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接连猝死……为什么猝死的比例比老年人还要高呢?

疾病正在摧毁着年轻的一代,年轻人却成为了猝死的“常客”……

8月4日晚间,福建晋江一名26岁的男子在打球时突然倒地,送院后医生虽然全力抢救,仍然没有办法挽救这个年轻的生命,令人惋惜;

小伙接连猝死……为什么猝死的比例比老年人还要高呢?

8月6日上午9点多早高峰,地铁11号徐家汇站内上演惊险一幕:一名年轻男子突发疾病昏死过去,心跳呼吸全无。 正在危急时刻,轨交站工作人员迅速展开抢救,并通过广播寻找医护工作者帮忙,2名热心市民挺身而出实施抢救。后120到场继续抢救,约7、8分钟后,该男子心跳逐渐恢复,120急救人员迅速将该男子抬上担架,连奔带跑将该男子送往医院,送入医院时已经没有自主呼吸了,医护人员全力抢救,直到昨天下午3点多,不幸宣告死亡。该男子也是26岁。

猝死的新闻接二连三的发生,身边关于猝死的案例层出不穷,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心脏猝死的总人数高达50多万,平均每分钟就有3人,因心脏原因在发病1小时内死亡,而抢救成功率却不到1%。而且,年轻人出现的猝死比例,要高于老年人。

这不禁让我们惊奇:很多人好奇,年轻人身强体壮,为什么猝死的比例比老年人还要高呢?猝死有哪些征兆呢?

小伙接连猝死……为什么猝死的比例比老年人还要高呢?

年轻人猝死增加可能与以下4个因素有关:

1.熬夜

现代人熬夜几乎已经成为许多年轻人戒不掉的习惯。我们明明都知道熬夜不好,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比如玩手机、加班、聚会、打游戏、失眠等等,还是会出现熬夜的情况。并且养成了一到夜晚就兴奋的“晚睡综合征”,长期缺乏睡眠,会令人皮肤暗黄粗糙、免疫能力下降,加上熬夜都是久坐不动,增加了早早患上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中风、糖尿病等疾病的可能,同时还会导致失眠、健忘、易怒、焦虑不安等症状。

2.压力大

小伙接连猝死……为什么猝死的比例比老年人还要高呢?

随着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我们不用再像古人一样日出而起日落而息,我们可以在深夜造出一个“白昼”,我们工作的时间从“日出到日落”到现在的不分昼夜;是的!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在持续增加,物价房价在膨胀式的飙升,不努力仿佛就会被社会抛下;是的!父母的希望,伴侣的依赖,和孩子那期盼的眼神,无一不在告诉你“再努力一下吧”。工作的压力、社会的压力、心理压力等等,压力过大就会出现焦虑症,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当心跳在一瞬间戛然而止,当生命在一点点地流逝时,朋友,一切都晚了。

3.久坐电脑前的人

现代社会,脑力劳动的人越来越多,而这些人又缺乏锻炼,每天接受着手机和电脑的辐射,加上锻炼少,血液粘稠度比较高,下肢可能形成深静脉血栓,严重可能导致猝死。

4.吸烟

长期吸烟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促使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增加血小板聚集,增高纤维蛋白原以及凝血因子水平增高等,从而导致了猝死的发生。

虽然名为“猝死”,但在发生之前,其实身体已经发出预警信号:

小伙接连猝死……为什么猝死的比例比老年人还要高呢?

1.胸闷、胸痛

如出现突发的胸闷、胸痛且不能缓解,或症状虽不持久,但发作频繁,要高度警惕心肌梗死的可能。如胸闷、胸痛伴有大汗、恶心、呕吐甚至濒死感,或合并咽部不适、紧缩感等,更是发生心梗的预警,最好停止活动,就地休息,及时拨打120,以便迅速就医。

2.眼前发黑或一过性意识丧失

如果感到眼前发黑或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特别是过去有冠心病、心肌病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一定要及时就医,因为这类症状极有可能说明心脏发生了恶性心律失常。

小伙接连猝死……为什么猝死的比例比老年人还要高呢?

3.无诱因的出汗、恶心、呕吐及胃部不适

心脏失灵并不总会引起胸部不适,有时即使无胸闷、胸痛,单纯出现出汗、恶心、呕吐、胃部不适等,也有可能是心脏性猝死前的不典型信号,可就医行进一步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

4.不明原因的心悸、气促或乏力

既往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人,如果出现了不可解释的心悸、气促、乏力等,也不能置之不理。如果在合并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后出现,不排除合并心肌炎的可能;如果上述症状出现在近期过度劳累、大量吸烟后,更应警惕,要及时上医院查心电图、心肌损伤标记物或心脏彩超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