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還有一種「治病」方式:話療

在強大正能量的鼓勵下,環境的渲染下,是可以創造一些奇蹟的!

比如一個嚴重病人,可能往往是被他自己的病情嚇死的,所以作為一位救死扶傷的醫生,對每一位病人,我們語言是多珍貴,多謹慎啊!

這也是為什麼說:中國的話可以救人,也可以殺人!

中國古代還有一種“治病”方式:話療

戰國時有種人叫縱橫家,三寸不爛之舌縱橫各國之間。

戰國時這種人叫縱橫家,首先張儀,遠交近攻,遊說六國,讓六國間見死不救,使秦一天天做大!蘇秦,同樣遊說六國,並立西向,秦20年不敢出函谷關!毛遂,說楚、趙合縱,破秦滅趙大計,三寸之舌 強於百萬雄師!燭之武,退秦師!

《史記·張儀列傳》:張儀被楚相“掠笞數百”,其妻曰:“嘻!子毋讀書遊說,安得此辱乎?”張儀謂其妻曰:“視吾舌尚在否?”其妻笑曰:“舌在也。”儀曰:“足矣。”

張儀遊說諸侯之間失敗,被打了屁股,回家他老婆說:你倘若不讀書、不去遊說,怎可能受這樣的折磨?張儀不服,衝著妻子說:請你看看我的舌頭還在嗎?妻子笑著回答:還在。張儀說那就行了,有它就足夠了。張儀被辱後的幽默、風趣,與妻子戲謔的情狀,對讀書遊說不可動搖的意志,已然再現。寥寥幾筆,內涵豐富、耐人咀嚼。

《史記·留侯世家》:留侯從上擊代,出奇計馬邑下,及立蕭何相國,所與上從容言天下事甚眾,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留侯乃稱曰:“家世相韓,及韓滅,不愛萬金之資,為韓報仇強秦,天下振動。今以三寸舌為帝者師,封萬戶,位列侯,此布衣之極,於良足矣。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遊耳。”

張良為漢高祖劉邦稱帝立下了汗馬功勞,決定成功身退,自稱“以三寸舌為帝者師,封萬戶,位列侯,此布衣之極,於良足矣,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遊耳。”在有名有利之後,以“三寸舌”自居,主動退出歷史舞臺,躲開了日後劉邦家的暴政,做了一個明白人。

《漢書·卷四十五·蒯伍江息夫傳第十五》:范陽辯士蒯通說信曰:“將軍受詔擊齊,而漢獨髮間使下齊,寧有詔止將軍乎?何以得毋行也!且酈生一士,伏軾 ,掉三寸之舌,下齊七十餘城,將軍將數萬眾,歲餘乃下趙五十餘,為將數歲,反不如一豎儒之功乎?”

范陽辯士蒯通勸韓信說:“將軍奉詔攻打齊國,而漢王只不過派密使說服齊國歸順,難道有詔令叫您停止進攻嗎?況且酈生不過是個說客,憑三寸之舌就降服齊國七十多個城邑,將軍統帥幾萬人馬,一年多時間才攻佔趙五十多個城邑,一個將軍反倒不如一個儒生的功勞嗎?”韓信聽從蒯通說法,率兵渡河擊齊。這時齊國已決計降漢,對漢軍的戒備鬆懈,韓信乘機襲擊了齊駐守歷下的軍隊,一直打到臨淄。齊王田廣驚恐,認為是酈食其出賣了自己,便把他煮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