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結婚不生孩子,是我作爲窮人的自覺」

在新世紀成長起來的90後,從小被貼上各種負面的標籤。而現在,他們開始面臨房子、結婚、生育等重大的人生議題,前所未有的挑戰與重壓之下,該何去何從?

“不結婚不生孩子,是我作為窮人的自覺”

前段時間,某專家提出40歲以下的男女,每年應按工資比例繳納一定的“生育基金”,用作全國發放的生育補貼。當然,沒有生二胎的人,就無法享受此補貼,只有等到退休時,才能再拿回自己的錢。

這項提案是否會落地還未可知,但消息一出,立即在90後朋友圈炸開了鍋。

這些20-30歲的年輕人憤慨表示,連婚都不想結,連一胎都不想生,居然還逼我生二胎?

90後的父母,在20多歲時,大多已經成家生育。老一輩的觀念裡,結婚生子是人生按部就班的一步,再理所當然不過了。於是催婚催娃,也成了90後父母與90後的主要矛盾之一。

遲遲沒有做好準備為人父母的90後,真的是因為自私,因為不想承擔責任嗎?其實恰恰相反,正因為他們考慮得太多,思考得更理智,才會有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不育的自覺。

1

獨自生活已很艱難,給不起孩子的未來

“不結婚不生孩子,是我作為窮人的自覺”

小蘭從畢業起,就一直住在深圳800萬的學區房裡。

她堅信那句話,房子是租來的,但生活不是。

所以寧願花每月過1/3的工資,租下一個有一面大飄窗,一面大書櫃,帶獨立衛浴的寬敞房間。又花了半個月工資,從宜家購置了大大小小的傢俱,將房間佈置成清新ins風。

看起來,她與小區的業主並無區別,但總有些細節,提醒著她並不屬於這個階層。例如電梯裡精準投放的X萬元歐洲遊學夏令營廣告。或是遇見穿著Chanel套裝的優雅媽媽,牽著打扮似洋娃娃的小孩,在討論外教上課的內容。

小蘭以前覺得,只要再努力幾年,也可以向這群人靠近。而不到第三年,房東突然提出房租要漲1000元,便立即將她打回原形。

想出各種理由,期望獲得房東通融,最後只有一句,“不能接受漲價就一星期內搬走吧。”

無法再從生活費裡分出1000元來交房租的小蘭,選擇了搬離。她也終於意識到,原來自己是可以因為1000元房租,隨時被掃地出門的人。

“不結婚不生孩子,是我作為窮人的自覺”

而小蘭在北京的朋友就更慘了,四月份租下五環外的三人間是4800元,7月漲到了近8000元,每月過半的工資,換來一個幾平米的蝸居,再加上其他生活費用,別說存錢,不往家裡要錢已經夠不錯了。

如果北京的房租再這樣漲下去,工資卻不見漲,她是時候認真考慮離開了。

“不結婚不生孩子,是我作為窮人的自覺”

苦苦堅持在一線城市的年輕人,夢想著以自身努力,能爭取一番小小的立足之地,實現階層的小小躍升。

他們可以為了一份圖稿,通宵加班而沒有抱怨。

可以半夜三點接到客戶的奪命催,立馬起身改方案。

可以忍著胃痛去開會,然後一個人默默去醫院。

他們已足夠努力,但瘋漲的房租讓他們舉步維艱,高昂的房價讓他們望而卻步。

90後不是不想生,而是不敢生,怕自己才剛剛溫飽,根本給不了孩子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他們希望孩子可以住在學區房,進入優質小學,而不是跟著自己租房住,然後不斷搬家。

希望孩子能打得起進口疫苗,吃得起進口奶粉,健康長大,而不用被黑心企業荼毒。

希望孩子可以和同學一起去遊學夏令營,上得起外教班,而不用落後同齡人。

在給不起一個美好未來時,他們只有選擇先奮鬥,而沒有精力去考慮組建家庭。這是緩解焦慮的唯一方式。

“不結婚不生孩子,是我作為窮人的自覺”

2

比起靠另一半,不如靠自己

“不結婚不生孩子,是我作為窮人的自覺”

除了生不起孩子,更多90後是婚都結不起,戀愛都談不起。

談戀愛,約會送禮物都是一筆不小開銷,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對疲於奔命的白領來說,更是一項奢侈投入。最怕費心費力後,遇上個不靠譜的人,反而把自己拖得筋疲力盡。

少年人的一見傾心早就幻滅,更多是成年人之間的相互比價,撩你的同時,還在多線發展。不主動、不拒絕、不負責,成為一線城市的新型戀愛模式。

與其這樣瞎耗,還不如先把自己的日子過好,多掙點錢才是硬道理。

“不結婚不生孩子,是我作為窮人的自覺”

結婚又好到哪裡去呢?

曾幾何時,結婚就是穩定的代名詞。而31年來,中國的離婚人數飆升了6.53倍,結婚人數自2011年開始,呈逐年下降趨勢。

冷冰冰的數字後面,是矛盾不斷加劇的中國家庭,以及在婚姻殿堂外徘徊止步的男男女女。

除了上文提及養育小孩的高昂成本,贍養四個老人,承擔房貸車貸,以及大大小小的生活開銷。成了婚後主要的壓力與矛盾來源。

華為的一個年入50萬的中產員工,因為調整公積金每月少了2000,都不敢告訴家人。他每月要還2萬房貸,為了老婆孩子,自己一個月開銷不超過1000塊錢,不捨得買新衣服,不敢出去旅遊,公司的補貼都拿來補貼了家用。

男性有賺錢養家的壓力,女性同樣也有。

“不結婚不生孩子,是我作為窮人的自覺”

90後女性早就不信“你負責賺錢養家,我負責貌美如花”,“嫁個好人家下半輩子就不愁了”的婚戀邏輯。

如果遵守這樣的約定,哪天女方老了不再貌美如花了,就屬於單方面違反合同。那麼男人自然也有權解除賺錢養家的義務,轉而和另一個能夠做到貌美如花的女性建立合作關係。

所以90後追求的,是雙方經濟地位儘量平等,雙方人格對等。只有這樣,才能最大化減少摩擦與矛盾。

結婚前,他們會考慮是否能分解婚後的經濟負擔,以及女性因生育而丟失工作機會的風險。

他們不會為了結婚而結婚,更在乎的是結婚後,能不能讓彼此比未婚時更幸福。

“不結婚不生孩子,是我作為窮人的自覺”

3

給成長以耐心,成為自己的光

“不結婚不生孩子,是我作為窮人的自覺”

90後不輕易結婚,不輕易生小孩,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未來的家庭和孩子負責。

他們成長於開放進步的時代,包容多元觀念,注重平等,肯定個人價值,想要掌握自己的人生,也會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他們期待一份真摯的感情,而不是隨便相親得來的等價交換。

他們期待一個平等的婚姻,而不是在雞毛蒜皮裡推諉爭吵,彼此消磨。

他們期待成為有擔當的父母,而不是按時生下小孩就完事。

他們期待通過個人努力,拿到一張新新世界的入場券,而不是重走父輩的老路,因循守舊待在舒適圈裡。

所以,儘管生存空間不斷摺疊擠壓,儘管有迷惘,有焦慮,戲謔自己是佛系青年,口口聲聲喊著喪,但轉頭還是吭哧吭哧加班,趕方案,做PPT,健身養生,發展各種愛好。艱難地在夾縫中野蠻生長。

每一代人,都有他們的困境和突破。這批90後,未來將會是社會的中流砥柱,他們就像黑暗中兀自發光的螢火蟲,即使四周黯淡,他們也會成為自己的光。

“不結婚不生孩子,是我作為窮人的自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