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國二戰中被打殘,國家分裂,割地賠款,戰後卻創造世界經濟奇蹟

德國作為二戰的發動國,給世界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德國最終戰敗,國土遭受戰爭嚴重破壞,國土被英法美蘇四國分區佔領,被迫接受割地賠款。面對戰爭的破壞和盟國的制裁,德國為何在二戰後迅速崛起,再次創造了世界經濟奇蹟呢?今天銘蘇先生就給大家簡單分析一下:

德國是由普魯士完成統一的,由於德國統一的時間較其他西方國家較晚,德國統一以後世界基本被瓜分完畢。而德國的統一和德國的工業革命幾乎是在同一時期完成的,由於德國繼承了普魯士所具有強烈的軍國主義色彩,所以德國為了搶佔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免不了同其他西方國家展開競爭。

德國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實際上就是為了同西方老牌資本主義國家重新瓜分世界和爭奪全球霸權,不過最終以失敗而告終。戰後德國同西方戰勝國簽訂了《凡爾賽和約》,戰敗的德國不但海外殖民地被瓜分,還被迫進行割地、賠款,軍事發展也大大受到限制。

20世紀20年代末,隨著資本主義世界爆發經濟危機,經濟出現大蕭條,德國納粹黨趁機上臺執政。再加上一戰《凡爾賽和約》對德國的嚴苛限制,引起德國強烈的不滿和怨恨,德國為了擺脫各種束縛,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間,重新稱霸歐洲,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此國二戰中被打殘,國家分裂,割地賠款,戰後卻創造世界經濟奇蹟

結果,德國戰敗投降,城市在戰爭中遭受嚴重破壞,德國被英法德蘇四國分區佔領,德國再次被迫割讓領土,並需要支付鉅額的戰爭賠款,軍事發展受到嚴格限制。所以直到今天,美國還在德國駐有4萬多人的軍隊,德國在安全上上接受美國的保護。

由於英法美蘇對德國的分區佔領,導致在蘇佔區成立了民主德國,在英法美佔區成立了聯邦德國,德國長期處於分裂狀態。而作為對戰敗國的懲罰,蘇聯把蘇佔區能夠拆走的機器設備、鐵軌、廠房等全部拆走運回蘇聯,這造成對德國東部基礎設施的嚴重破壞。而在英法美佔區,這種破壞程度遠遠小於蘇佔區。

那麼,面對被戰爭破壞、被迫割地賠款、國家一分為二這種局面,德國人在戰後為何能夠再次創造經濟奇蹟,一躍成為世界經濟強國呢?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德國的地緣環境。

此國二戰中被打殘,國家分裂,割地賠款,戰後卻創造世界經濟奇蹟

德國北部是地形平坦的北德平原,中部是由東西向高地構成的中德山地,西南部是谷壁陡峭的萊茵斷裂谷地,南部是巴伐利亞高原和阿爾卑斯山區。

北部的北德平原由於氣候陰冷、土壤貧瘠,雖然不適合大規模農業種植,但是比較適合工業化時代大機器生產活動;南部的巴伐利亞高原土壤肥沃,既適合大規模的農業開發,也適合現代化的工業佈局。總體來說,德國算是歐洲比較優質的地緣板塊。

就德國區位來看,北鄰丹麥,西部與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接壤,南鄰瑞士和奧地利,東部與捷克和波蘭接壤,領土面積35.73萬平方公里。德國地處歐洲陸上交通十字路口,境內高速公路網發達,鐵路網連接歐洲東西部和南北部,由於河流眾多,內河航運發達,北部北海沿岸的漢堡港是德國最大的港口。

此國二戰中被打殘,國家分裂,割地賠款,戰後卻創造世界經濟奇蹟

其次,德國良好的工業基礎及高素質的技術工人。

二戰前的德國已經建立相當完善的工業製造體系,飛機制造、汽車製造、潛艇製造、鋼鐵工業等很多工業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正是由於德國強大的工業製造能力,才得以支持德國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雖然東德的工業基礎遭到破壞嚴重,但是西德受影響較小。

德國的強大的工業製造能力當然離不開德國教育培養出的高素質的技術工人或產業工人,雖然德國戰敗以後大量的高精尖人才被美國和蘇聯挖走,但是高素質的技術工人得以保留,這為戰後德國經濟的恢復重建和創造經濟奇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此國二戰中被打殘,國家分裂,割地賠款,戰後卻創造世界經濟奇蹟

再次,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國民經濟非軍事化。

戰後德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國民經濟非軍事化,制定了比較符合本國國情的經濟政策,採用政府幹預與市場機制相結合的調控政策,建立起比較高效的市場經濟機制。由於實行國民經濟非軍事化,可以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進行經濟建設,以恢復和發展生產力。

第四,美國的經濟援助。

二戰後處於冷戰的需要,西方國家放鬆了對德國的制裁,西部三個佔領區合併成為一個。為了對抗蘇聯,美國通過“馬歇爾計劃”援助德國及其他歐洲國家,美國的經濟援助有利於德國經濟的快速恢復和發展。

此國二戰中被打殘,國家分裂,割地賠款,戰後卻創造世界經濟奇蹟

第五、良好的國內外發展環境。

二戰中除美國之外,其他參戰國家基本上都遭受嚴重的破壞,無力再次發動新的戰爭,國際局勢在美蘇冷戰的背景下,總體相對穩定。而德國由於發動二戰,不但自己遭受破壞,而且也給世界其他國家造成嚴重損害,德國戰後推行民主化改革,消除法西斯勢力的影響,建立起比較民主穩定的社會秩序,這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社會環境。

第六、積極有效的外交政策。

德國對於發動二戰給世界各國帶來的災難進行了深刻的反省,不但向各受害國家和人民積極進行經濟賠償,同時向各國謝罪,取得受害國家的原諒。德國的誠懇做法,取得了各國的諒解,使德國爭取到了一個比較有利的發展環境。

綜上,德國雖然在二戰中戰敗,被迫割地賠款,國家分裂,但是德國戰後對戰爭進行了深刻的反省,充分利用國內外的有利條件發展經濟,最終又在廢墟上創造了經濟奇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