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我們的父母變得這麼可憐?

什麼時候,我們的父母變得這麼可憐?

近年來,突然出現很多批判父母的文章,還有一句很出名的話“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都不用通過考試,心裡總覺得恐懼害怕。”

我們越來越強調原生家庭的重要性,強調父母教育的能量,卻也忽視了孩子的努力。或者認為,孩子再努力,也很難擺脫父母曾經的不當言行帶給孩子的傷害,或者如果孩子長大後失敗了,會說孩子原生家庭的困擾太大,如果僥倖成功了,又會說,假如這個孩子生長在另一個環境中,所做的成績會更大。

我看過一段據說是心理學家研究得出的結論後。大意是說 在批評中長大中的孩子,會責難他人。在友善中長大的孩子,不但愛他人也愛自己。在敵意中長大的孩子,喜歡吵架。恐懼中長大的孩子,常常憂慮。嘲笑中長大的孩子,個性羞怯。猜忌中長大的孩子,容易妒忌。羞恥中長大的孩子,自覺有罪。鼓勵中長大的孩子,深具自信。寬容中長大的孩子,能夠忍耐。稱讚中長大的孩子,懂得感恩。認可中長大的孩子,喜歡自己。分享中長大的孩子,慷慨大方。誠信中長大的孩子,理解真理。公正中長大的孩子,極富正義。尊重中長大的孩子,懂得尊敬。信賴中長大的孩子,不但信任他人也信任自己。

什麼時候,我們的父母變得這麼可憐?

什麼時候,我們的父母變得這麼可憐?

父母是這麼艱難,一方面又養家餬口的重擔,為兒女遮風擋雨,另一方面,孩子的教育是如此艱難的一件事,學校老師已經完全不能獨立勝任,需要家長的密切配合,從幼兒園開始,佈置的各種手工作業,連手腳笨拙一點的成人也未必做得到,可想而知這些活就都落在父母身上,再長大一點,兒童是需要大量閱讀的,需要學各種各樣的特長,課堂上的書本遠遠不夠,這當然更與家長密切相關。

所以當時年幼的我看到這段結論,終於明白原來我這麼多缺點,長大後的我這麼失敗,這麼不快樂。都是因為我爸媽太不懂了,他們思維老舊,古板僵化,奉行著不知道從哪裡得來的教育子女的道理。他們根本都不知道怎麼樣當一個合格的父母。

必須承認父母的影響力巨大,因為孩子是一張白紙,任由圖畫。曾經小時候,我們的爸爸媽媽總是說,“你看看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再看看你,我怎麼就生不出那樣聰明優秀的孩子。”這是我最不喜歡聽的話,我不喜歡被父母拿來與其他孩子比較,然後得出我如何如何糟糕的結論,但是爸媽永遠不理解,他們將這樣的言語認為是可以激勵孩子成長的動力 所以他們樂此不疲,將這樣的話重複了一遍又一遍。

之後,我們漸漸長大,父母漸漸老去,他們開始發生了以前根本不敢想象的變化,曾經身強力壯,一人能扛一袋面的爸爸媽媽,終於有一天,變得腿腳不再靈便,變得走路都不再利索。

什麼時候,我們的父母變得這麼可憐?

曾經呵斥訓責我們張口就來,連草稿都不打的爸爸媽媽,現在和兒女說話,變得小心翼翼,唯恐打擾了我們,害怕我們會為他們說的話而生氣,甚至在察覺我們情緒不高的時候,想盡辦法寬慰,自己說錯話的時候,,學會了立刻向我們道歉。

曾經每天忙碌著為生計奔波的爸爸媽媽,現在退休賦閒在家,希冀兒女能多回家看看,盼望兒女早日成家立業,享受含飴弄孫之樂。當然被我們毫不留情的拒絕後,也不敢像以前一樣斥責,只能聽之任之。

原來過去的時光,再也回不去了。

而年幼的我們長大後,眼中世界隨之發生巨大的改變,我們看世界的目光更加遼闊,舞臺更加大,生活再也不是能在父母膝下撒嬌玩鬧的兒童,而這個世界並不總是友好,

發生了一些我們不能解決的事情後,父母也沒有能力再為我們提供幫助,我們的世界,他們終於不能再理解了。

而我們在長大後,卻也在不知不覺中重複父母當年的行動,看著新聞上報道的王健林曾經給王思聰五個億作為啟動資金,獲得拆遷補貼買來了五套房子,靠著租金就能活得滋潤,諸如此類的新聞,我都會很生氣,為什麼我沒有?披星戴月的工作,能為我換來的,是別人的零頭的零頭,努力,都好像失去了意義,因為不在同一層面上。

再看看衣著簡樸,連普通話都說不好的父母,我的抱怨終於有了出口。看看人家的父母,再看看你們,答案就知道了,我不如別人,你們要負擔100%的責任。

中國的家長,養育了中國式的孩子,不知感恩,只學會抱怨。不能否認原生家庭的重要,但是更不能否認自身的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