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宰相官運正順,爲何突然辭官歸鄉

唐朝宰相官運正順,為何突然辭官歸鄉

李日知

李日知(?一715) ,鄭州滎陽人。唐代進士出身,官至宰相。

武則天在位期間,李日知任大理相,管理司法方面的事情。當時武則天為了鞏固帝位,重用酷吏,實行恐怖之極的血腥統治。這些酷吏成了她排除異己、打擊對手的得力工具。

唐朝宰相官運正順,為何突然辭官歸鄉

武則天

由於有皇上的信任和默許,這些酷吏幹盡壞事,並且大興冤獄,只要是反對女皇的官員,經常無端遭到殺戮。李日知對這種人為製造冤獄的行為很不齒。但他沒有權利管別人的事,只是在本職工作上默默的盡職盡責。

唐朝宰相官運正順,為何突然辭官歸鄉

酷吏

有一次,一個人犯落到李日知手裡,他一審理知道了是樁冤案,就要將犯人無罪釋放。他擬好的文書報上去還沒有被批准下發,皇上身邊的紅人侍御史胡元禮得信了,跑過來找他。假借武則天的旨意,要將這個人處死。李日知聽後,給他堅決的頂了回去。

唐朝宰相官運正順,為何突然辭官歸鄉

胡元禮

胡元禮依仗武則天的權勢,再次派人到李日知的府上,狐假虎威地威脅到:“胡元禮在此,這個人休想活!”

面對這個狂妄之徒,李日知義正辭嚴地拒絕道:“李日知在此,這個人不會死!”倆人此時叫上勁了。

由於他判案公正,執法如山,鐵面無私,胡元禮的陰謀最終也沒有得逞。

唐朝宰相官運正順,為何突然辭官歸鄉

威脅

李日知在擔任刑部尚書職務時,從來不用刑杖責打誤事的官吏,但刑部的各項任務也都能夠圓滿地完成。曾經有一位令史在接到皇帝敕令三天後,竟然忘記去貫徹執行。李日知十分生氣,派人找出刑杖,然後集合所有的官吏,準備責打他。

唐朝宰相官運正順,為何突然辭官歸鄉

處罰吏令

等執刑的手下把此人綁到刑具上,過來請示時,李日知說道:“我如果下令責打你,天下人一定要說你能夠惹我李日知生氣,這倒毀了我不對失責的屬下使用刑法的名聲。再說因延誤公務而受到我李日知的杖責,與受到別人的責罰不同,恐怕連你的老婆孩子也要拋棄你了。”

唐朝宰相官運正順,為何突然辭官歸鄉

饒你一次

說完便命令人將他放了。其實,放掉的作用比真正在大庭廣眾之下打屁股的效果要好得多。至少被責罰的人少掉了一場當庭的羞辱,這讓在場所有的官吏都非常感動,從此後再也沒有人敢於違犯規章。一旦有誰出現延誤公務或者失職行為,所有的人都會一起譴責他。

唐朝宰相官運正順,為何突然辭官歸鄉

請求辭官

李日知後來當了侍中,這是唐朝時期的官稱,相當於俗話所說的宰相,這已經是從一品的高官了。但他並沒有被這個浮華的物慾世界所俘虜,屢次上書,祈求致仕,一開始皇帝還不准許,後來看到實在無法挽留,只好下詔准許。

唐朝宰相官運正順,為何突然辭官歸鄉

批准

一開始,李日知辭官還鄉的想法並沒有告訴妻子,得到皇上的准許,穿著素衣回到家以後,他老婆才知道他這個不可更改的決定。由於其一生公正不阿,清正廉明,家裡並沒有什麼積蓄。所以老婆驚訝的說道:“家裡是上頓不接下頓的生活,兒子也還沒有取得功名,為什麼這麼匆忙的辭官歸鄉呢?”

唐朝宰相官運正順,為何突然辭官歸鄉

為何辭官?

李日知答道:“我本一介書生,官升至此有些超乎想象了。如果再過於貪戀官位,一心向善的真情遭到玷汙,那才是違背了我的初心啊。”

像他這種知道急流勇退,適可而止的朝廷大員,在物慾世界裡還真的不多見。也讓許多人不理解。

唐朝宰相官運正順,為何突然辭官歸鄉

田園生活

但李日知心中自有一顆自己的初心:過過悠閒的田園生活,料理料理農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最後得以壽終正寢,不是真正閒情適宜的度過了自己的一生嗎?

《隋唐嘉話》唐·劉餗

《大唐新語》唐·劉肅

《舊唐書》·後晉·劉昫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