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击步枪的弹匣为什么绝大多数为30发子弹?

突击步枪的弹匣为什么绝大多数为30发子弹?

一般而言,30发是一个不多不少的子弹数量,因为如果子弹多了的话弹匣就会过长,导致射击基线加高而且供弹不畅,少了的话那就太容易打光,得经常换。而除了常见的弹匣之外的供弹具(如C-MAG、弹鼓)要么太重,要么太贵,要么太复杂,要么供弹不畅,要么以上问题均有,没法普及。因此使用中间威力弹和小口径弹的步枪已经基本统一为30发弹匣。

突击步枪的弹匣为什么绝大多数为30发子弹?

不过这里存在特例,比如存在35发弹匣(加利尔)或25发弹匣(FAMAS)的武器。下面两张图分别为以色列产加利尔突击步枪和法国法玛斯FAMAS突击步枪。

突击步枪的弹匣为什么绝大多数为30发子弹?

突击步枪的弹匣为什么绝大多数为30发子弹?

此外,30发弹匣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在于可以使用整数数量的弹夹。正如答案改版之前所说的问题,弹夹通常是整15发或者10发的,而散装弹往往是装在弹夹上出厂,使用30发的弹匣能够很好的匹配弹夹的子弹数量,让2-3个弹夹能正好填满一个弹匣,相比之下20发弹匣子弹太少(美国人最开始继承了全威力弹时代的弹匣容量用20发,不过后来换掉了),40发太长(RPK的40发和RPK-74的45发弹匣的确是非常长,导致两脚架也设计的非常高,火线也较高),那30发看来是比较合适的。

突击步枪的弹匣为什么绝大多数为30发子弹?

有人搞过什么4排双进60发弹匣,甚至半月形100发弹匣的,然而极其恶劣的可靠性让这些装备不能列装,顶多爱好者自己玩玩。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北约、华约各国的弹药标准化问题,冷战期间各个军事一体化组织都建立了力图通用武器供弹具的协议,比如北约有基于M16弹匣的4179协议(所谓4179弹匣接口标准就是这里来的),华约直接是统一规格生产,这也就把一个两个国家(美国、苏联)使用30发弹匣的偏好放大了。不过像以色列或者法国这种(当时)游离于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以外的国家自然不用顾忌这一点,这也可能是这两个国家采用了弹匣子弹数比较不同的原因。

突击步枪的弹匣为什么绝大多数为30发子弹?

总而言之,三十发弹匣不管是在人机效能还是生产方面都是比较合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