让孩子理解分享的意义,让他们感受到分享的“所得”,是刺激他们分享的一个有效途径。

孩子不愿意分享,有错吗?

当然,还是那句话,分享与否,是孩子自己的选择,家长不能强制。同时,也要给孩子理解和改变的时间——也许这次是因为礼物太珍贵,说不定下次他理解了别人的情绪,就愿意分享了。

分清物权和使用权

这其实是很多家长容易忽视的一点。很多孩子搞不清物权和使用权的区别,以为把玩具借给别的小朋友玩,这个玩具就不是自己的了,他当然不愿意分享。孩子他知道东西借出去,过一些时间还会还给自己,“损失”似乎就没有那么大,孩子就可能愿意分享。家长还可以告诉孩子,如果借出去的这段时间里玩具被玩坏了,其他小朋友还会赔一个新的给你,孩子也许就会更放心了。

孩子不愿意分享,有错吗?

在不同的年龄段,孩子对于物权的理解和确认规则也是不同的,这也会影响孩子的分享行为。

口头表扬

这个方法最直接。当孩子做出分享行为时,能够得到家长的表扬,其实也就是多获得了一份收益。在这个微小刺激的影响下,孩子的行为也容易发生改变。当然,我们还是建议,这种表扬仅限于口头,家长尽量不要用物质利益的刺激去鼓励孩子分享。

孩子不愿意分享,有错吗?

各位家长,对于分享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的呢?你平时又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快在留言区告诉我们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