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在中国古代,不单指美丽的女性,也指俊美和贤德的君子

“美人”在中国古代,不单指美丽的女性,也指俊美和贤德的君子

“美人”在中国古代,不单指美丽的女性,但也可以指俊美的男性和贤德的君子,甚至是君主。

无论历朝历代的审美风尚如何,古人理想的美人,是内外兼修的——不但要有美丽的容颜,还需要有美好的品德。

《美人》一书,便为我们介绍了古代的美女俊男们。

汉宫佳丽三千,一代雄主汉武帝刘彻却独宠李夫人。

李夫人备受宠幸,其实还得感谢她哥李延年和平阳公主。

李延年是西汉宫廷音乐家,不仅精通音律,而且擅长舞蹈,深得文艺青年刘彻的宠信。

有一天,汉武帝举办宫廷宴会,李延年且歌且舞: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多情的汉武帝,被李延年创作的这首小歌,撩得惆怅顿起,不禁感慨:世界上哪里可以寻到这样的美人呢?

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也是会来事,马上向弟弟推荐李延年的小妹妹。汉武帝马上召见李延年之妹,一见惊为天人,随即封她为“夫人”,宠幸无比。

《汉书》用“妙丽善舞”四个字来形容李夫人的美艳,就是说她不仅长得曼妙靓丽,倾国倾城,而且善长舞蹈。

更难能可贵的是,李夫人从不干涉朝政,也不与后妃们争宠,这也是刘彻对她倾心不已的一个重要原因。

“美人”在中国古代,不单指美丽的女性,也指俊美和贤德的君子

李夫人后来患病,卧床不起。汉武帝去探望她。

李夫人用被子蒙着头,说自己因病导致容颜衰老,而且没化妆,不能见陛下。

李夫人执意如此,刘彻只能作罢。

不久之后,李夫人香消玉殒。伤心不已的刘彻,以皇后之礼隆重安葬她。

对李夫人相思不已的汉武帝,听说有个叫李少翁的方士,能够与神鬼对话,便请他在夜里张灯设帐,招还李夫人的魂魄。

李少翁让刘彻坐在另一个帐子里,从远处观看他做法,不能上前。刘彻远远望见一个形似李夫人的女子,独立风中。

插句题外话,据说,这就是皮影戏的起源。

因为只能遥望,不能近观,刘彻对逝去的美人更加思念,凄然吟道:

“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短短数字,尽显刘彻的痴情;也让两千年以后的我们,对李夫人的风姿神采,向往不已。

魏晋不仅有“风度”,而且还有美男子。史书记载的魏晋美男子,多达37人。

魏晋人对美男子的标准,无论还是外形,还是内在,都有一定标准。

在外形上,首先是要身材高大。

比如裴楷,当时有人见到他,说他“见如近玉山,映照人也”。就是说他不仅相貌俊美如玉,而且像山一样高大、英伟。

身材高大的男子,总给人一种器宇轩昂的感觉。所以,是否拥有高大、魁梧的身材,是魏晋评判美男子的标准之一。

“美人”在中国古代,不单指美丽的女性,也指俊美和贤德的君子

然后是要皮肤白皙。

比如曹魏时的驸马都尉何晏,长相俊美,面白如玉。魏明帝曹叡以为他脸上擦了厚厚的粉,就请他吃热汤面,一探究竟。

何晏吃得满脸是汗,便用衣袖擦拭,结果俊脸更加洁白,魏明帝才知道何晏皮肤本来就这么白。

后世就用“何郎傅粉”来形容美男子。

再次是要眼睛明亮。

王羲之用“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中人”,来形容自己见到的美男子杜弘治。

“面如凝脂”是什么意思就不用多说了,“眼如点漆”暗示杜弘治眼睛漆黑明亮,黑白分明,炯炯有神,充满精气神,让人仿佛遇见神仙一般。

可见魏晋人很早就明白“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这句至理名言了。

最后是举手投足之间,要尽显风度翩翩。

王羲之用“神仙中人”形容杜弘治,是美男子惜美男子。有人评价王羲之“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这表明魏晋人心目中的美男子,不仅在于外形的俊美,而且在于举止的潇洒。王羲之更绝的是——字如其人,潇洒、飘逸!

古人喜欢将美男子比作美玉,说明美男子不仅要外形俊美,内在也要“温润如玉”。

魏晋人对美男子的内在美,要求如下:

一是品德高尚。

比如曹植,容貌俊美的他,像其父曹操一样崇尚简朴,不喜奢华。

推崇简朴,百姓要做到这一点,都很难得;出身王侯之家的曹植,居然也具有这种美好的品质,更是难能可贵。这也是曹植除了文学才华,给自己加分的地方。

二是充满才华学识。

周瑜是三国时期的美男子,不仅能够统率千军万马,而且精通音律。酒过三巡后,乐师或歌女如果弹错曲子,他必定察觉,马上回望,所以有了“曲有误,周郎顾”的美谈。

“美人”在中国古代,不单指美丽的女性,也指俊美和贤德的君子

三是富有个性。

魏晋时,优雅、温柔的美男子固然迷人,但心胸豁达的英俊男儿更受欢迎。比如孙策,不仅长相英俊,而且个性豁达,谈吐非常幽默。

无论是部下,还是老百姓,都被孙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愿为他肝脑涂地。可见孙策之美,不仅美在外表,更美在内心,富有个性。

魏晋人对美男子的评判标准,大概也是追求天性、讲求洒脱的魏晋风度的一种体现吧!

古人推崇的美女俊男,都是内外兼修的——可见单有一副好皮囊,也无法成为史书上的美女俊男。

如果你每天出门之前,都要在镜子前花半个小时料理自己的外貌,不如向这本书里的“美人”看齐,培养一种“美”的气度。

毕竟——不自知的美,才是高级的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