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的這三種行爲,必須打,這會兒看來得及

小孩的這三種行為,必須打,這會兒看來得及

都說“熊孩子”討厭,大家紛紛避之不及。

而“熊孩子”也頻頻上熱搜,網絡上的評論幾乎都是一邊倒:

“熊孩子”就是欠管教!小孩的錯,都歸咎於家丈沒有將自個的小孩給教育好!

每當小孩犯了錯,家丈捨不得懲罰小孩,小孩心中的小惡魔會愈發猖狂,久而久之便成了大家口中的熊孩子!

前段時間,網絡上一段關於“熊孩子”的視頻引發了全網的關注!

事情發生在四川省遂寧市,在一輛公交車上,一個7歲的男孩莫名其妙用腳踢了坐在後面的一個年輕男子好幾下。

小孩的這三種行為,必須打,這會兒看來得及

可能大部分人都是內心氣憤,或者是責罵小孩一番,也就過去了。

畢竟中國社會上最喜歡說這四句話來彌補過錯:來都來了,人都死了,大過年的,還是小孩...

可這男子接下來的舉動令大家都震驚了!

男子突然站了起來,將小男孩過肩摔,重重地摔在地上,還用腳在小孩的頭部狂踩三下。

小孩的這三種行為,必須打,這會兒看來得及

小男孩當場就不怎麼動彈了。

網絡上有人說:

“這小孩是自個活該,好端端地非要去踢人家!”

“雖說這小孩是過分了點,但畢竟還是個小孩,這個男的下手也太重了!”

看到這,糰子媽忍不住了,男子下手是重了點,但是自個的小孩最好自個教育好,有些時候該打就得打,不要等到別人來打。

現在捨不得打小孩,毫無條件的寵溺,長大後總會有人替你教馴他。

當小孩出現以下3種陋習的時候,該打就要打!給小孩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一、總是推脫責任

推脫責任總是發生在小孩犯錯的時候。犯錯並不可怕,但是小孩一犯錯就推脫責任,怨天怨地怨空氣,就是不怨自個,認為自個什麼錯都沒有,這種行為最可怕。

父母總是苦口婆心,小孩得不到教馴,下次還是會再犯。當試過很多次的和平解決,小孩還是改不掉這個臭毛病的時候,就要教馴他一番了。

不過家丈在教馴完小孩之後要告訴小孩:

犯了錯勇於承認才是好小孩,爸爸媽媽打你不是因為你犯錯,而是因為你推脫責任!假如下次犯錯勇於承認,爸爸媽媽不但不會打你,還會得到諒解。

最終要讓小孩明白的是:要勇於承擔後果。

小孩的這三種行為,必須打,這會兒看來得及

二、總是對危險事物充滿好奇心

小孩的好奇心總是很重,甚至還喜歡去觸摸一些危險的物品,嘗試最危險的事,例如:玩水、玩火、玩電等。

小孩年紀尚小,還不知道做這些事情會釀成哪些慘重的後果,但是家丈要及時站出來教育小孩,以免未知的悲劇發生。如果對小孩口頭警告過好多次以後小孩還是要去嘗試,就可以考慮打一頓讓他長長記性了。

小孩的這三種行為,必須打,這會兒看來得及

三、生氣就喜歡摔東西

當小孩出現這種行為的時候,家丈首先要反省一下自個是不是自個的行為影響到了小孩,自個有沒有摔東西的習慣。

小孩摔東西,無非就是發洩自個想引起父母的注意,或者自個想得到一個新的東西,故意把舊的東西給摔掉,這兩種行為都十分可惡,不能縱容。

這個時候暴躁的小孩聽不進去任何的好言相勸,家丈就可以考慮先意思意思小打一下再說,等小孩情緒平復下來之後,再及時引導安慰小孩。

也許在家摔東西是小事,但將來走到社會上,不分青紅皂白就摔東西隨心所欲,就是傷己傷人。

小孩的這三種行為,必須打,這會兒看來得及

雖然以上3種行為小孩需要教馴,但是在以下這幾種情況下,千萬別打小孩:

1、不到3歲的小孩不要打

2、小孩不知道錯誤不要打

3、父母暴怒時不要打

4、外人面前不要打

最後再補充一下:打小孩不是哪裡都可以打的,特別是頭部和臉部不能打!也不要用任何工具打,用手打打屁股就可以了。

懲罰之後要及時引導小孩,要讓他明白為什麼捱打,以及正確做法,免得互相心裡留下芥蒂!

所有家丈記住了:適當打小孩不是因為不喜歡他,而是希望小孩變得更優秀,為的是不讓他將來在外人前吃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