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國家把糧食最低收購價下調了!種糧的農民們,還種嗎?

前段時間,國家糧食局局長在全國糧食流轉工作會議上明確表明:2018年將持續施行稻穀、小麥最低收買價方針!

2018年,國家把糧食最低收購價下調了!種糧的農民們,還種嗎?

什麼是糧食最低收買價方針?

2004年,我國糧食出產取得連年豐收,糧食價格已經面臨著較大的下行壓力,為了調控糧食商場價格,持續安穩糧食出產,防止重走重蹈穀賤傷農的老路,國家分別對主產區稻穀、小麥、玉米施行最低收買價方針以及臨時收儲制度。

糧食最低收買價方針是為維護農人利益、保證糧食商場供應施行的糧食價格調控方針。當商場糧價低於國家斷定的最低收買價時,國家託付契合必定資質條件的糧食企業,按國家斷定的最低收買價收買農人的糧食。

在施行糧食最低收買價方針這十幾年來,我國糧食的實踐價格一向維持在高位運轉,增加了農人的收入,有效地激發了農人種糧的積極性。

2018年,國家把糧食最低收購價下調了!種糧的農民們,還種嗎?

可是,2018年的最低收買價下調了!

前段時間,國家發改委發佈了2018年的糧食最低收買價格信息,2018年出產的早秈稻、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買價格分別為每50公斤120元、126元和130元,比2017年分別下調10元、10元和20元;小麥最低收買價為每50公斤115元,比2017年下調3元。

然後就有網友說:我的家在魯中鄉村地區,小麥和玉米交替栽培,兩年三熟。其間小麥的最高年產值是每畝800斤,玉米的最高年產值是每畝1000斤。

而一般的鄉村家庭,在不租地的情況下,最多有5畝地。種糧的成本包含農資費用、人力費用、物力費用。其間前者包含化肥、農藥等;中者包含播種、灌溉、上肥、收成等;後者則包含耗油、耗電等費用。拋去這個、減去那個,農人種糧食,幾乎是賺不到錢的。

現在再把最低收買價調低了,再種糧食估量得賠本了!

2018年,國家把糧食最低收購價下調了!種糧的農民們,還種嗎?

對農人的積極性或許出產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今日,有記者問農業部部長,本年小麥和稻穀的最低收買價格下調,是否會影響農人種糧的積極性?

農業部部長表明:會有一些影響,可是不會太大。因為現在的小麥和水稻大都是在基本農田裡出產栽培的,我們國家近些年進行了高標準農田建造,水稻小麥基本上是旱澇保收。

而且國家在下調收買價格的一起,也對種糧農人採取了直補的方法,恰當的補助農人,下調帶來的收入影響主要由政府和國家來承當。

2018年,國家把糧食最低收購價下調了!種糧的農民們,還種嗎?

你覺得最低收買價下調對農人的影響大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