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監其實沒那麼慘,大多很長壽,原因其實很簡單

太監作為封建畸形社會的一個典型,不僅命根子丟了,失去了生育甚至性功能,還受盡世人恥笑。

太監其實沒那麼慘,大多很長壽,原因其實很簡單

其不僅僅是中國古代獨有的現象,也波及整個東南亞“漢文化”圈,在朝鮮尤為興盛。一些家庭自幼將男孩進行閹割,然後託關係送進宮裡去,希望將來能出人頭地,這種方式似乎比十年寒窗,一朝功名天下知來的更容易,更快捷,然後事實卻是往往閹割了都無法進宮這樣的悲劇。尤其大明王朝,太監鼎盛,國家頒佈了法令,禁止民間私自閹割,太監才漸漸的轉為一種特殊職業而存在。

此外就是太監有一點還是十分令人羨慕,就是其壽命比普通人要長,據有關資料,古代正常人平均壽命大約50多歲,而太監呢,普遍60多歲,比普通正常人要多14到19歲,中國最後一個太監孫耀庭就活到了94歲。

太監其實沒那麼慘,大多很長壽,原因其實很簡單

在“人生七十古來稀”的古代,太監為什麼能這麼長壽呢?其長壽的秘訣是什麼呢?木旦鳩茲認為,太監之所以長壽,跟他們特殊的生活方式,其由於長期呆在宮裡,養尊處優,身體機能衰老的也比平常百信要慢。加上失去男性功能也使得其更多的女性化,根據自然界規律,雌性動物一般比雄性的要活的更久,睪丸激素分泌過多也會間接減弱身體免疫力。而男人閹割之後,不再產生雄性激素,這是太監長壽的原因之一。

太監其實沒那麼慘,大多很長壽,原因其實很簡單

但閹割也會產生副作用,主要是精神方面的。儘管閹割能使人壽命更長,但由於人體內分泌失調,患精神病的比例也較大,所以在影視劇裡,太監宦官留給人的印象普遍不好。太監普遍長壽的第二原因就是,其生活比較優越。古代太監一般有編制,甚至是正統公務員,待遇是沒得說的,尤其漢朝明朝的宦官。另外皇宮內苑當中的生活,自然是不用吃苦受累的。而古代其他普通男性的生活環境就要差一些了,風吹日曬,受盡勞累,自然壽命就不會太長。

太監其實沒那麼慘,大多很長壽,原因其實很簡單

最後太監之所以長壽也跟其沒有性生活有關。在古代,皇上的平均壽命一般較短,大約只有47歲,除宮鬥非正常死亡外,頻繁的性生活也有關,且很多皇上在性功能未完全成熟的條件下,頻繁進行性生活,導致身體被摧殘至極,短壽自然是在所難免。而太監呢,其沒有性生活,儘管明朝有“對食”,但也是假龍。這種沒有性生活的日子,使得大多數太監清心寡慾,默默地從事著自己的本職工作,其長壽也是自然而然的。

太監其實沒那麼慘,大多很長壽,原因其實很簡單

這也從側面提醒著今天的我們,要想長壽,清心寡慾才是根本。當然對正常人來說,不追求性生活,也難免太過於苛刻。但不要性生活過於頻繁,自然之道才是長壽的秘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