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我们的父母变得这么可怜?

什么时候,我们的父母变得这么可怜?

近年来,突然出现很多批判父母的文章,还有一句很出名的话“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都不用通过考试,心里总觉得恐惧害怕。”

我们越来越强调原生家庭的重要性,强调父母教育的能量,却也忽视了孩子的努力。或者认为,孩子再努力,也很难摆脱父母曾经的不当言行带给孩子的伤害,或者如果孩子长大后失败了,会说孩子原生家庭的困扰太大,如果侥幸成功了,又会说,假如这个孩子生长在另一个环境中,所做的成绩会更大。

我看过一段据说是心理学家研究得出的结论后。大意是说 在批评中长大中的孩子,会责难他人。在友善中长大的孩子,不但爱他人也爱自己。在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喜欢吵架。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常常忧虑。嘲笑中长大的孩子,个性羞怯。猜忌中长大的孩子,容易妒忌。羞耻中长大的孩子,自觉有罪。鼓励中长大的孩子,深具自信。宽容中长大的孩子,能够忍耐。称赞中长大的孩子,懂得感恩。认可中长大的孩子,喜欢自己。分享中长大的孩子,慷慨大方。诚信中长大的孩子,理解真理。公正中长大的孩子,极富正义。尊重中长大的孩子,懂得尊敬。信赖中长大的孩子,不但信任他人也信任自己。

什么时候,我们的父母变得这么可怜?

什么时候,我们的父母变得这么可怜?

父母是这么艰难,一方面又养家糊口的重担,为儿女遮风挡雨,另一方面,孩子的教育是如此艰难的一件事,学校老师已经完全不能独立胜任,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从幼儿园开始,布置的各种手工作业,连手脚笨拙一点的成人也未必做得到,可想而知这些活就都落在父母身上,再长大一点,儿童是需要大量阅读的,需要学各种各样的特长,课堂上的书本远远不够,这当然更与家长密切相关。

所以当时年幼的我看到这段结论,终于明白原来我这么多缺点,长大后的我这么失败,这么不快乐。都是因为我爸妈太不懂了,他们思维老旧,古板僵化,奉行着不知道从哪里得来的教育子女的道理。他们根本都不知道怎么样当一个合格的父母。

必须承认父母的影响力巨大,因为孩子是一张白纸,任由图画。曾经小时候,我们的爸爸妈妈总是说,“你看看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再看看你,我怎么就生不出那样聪明优秀的孩子。”这是我最不喜欢听的话,我不喜欢被父母拿来与其他孩子比较,然后得出我如何如何糟糕的结论,但是爸妈永远不理解,他们将这样的言语认为是可以激励孩子成长的动力 所以他们乐此不疲,将这样的话重复了一遍又一遍。

之后,我们渐渐长大,父母渐渐老去,他们开始发生了以前根本不敢想象的变化,曾经身强力壮,一人能扛一袋面的爸爸妈妈,终于有一天,变得腿脚不再灵便,变得走路都不再利索。

什么时候,我们的父母变得这么可怜?

曾经呵斥训责我们张口就来,连草稿都不打的爸爸妈妈,现在和儿女说话,变得小心翼翼,唯恐打扰了我们,害怕我们会为他们说的话而生气,甚至在察觉我们情绪不高的时候,想尽办法宽慰,自己说错话的时候,,学会了立刻向我们道歉。

曾经每天忙碌着为生计奔波的爸爸妈妈,现在退休赋闲在家,希冀儿女能多回家看看,盼望儿女早日成家立业,享受含饴弄孙之乐。当然被我们毫不留情的拒绝后,也不敢像以前一样斥责,只能听之任之。

原来过去的时光,再也回不去了。

而年幼的我们长大后,眼中世界随之发生巨大的改变,我们看世界的目光更加辽阔,舞台更加大,生活再也不是能在父母膝下撒娇玩闹的儿童,而这个世界并不总是友好,

发生了一些我们不能解决的事情后,父母也没有能力再为我们提供帮助,我们的世界,他们终于不能再理解了。

而我们在长大后,却也在不知不觉中重复父母当年的行动,看着新闻上报道的王健林曾经给王思聪五个亿作为启动资金,获得拆迁补贴买来了五套房子,靠着租金就能活得滋润,诸如此类的新闻,我都会很生气,为什么我没有?披星戴月的工作,能为我换来的,是别人的零头的零头,努力,都好像失去了意义,因为不在同一层面上。

再看看衣着简朴,连普通话都说不好的父母,我的抱怨终于有了出口。看看人家的父母,再看看你们,答案就知道了,我不如别人,你们要负担100%的责任。

中国的家长,养育了中国式的孩子,不知感恩,只学会抱怨。不能否认原生家庭的重要,但是更不能否认自身的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