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生性多疑,爲何襄樊之戰卻讓龐德出任先鋒大將?有五大原因

曹操生性多疑,這在三國演義裡的例子很多,比較出名的比如殺呂伯奢是其一,夢中殺人是其二,殺華佗是其三。但是襄樊之戰的時候,襄陽和樊城被關羽圍困,當時情形萬分緊急,所以前去救援之人就顯得尤為重要。就在曹操選定了于禁為主將,龐德為先鋒之時,卻有人勸阻曹操說龐德的舊主馬超和哥哥龐柔在敵人劉備那裡受重用,龐德此去很可能一去不復返。雖然曹操聽了有些猶豫但是最後還是力排眾議仍然讓龐德出任先鋒大將。既然曹操生性多疑,而且勸阻龐德出任先鋒的理由也非常充分,那為何曹操依然信任龐德讓他出任先鋒呢?有五個原因。

曹操生性多疑,為何襄樊之戰卻讓龐德出任先鋒大將?有五大原因

第一,曹操雖然多疑,但不得不承認,在三國眾多的諸侯中,論胸襟和氣度能超過他的幾乎沒有,他手下投降過來的大將很多,曹操都能對他們做到以誠待之“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張遼張郃等人就是很好的例子。就像他自己對龐德說的“卿不負孤,孤亦必不負卿也!”這句話曹操不是說說而已,而是他平時就是這樣做的,心中也是這樣想的。

曹操生性多疑,為何襄樊之戰卻讓龐德出任先鋒大將?有五大原因

第二,龐德說服曹操的理由很充分:當初在漢中時他相當於是被馬超所拋棄,彼此之間已經恩斷義絕;龐德和自己哥哥關係其實並不好,甚至可以說很惡劣;龐德投降之後,“每感厚恩,雖肝腦塗地,不能補報”,自己在魏地生活得很好,根本沒必要再去一個陌生的地方重新開始。最關鍵點還在於龐德使出了絕招,竟然抬棺與關羽決戰,並放出狠話“吾今去與關某死戰,我若被關某所殺,汝等即取吾屍置此櫬中;我若殺了關某,吾亦即取其首,置此櫬內,回獻魏王。”等於把自己的所有退路都堵住了,由不得曹操不信。

曹操生性多疑,為何襄樊之戰卻讓龐德出任先鋒大將?有五大原因

第三,龐德的家眷都在曹操之手,從日後龐德寧死不降被關羽斬殺之後,曹操厚待龐德家人,曹丕登基後封龐德四個兒子為關內侯來看,龐德留在許都的一家老小有不少人,這應該也是曹操放心的一個原因。

曹操生性多疑,為何襄樊之戰卻讓龐德出任先鋒大將?有五大原因

第四,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按演義中所說,龐德在投降曹操之後跟隨曹操一起參與了漢中之戰,“操令龐德出戰。二將正鬥間,曹寨內火起。人報馬超劫了中後二寨。操拔劍在手曰:“諸將退後者斬!”眾將努力向前,魏延詐敗而走。操方麾軍回戰馬超,自立馬於高阜處,看兩軍爭戰。忽一彪軍撞至面前,大叫:“魏延在此!”拈弓搭箭,射中曹操。操翻身落馬。延棄弓綽刀,驟馬上山坡來殺曹操。刺斜裡閃出一將,大叫:“休傷吾主!”視之,乃龐德也。德奮力向前,戰退魏延,保操前行。馬超已退”,看到沒有,當時龐德舊主馬超也在同一戰場,如果龐德念舊情想要倒戈的話,當時就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以戰場形勢來看,如果龐德倒戈,曹操危矣,在這麼好的機會下龐德都沒有選擇重歸馬超而是奮力救出了曹操,這一舉動折服了曹操,使得曹操深信龐德不會在襄樊前線倒戈。

曹操生性多疑,為何襄樊之戰卻讓龐德出任先鋒大將?有五大原因

第五,當時曹操手中幾乎是無人可用,為什麼這麼說?我們看看:張遼在合肥路途遙遠來不及;樂進李典已經不在;夏侯淵已經死於漢中之戰,夏侯惇要總攬全局;張郃在漢中,曹彰在長安,徐晃剛從前線回來。龐德武力不錯,可堪與關羽匹敵,是當時最適合出任先鋒大將之人。

所以曹操認為龐德值得信任,龐德又給了曹操可以信服的理由,加上龐德武力強悍當時曹操身邊又無人可用,這才是曹操力排眾議最終選擇龐德出任先鋒大將的原因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