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積勞成疾時後主劉禪是怎樣對待他的?

諸葛亮積勞成疾病倒時,劉禪心急如焚,立刻派掌管朝廷文書的官員(尚書僕射)、平陽亭侯李福前去探望諸葛亮,並讓他向諸葛亮詢問此後的國家大計,同時日夜為諸葛亮祈福。

諸葛亮積勞成疾時後主劉禪是怎樣對待他的?

網絡配圖

當聽到諸葛亮的死訊時,劉禪連日傷感難忍,不能上朝,竟哭倒於龍床之上,當靈柩運回時,劉禪率文武百官出城二十里相迎,並下令全國素服發哀三日,還升諸葛亮的弟弟諸葛均官至長水校尉,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繼承了爵位。

後主兄弟,見於史料記載的有兩位,一是庶弟魯王劉永,因劉永看不慣黃皓的作派,致使黃皓也與劉永為敵,經常在後主跟前說劉永壞話,劉禪便漸漸疏遠了這個弟弟,甚至十幾年沒有見他,但儘管如此,劉永卻一是沒有被殺頭,二是不曾被流放,三是王位照舊。

諸葛亮積勞成疾時後主劉禪是怎樣對待他的?

網絡配圖

另一個庶弟劉理,被封為梁王,蜀漢在劉禪當政的時間裡,從沒有發生過皇族傾軋、大臣滅族的事件,應當說是比較和諧的。

反觀同期的其他兩國,殺戮臣下或被權臣謀弒如同兒戲,魏國,曹植被手足同胞逼迫作七步詩,感嘆“相煎何太急”,後來的曹芳、曹髦、曹奐等幼帝則朝不保夕,東吳的孫皓更是將朝堂變成了屠宰場,無論是誰,只要看不順眼,立馬刀斧伺候。

263年曹魏大舉攻蜀,在面臨江山社稷和百姓安危之間二者只能選一的難題時,他選擇了百姓的安危,聽從譙周的勸說,放棄南退或歸附吳國,而在前線尚未敗亡之時決定降魏。

諸葛亮積勞成疾時後主劉禪是怎樣對待他的?

網絡配圖

至於“樂不思蜀”這個故事,經過歷史的沉澱,人們已經越來越清楚地看清了事實的真相,這實是劉禪的韜晦之計,說白了,劉禪是在裝傻,而且裝得特別像,裝得特別真,用一句“此間樂,不思蜀”輕輕遮過,“識時務”的劉禪不僅保全了自己,還保全了跟隨他的五十多個大臣及其家屬(後均被封侯),還有蜀地與他哪怕有一點關聯的一大群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