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駕到!但北方和南方的小年爲何差一天?

今天就是臘月二十三 ,過小年的日子了。小年是民間祭灶神的日子,但北方人大都在農曆的臘月二十三過小年,而南方人大都在農曆臘月二十四過小年,同樣是中國人,但為什麼北方就比南方早一天過小年呢?

小年駕到!但北方和南方的小年為何差一天?

小年家家戶戶都貼灶神像

小年是我們漢族傳統的節日,也被稱為祭灶王,灶王節。在不同的地方小年日期不同,有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共三天。它是整個春節活動的開始,主要活動有兩項:掃年和祭灶。人們大都在這一天裡有吃灶糖的習俗。有的地方還要吃糖糕,火燒之類的東西。

小年駕到!但北方和南方的小年為何差一天?

其實,時候,早在宋朝的時候,是臘月二十四過小年,所以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習俗是最悠久的,但什麼時候發生變化有好幾個日子了呢?這就要說到清朝了。清朝的皇帝從雍正年間開始,每年臘月二十三在坤寧宮祀神,為了節省開支,皇帝順便把灶王爺也拜了。以後王族 貝勒隨之效仿,在臘月二十三祭灶。於是就開始有了官民不在一天過小年的日子了。

南北小年不同日,跟我國古時“官三民四”的傳統有關。即官家臘月二十三過小年,百姓臘月二十四過小年。在我國古代封建社會,人們的等級觀念根深蒂固,因此過小年也分不同的身份地位及職業。

由於中國北方在更長的時間裡是國家政治中心,受官氣影響較重,因此小年多為臘月二十三。相反,南方遠離政治中心,小年便為臘月二十四。

從目前來看,臘月二十三過小年的主要是中國的東北和華北地區,而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地區則要多一些吧。小年的日子,人們都吃年糕了,灶糖什麼的了,到處都充滿了喜慶,過小年寓意著新的一年已經到來。在這裡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開開心心,順心順意,心想事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