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虎毒也不食子,若親情也摻假,兒子也無路可走選擇造反

血濃於水的親情是最珍貴的,來到世間最先得到的是家人的疼愛和陪伴,但是有些人就不是這樣,對自己的親生兒子毫不客氣,多次想要殺了他,如果說做了錯事也就罷了,偏偏無錯還有功這就讓人很不理解。這對父子就是史思明和大兒子史朝義。

即使虎毒也不食子,若親情也摻假,兒子也無路可走選擇造反

史思明的成功還是來源於安史之亂期間,不僅僅是安祿山策劃了叛亂,史思明也出了大力與安祿山聯手摧毀大唐的基業,搖搖欲墜的大唐基業眼看就要覆滅,是郭子儀,僕固懷恩,李光弼等人傾盡全力護衛朝廷,八年的浴血奮戰終於平定了安史之亂,才讓安祿山,史思明的奸計沒有得逞。

即使虎毒也不食子,若親情也摻假,兒子也無路可走選擇造反

天下人為了利益而結盟,沒有了利益又有什麼長久了關係,於是史思明起了異心,殺了與自己結盟的安祿山,並且是與安祿山的兒子聯手殺了他,人心險惡,防不勝防啊。史思明奪了安祿山的權力後,自立為帝。將跟隨自己多年的妻子封為了皇后,皇后生的兒子封為了懷王,也就是史朝義。作為嫡子,立為儲君天經地義,而且他本人並不是庸庸碌碌之輩,倒是頗有才能,安史之亂期間多次上戰場取得了勝利。要是因為如此沒有得到史思明的青睞也沒有關係,但是作為父親的史思明多次惡狠狠的對自己的部下說要殺了史朝義。

即使虎毒也不食子,若親情也摻假,兒子也無路可走選擇造反

因為對他的不喜,史思明稱帝后沒有立有戰功的大兒子為儲君,而是立了最小的小兒子史朝清為太子。史朝義作為兒子並沒有多說什麼,但是史思明因為不喜歡他,多次找茬痛罵他,這些理由可能本身就是微不足道。而且更過分的是,不好明面上殺了史朝義·,於是找理由讓他上戰場,作為打頭的人在戰場上戰鬥,可能是他福大命大,並沒有因此而身陷險境,多次從兇險的戰場上活了下來。可能史思明並不甘心,喝醉了酒後惡狠狠的對身邊人說要殺了他有人偷偷傳遞了這個消息給了史朝義,史朝義一邊認為父親不會殺了自己這個兒子,又怕有一天真的會死在父親手下。

即使虎毒也不食子,若親情也摻假,兒子也無路可走選擇造反

無論什麼都在這一時期做了一個了斷,史朝義被派去永寧修建三角城,時間卻給了一個月,幸好在最後終於修好了,不過史思明前來卻並不滿意,原因在於城牆上並沒有刷泥,甚至想殺了他身邊的人,是史朝義請求給了一天的時間連夜刷好了。史思明臨走的的時候,留下了一句話:等我攻下陝州,就殺了你!聽了這句話,他的部下都勸他趕緊造反,否則性命都沒了,史朝義猶豫良久最後還是派人在路上殺了史思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