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的指挥权威曾面临挑战,关键时候,是这位伟人平息了不同意见

粟裕的指挥权威曾面临挑战,关键时候,是这位伟人平息了不同意见

(电影《大决战2淮海战役》)

解放军的战术不像国民党军有那么多花样,在进攻战术上,其实就是一招鲜,也就是攻点打援。

如果要说变化,主要是攻点和打援的侧重点不一样。一种叫作“围点打援”,打援是目的,围点是诱敌来援的手段,一般来说,打援的兵力配备多,围点的兵力配备少。

与之相反的叫作“攻点阻援”,攻点是目的,阻援只是辅助手段,因此兵力配备上,大部分兵力用于攻点,小部分兵力用于阻援。

粟裕发起济南战役,对这一战术又进行了创新,他是要鱼与熊掌兼得,既攻下济南,又歼灭一部分援军,二者同时进行,即“攻济打援”。

能做到这一点,当然是因为华野早已今非昔比,集结兵力数量之多,为王耀武所不及。

但对于这一创新战法,一些华野的高级指挥员,主要是山东兵团方面不予认同。他们认为既然是要集中优势兵力歼敌,就得分出用兵重点,怎么能搞得两边的兵都一样多呢。

粟裕的指挥权威曾面临挑战,关键时候,是这位伟人平息了不同意见

(电影《大决战2淮海战役》)

在讨论作战方案时,不断有人提出:“攻济打援,到底哪个是重点”、“在兵力分配上,如何确保重点”。

按照中央军委的指示,华野参战部队分成攻城、打援两个兵团,攻城兵团由山东兵团司令员许世友、兼政委谭震林直接指挥,打援兵团由粟裕直接指挥。

许世友直接致电中央军委,说他对攻下济南是有把握的,但是部署得有重点,言下之意,就是要把兵力集中到攻城上来。

这是华野各部重新会合后的第一次大兵团作战,也是粟裕首次以代司令员的身份全面指挥华野。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华野内部关系尚未理顺,对战法的各种议论,以及许世友的极力反对,都从不同侧面考验和挑战着粟裕在军中的指挥权威。

为打好济南战役,中央选择了力挺粟裕,中央军委在致许世友、谭震林等人的指令中,重申“全军指挥,由粟裕担负”。

粟裕的指挥权威曾面临挑战,关键时候,是这位伟人平息了不同意见

(电影《大决战2淮海战役》)

毛泽东还亲自出面,对许世友解释道,济南战役的主要目的,的确是攻下济南,可是敌军援兵太多,如果以少数兵力打援,攻城时间就无法保证,则“攻济必不成功”。

许世友最信服的是毛泽东,毛泽东一发话,他也就没意见了,华野内部对战法的不同意见这才平息下来。

“攻济打援”的兵力分配由此形成定局,其中打援兵团18万,攻城兵团14万,打援多于攻城。

在判断华野大兵云集山东战场,且目标直指济南后,王耀武如坐针毡,他必须想办法挽救自己的命运。

粟裕的指挥权威曾面临挑战,关键时候,是这位伟人平息了不同意见

(电影《大决战2淮海战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