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記的8·15|日本戰敗投降73周年

1945年8月15日中午,裕仁天皇通過廣播向全日本人宣讀了投降詔書,日本宣告戰敗。

73年過去了,我們祭奠同胞,只為警醒——珍愛和平,吾輩自強!

這段慘痛的歷史,我們永遠不能忘記!


日本憲兵隊是一個為人所不齒的邪惡機構,給盟軍戰俘和平民囚犯造成了巨大的傷害,給被侵略國家和人民帶去了無邊的恐怖,這一點毋庸置疑。憲兵隊成員通常是以折磨無助者為樂的喪心病狂之輩,雙手沾滿鮮血,惡貫滿盈,戰爭結束時理應受到盟國的嚴懲。

但事實並非如此。戰後,大多數憲兵隊成員消失在被解除武器遣返回國的數百萬日本士兵中,沒有受到任何懲罰。與此同時,遭受憲兵隊虐待的受害者們也離開戰俘營,乘船返回歐洲和美洲,多數人再也沒有踏足過遠東。戰爭結束時本有機會將多數憲兵隊員繩之以法,但盟軍卻因忙於恢復在亞洲地區的勢力而白白將其錯過或忽略了。

1945年8月15日中午,裕仁天皇通過廣播向全日本人宣讀了投降詔書。早些時候,憲兵隊頭目衝戶三司(Sanji Okido)將軍就召集了在東京的手下並告之天皇即將親自宣佈日本投降的消息。衝戶的最後一項任務,是阻止以竹下正彥(Masahiko Takeshita)將軍和陸相阿南惟幾(Koreichi Anami)為首的陸軍軍官刺殺建議天皇投降的官員。最終,這起政變未能成功裕仁天皇在廣播中宣佈了日本投降,戰爭結束。

不能忘記的8·15|日本戰敗投降73週年

▲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向議會宣佈向盟國投降,15日通過廣播宣讀詔書。

天皇宣讀投降詔書後不久,東京的帝國軍隊大本營就向各地憲兵隊指揮官發出一份密電,指令他們立即解散部隊,隱匿蹤跡。這道命令得到了大部分憲兵的執行,但不是“立即”。

此時,儘管蒙巴頓將軍急於解放被日本人佔領的地區,將處於飢餓和疾病威脅中的戰俘解救出來,但麥克阿瑟卻嚴令在他本人正式接受日本人投降之前,禁止所有盟軍部隊實施此類行動。投降儀式於9月2日在停泊於東京灣內的美國海軍戰列艦“密蘇里”號上舉行,日軍派駐各地的憲兵隊由此額外得到了大約兩週時間,他們趁機銷燬犯罪記錄、殺死罪行目擊者以掩蓋自己在戰爭期間犯下的罪行。8月15日天皇宣佈投降之後整整兩週時間裡,日本憲兵隊和戰俘營指揮官都沒有停止對戰俘的殺戮,而英國和美國部隊沒有做出任何阻止的舉動。

不能忘記的8·15|日本戰敗投降73週年

▲ 9月2日,在東京灣“密蘇里”號軍艦上舉行的日本向盟軍投降儀式。

在上海,駐紮在大橋大樓的日本憲兵隊一絲不苟地執行了大本營的命令。此時,憲兵隊刑訊中心高牆外的城市已經一片喧囂。早在8月11日,日本即將投降的消息就傳遍了全城,但第二天的報紙卻刊登了日本陸相阿南惟幾的聲明,稱日本將死戰到底,即使“嚼草吃沙睡臥野地”也不退縮。確認日本投降的正式消息是8月16日傳到上海的,上海居民為此一片歡騰,而日本佔領軍卻一片恐慌。

成千上萬名中國平民用狂歡和燃放鞭炮的形式慶祝戰爭的結束,而1.5萬名駐紮在城內的日本士兵此時仍未解除武裝。當與汪精衛政府有聯繫的腐敗官員紛紛逃出辦公室,或躲藏或離開這座城市時,日本士兵仍堅持進行徒步巡邏,算是在最後時刻讓上海保持了些許秩序。此時的江灣機場一片混亂。無數卡車呼嘯著衝上停機坪,卸下裝滿掠奪品和現金的大大小小的箱子,一架架日本飛機滿載著偷竊來的財物、急於逃離的官員以及拋棄了手下的當地日本駐軍指揮官奪路起飛,急匆匆逃回日本。

不能忘記的8·15|日本戰敗投降73週年

▲ 當時報紙報道

戰爭結束的消息傳來後,大橋大樓院裡的篝火連續燒了好幾天,晝夜不停。憲兵們進進出出,把檔案室裡的文件搬到火堆旁,歷年的調查、審訊和處決記錄被仔細挑選出來,在軍官們的授意下統統銷燬,絕不會給盟軍戰爭犯罪調查人員留下任何把柄。緊接著,軍官們又命令憲兵隊員拆下軍裝上的憲兵標誌,帶上大樓內所有武器,乘坐卡車揚長而去,就此消失在茫茫史海之中。

盟軍佔領日本時,日軍尚有300萬軍隊駐紮在海外,此時再想將分散在各處的憲兵捉拿歸案為時已晚。與發生在上海的場景一樣,各地的日本憲兵紛紛裝扮成普通士兵,消失不見了,盟軍調查人員只能聽受害者講述日本憲兵在亞洲範圍內犯下的折磨、謀殺等罪行,但要讓犯罪者歸案卻非常困難,除非有某個憲兵能開口講話指證他的前同事,否則大多數憲兵隊員不可能被定罪。

1945年8月30日,麥克阿瑟將軍乘機抵達厚木(Atsugi)機場,接掌佔領日本的盟軍部隊。9月2日,盟國在東京灣正式舉行受降儀式;11月1日,擁有3.6萬人的日本憲兵隊正式宣佈解散。1946年元旦,麥克阿瑟正式授權成立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即紐倫堡納粹戰犯審判的遠東簡化版。1946年1月,日本政府開始對戰時政客進行整肅,同時展開對戰犯的搜捕工作。麥克阿瑟手下的法律部門將戰犯分成三類。A級戰犯指政策制定者,即陰謀發動侵略戰爭的那批人,總計28人,審判地點在東京。其中包括號稱“憲兵隊之父”的戰時日本首相東條英機,經審判後被處以絞刑。

不能忘記的8·15|日本戰敗投降73週年

▲ 日本甲級戰犯接受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審判

B級和C級戰犯是那些下令實施暴行、容忍暴行或親自參與其中的人。這些人都在犯罪所在國接受審判,總計5700人受到指控並被送上審判庭,其中3000人的罪行得到確認。被確認有罪的戰犯中,有920人被處以絞刑或槍決,其中大多數是憲兵隊成員。根據一位歷史學家的折算,這個數字相當於殺死250名盟軍戰俘才有一名憲兵隊員被處決。未被處決的戰犯都被關入監獄。

僅從數字上我們就可以看出,被送上審判庭的日本軍人只是極少數,被關進監獄的更少。然而大量證據表明,針對當地平民和盟軍戰俘的暴行在日軍中十分普遍,而且得到了高級軍官的許可。即使受審人員再多上10倍,也只是從犯有戰爭罪行的日本軍人中揪出了一小撮。

從經濟角度來說,讓資金困難的英國人對眾多的日本戰犯進行追捕和審判幾乎是不可能的,更別提蒐集他們的犯罪證據了。實際上,儘管延長審判期限會讓更多日本戰犯落網並受到制裁,但語言以及翻譯困難已經讓審判過程變得耗時費力,英國首相剋萊門特·艾德禮(Clement Attlee)和他的工黨新政府因而表達了不會拖延審判程序的意願。他們認為只要對犯罪事實確鑿的日本戰犯做出判決,象徵性地結束審判流程並儘快展開日本重建工作就可以了。在這方面,美國人和澳大利亞人與英國的觀點相同。杜魯門、麥克阿瑟和艾德禮一致希望日本能在遠東地區的冷戰中站在自己陣營裡,充當對抗共產主義擴張的橋頭堡。當全世界的注意力由熱戰逐漸轉向冷戰時,搜捕日本戰犯的工作被迅速遺忘了。在西方看來,布爾什維克主義和核大戰已經成為世界和平的兩大主要威脅。

1958年,自大而傲慢的日政府完全不考慮罪行輕重,釋放了所有關押在日本的戰犯,世界為之震驚。此舉傳遞出來的信息很簡單——日本對自己犯下的戰爭罪行不以為然,他們認為戰犯之所以被處決或關押,完全是“成王敗寇”的結果。這種思想和觀念在當今的日本仍很流行,致使這個國家的戰爭記錄被扭曲,認為日本有權發動戰爭的傲慢想法讓戰後數代日本人對本國的戰爭罪行持否認態度,他們因此拒絕對仍存活在世的受害者做出相應補償。

不能忘記的8·15|日本戰敗投降73週年

▲ 靖國神社是位於日本東京都千代田區九段坂的一座神社,該神社供奉自明治維新以來為日本國內外戰爭戰死的軍人及軍屬,其中大多數是在日本侵華戰爭及太平洋戰爭中陣亡的日軍官兵及殖民地募集兵。

實際上,日本人在努力把自己也刻畫成戰爭的受害者。如果有幸能在廣島觀摩每年一度的民族情緒大釋放,人們就會發現參與該紀念儀式以及堅持日本無辜論謊言的日本人實際上都已經忘記了為什麼原子彈會首先扔到他們頭上。但可惜的是,沒有一個現代西方政治家向日本人指出這一點,而且沒有一個西方國家的政府肯代表本國受害者向日本政府提出合理的賠償要求,這兩點理應在道德上受到批判。在這些問題上唯一對日本採取強硬立場的是中國。西方政治家擔心,惹惱日本人會讓他們關閉設在美國和英國的工廠,從而會讓他們因失業率高漲而失去選民的支持,這恰是民選政府無法容忍的。

1945年時,西方國家高高居於日本之上,而接下來,樂享和平的日本人在經濟上遠遠超越了昔日的敵人。西方國家的不可靠在裕仁宣佈投降的那些日子裡已經顯露無遺。那時,麥克阿瑟延遲盟國佔領軍進駐日本控制區的決定事實上給了日本憲兵隊寶貴的逃亡時間,結果導致後來接受審判的日本軍人遠遠少於實際人數,審判不得不早早結束,日本人也藉機擺脫了遭受國際譴責的局面。隨即,這場戰爭以及日本人在戰爭中的所作所為迅速被日本自己和西方列強忘記。

對漫長的人類文明而言,憲兵隊只是這場規模宏大的戰爭的一小部分,但這支部隊卻與納粹德國的蓋世太保一樣臭名昭著。他們是一群殺人狂魔,一群冥頑不化的野蠻人,試圖用一切手段讓千千萬萬不甘心屈服的人士低頭,讓日本成為高高在上的霸主。

不能忘記的8·15|日本戰敗投降73週年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祝四孜老人去世,終年98歲。1937年冬,老人居住的南京珠江鎮西門外朱莊村遭日軍洗劫,她家8間瓦房全被燒燬,她和家人藏在屋後菜園地洞內躲過一劫。

現在,日本人已經忘記了憲兵隊在戰爭中所扮演的角色,但我們應該忘記嗎?至今仍在世的受害者成千上萬,其中有美國飛行員,也有荷蘭慰安婦,還有英國記者和中國滿洲農民。對他們來說,昔日那些兇惡的日本憲兵隊審訊者仍然會在噩夢中出現,也許永遠都不能擺脫。日本從未對他們受到的迫害做出道歉,也許永遠都不會。受害者希望折磨自己的人受到應有的制裁,但我們現在知道,無論美國、英國還是其他盟國陣營的國家,都不可能幫他們完成這個願望,永遠不可能。至於這些老人向日本政府要求的賠償,最終的結果也很容易猜到——他們永遠不會收到任何賠償。

勿忘歷史!

——文章摘自《日本憲兵隊秘史》


相關推薦

《日本憲兵隊秘史:亞洲戰場上的謀殺、暴力和酷刑》

不能忘記的8·15|日本戰敗投降73週年

馬克•費爾頓 著

重慶出版社·華章同人

  • 內容簡介

《日本憲兵隊秘史》是國內難得一見的全面揭露日本憲兵隊罪惡的作品,介紹了日本憲兵隊的由來、組織結構和戰爭時期所起的作用。

1881年成立的日本憲兵隊,是日本政府對內推行改革,鎮壓起義,以及對外侵略擴展的先鋒,相繼策劃並參與了1895年“乙未事變”、1910年吞併朝鮮、1931年“九•一八事變”等歷史事件。二戰時期,擁有無限權力的憲兵隊活躍在亞洲各地,管轄著日本在本土和亞洲佔領區建立的676座奧斯維辛式戰俘營,其虐俘手段極其殘忍,泯滅人性,包括水刑、火刑、電擊、活埋、斬首、懸吊、死亡行軍等,飢餓和疾病也讓戰俘們倍受折磨。憲兵隊其他令人髮指的罪惡行徑還包括:活體細菌試驗,關押慰安婦,種族滅絕式的屠殺,等等。《日本憲兵隊秘史》的作者收集了那些曾受到日本憲兵隊虐待的倖存者的經歷,以第一手資料作為支撐,向世人展示了日本憲兵隊的反人類暴行。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