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法案|负责劳动合同签订的办公室主任主张双倍工资差额,能否获支持?

案情简介

职场法案|负责劳动合同签订的办公室主任主张双倍工资差额,能否获支持?

戴某于2017年3月2日入职某科技有限公司,当年4月24日被公司任命为办公室主任,工作内容为员工劳动合同签订、人事档案管理及协助公司副总经理处理行政事务等。2017年12月2日,戴某辞职。后戴某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要求公司支付2017年3月2日至12月2日期间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67500元。

公司主张双方已签订劳动合同,只是作为办公室主任,戴某负责保管合同,且离职时已将劳动合同带走。但公司未能提供证据。庭审中,戴某对此陈述不予认可。

处理结果

仲裁委裁决公司支付戴某2017年4月2日至4月23日期间的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5500元。

案件评析

《劳动合同法》第10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本案中,因公司未对双方签订劳动合同提供证据予以证明,故劳动争议仲裁委认定戴某在公司工作期间,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

因2017年3月2日戴某入职,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6条规定,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向劳动者每月支付双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该公司应自2017年4月2日起向戴某每月支付双倍工资。

但是,自2017年4月24日起,戴某被公司任命为办公室主任,他的工作职责中包含了人事管理及合同签订,因此戴某有义务提醒和代表公司做好包括自己在内的员工的劳动合同签订工作。

在此背景下,他与公司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不利后果不能由用人单位独立承担,若支持戴某主张的2017年4月24日之后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戴某因此获利,明显有失公平。

故仲裁委认为,戴某应就其在任办公室主任期间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原因提供证据,证明未签订劳动合同并不是因为其本人未履行工作职责,而是公司拒绝或其他原因造成。但戴某在庭审中并未能举证。

故仲裁委对2017年4月24日起戴某任职办公室主任之后的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主张,未予支持。

启发和思考

本案中,虽然仲裁委未支持劳动者的仲裁请求,但也反映了该公司管理层对劳动合同签订不够重视。

本案启示用人单位,无论是对新招用劳动者,还是劳动合同到期后劳动者继续提供劳动;也不管是对普通职工,还是单位管理层员工,用人单位务必在法定期限内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从而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