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公關救急但不救蠢!

昨晚的央視3.15晚會是所有企業都十分重視的事,而公關廣告公司更是集體關注,隨時準備應對服務的品牌掉鏈子。

2016年餓了麼被曝光對商家審核不嚴格,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餓了麼在社交網絡上發佈:對不起,忘了給央視續費。

危機公關救急但不救蠢!

隨後的致親愛的消費者聲明中,不承擔責任,反而是以新興產業為由狡辯,並拉其他的外賣送餐平臺企圖吸引火力,語氣十分官方,毫無真誠態度。一時間成為公眾調侃的笑料,而品牌形象也同時一落千丈。

今年的晚會曝光了大眾集團的途銳車型發動機進水問題,這已經是大眾第二次登上3.15晚會,然而所表現出來的公關素質依然堪憂。

某4S店第一時間給出的回應居然是:“總是有一定的小概率事件的,上帝造人都會有瑕疵,何況是車呢?”

危機公關救急但不救蠢!

這句話一出來,估計大眾背後的公關團隊都要氣的腦淤血了。還嫌不夠亂嗎?這種時候不等總公司統一處理,還敢私下發表言論本身就是很大的錯誤,更何況發出這麼沒腦子的言論!

緊接著大眾汽車已經通過官方微博發表了歉意聲明,並同時向國家相關部門備案了召回計劃,儘量可能的挽回品牌公信力。雖然如此,還是造成了大量的損失。

危機公關救急但不救蠢!

說了這麼多危機公關的反面例子,那麼我們到底該如何去做危機公關呢?首先要說的是:危機公關救急,不救蠢。就好像借錢一樣,你可以借給應急的人,但不要借給一直窮的人。

對企業來說,危機公關的意義就在於,解決應急事件。而不是企業長期存在巨大問題指望公關來將這些問題掩蓋了事。在確認了這個前提下,危機公關應該分以下幾點:

一.承擔責任

責任感對於企業來說永遠都是最重要的,企業犯錯有時候不可避免,但是承擔錯誤的勇氣反而會讓用戶感受到來自企業的責任感,從而更加信賴。

二.真誠溝通

真誠溝通也就代表著代表了企業的態度,真誠的態度一定程度上能表現企業以用戶為本的文化。而很多危機營銷的反面例子都是態度高高在上,毫無誠意。真誠的態度才能重新獲得大眾的好感,解決危機的同時,獲取大眾的好感才是成功的危機公關。

危機公關救急但不救蠢!

三.速度第一

曾經危機公關有一個24小時公關黃金時間,到了現在已經轉變為24分鐘黃金時間。快速的反應能最大限度的消除民眾固有印象的形成,爭取到更多處理時間。

而一個快速的處理方案也可以突顯出企業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誠意。

危機公關救急但不救蠢!

四.系統執行

危機公關最忌諱的就是內部不統一,如同今年的大眾汽車。在事情出了之後沒等總公司發表解決方案,底下人先發表了讓人哭笑不得的言論。不怕敵人太狡猾,只怕我軍太無能。

五.權威證實

權威機構的公信力在民眾中是無與倫比的,在事情發生之後第一時間解決,並主動接受權威機構的檢測,並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是挽回形象的不二法則。

而通常的危機伴隨著的也是民眾的調侃和傳謠,如果沒有權威的檢測事情很容易發展的不可把控。

危機公關救急但不救蠢!

危機公關通常事發突然,而盲目的去道歉或者辯解很可能遭受到更重的打擊,一旦企業公信力崩塌,那就將是毀滅性的。

對企業負責的同時,更要注重企業的營銷與公關,更優秀的產品和更專業的公關營銷手段,才是企業生存的不二法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