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節目科技化、科學節目娛樂化,綜藝颳起新風潮

2017年以來,科技類節目似乎重新掀起一股熱潮。

無論是江蘇衛視《最強大腦》、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加油!向未來》這樣的綜N代科技類節目,還是像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機智過人》、湖南衛視《我是未來》、遼寧衛視《奇幻科學城》、浙江衛視《小兒大醫生》這樣展現前沿科學技術成果的新型科技類節目,均在科技中融入娛樂元素,讓觀眾在趣味中感受科技的魅力。

=從節目市場的大盤看,除了節目主要內容的科學內容外,還有很多節目從設計的美感到主題的各個方面的主題或多或少都參與到了新技術和其他技術要素。

例如,2017年底,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大型文化節目"國寶"採用各種新技術設計,如LED開合平臺,天軌升降和移動設備,全息成像技術,冰屏幕欄。

例如,綜藝節目"國王之王"是使用已故現實場景來玩遊戲的遊戲。角色設備使用藍牙,紅外和類似脈衝的設備來創建一個攻擊系統來體驗英雄"第二次"的瞬間變化。

因此,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國內消費環境的變化,電視節目正在從"一般娛樂"轉向"包絡娛樂",知識和娛樂逐漸結合。

隨著觀眾所掌握的信息的增加,簡化的娛樂難以滿足需求。娛樂界面不能純粹被逗樂,但程序帶來的快樂和智慧結合在一起,並以更智能的形式表達。這是娛樂節目的新時代。

那麼娛樂化節目的新時代是如何誕生的呢?

科學節目娛樂

近年來,有關部門鼓勵上興頻道增加黃金時段播出的公益,文化,科技和經濟節目數量。在這種指導思想下,中央電視臺和幾家省級衛星電視將注意力轉向"技術"。

從2013年以來的季節性廣播節目的數據可以看出,以科學為主要內容的以季節為基礎的節目的廣播總數正在增加。截至2018年3月12日,2018年的廣播總數已達到2017年。年度廣播總量為62.9%(圖1)。

娛樂節目科技化、科學節目娛樂化,綜藝颳起新風潮

從2013年只有1檔發展到2017年11檔,節目播出數量翻了十倍,增幅=驚人。

自2018年以來,湖南衛視的"親吻我的寶貝"和浙江衛視"兒童博士"已在第9屆"科學"內容節目中播出。根據頻道和在線平臺,還有許多技術節目要播出。 。

1.科學節目播出平臺擴展到綜合頻道

來自"科學"節目的播出平臺,2014年,北京嘉酷兒童頻道,優曼卡通衛視,湖南衛視金鷹卡通頻道等兒童專業頻道佔據了"科學"內容節目播出平臺的42.9%。

2017年,這一比例降至14.3%,截至5月19日,2018年的純科學節目集中在中央電視臺,山東衛視,浙江衛視等綜合頻道。兒童的專業頻道尚未播出。廣播。

"科學"節目播出平臺已逐步從專業頻道擴展到綜合頻道,節目資源覆蓋範圍更廣。

這是因為製片人在"高寒"和"教條"的科學節目中引入了各種各樣的娛樂元素,縮小了觀眾與節目之間的距離,慢慢改變了觀眾的"科學"節目。嚴格的刻板印象有效地拓寬了節目可以播放的渠道,綜合頻道正在積極進入"科學"節目市場(表1)。

科學計劃仍然主要基於棚屋的展示。

自2018年以來播出的9速"技術"節目主要以江蘇衛視"最強腦"和浙江衛視"兒童博士"為主,部分戶外節目主要集中在中央電視臺。程序。

一方面,室內無法進行的實驗將轉移到戶外,如"極客出發",另一方面,它也與節目內容的設置有關,如"正大百變動物來" "中場項目,問題得到解答。場外觀察員帶領觀眾"潛入"主要動物園,帶來一系列動物故事。

與2016年以來爆發的更具娛樂性的戶外形式綜藝節目不同,戶外式科學節目的比例相對較低。相比之下,超過70%的純"科學"計劃仍然更多地依賴於棚屋。專家解釋完成的科學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