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沛民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把立德樹人內化到大學建設各環節》

姜沛民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各环节》

5月10日起,《人民日報》推出“辦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系列言論專欄,圍繞習近平總書記5月2日在北京大學考察時的重要講話,談高校如何堅持辦學正確政治方向、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努力辦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8月2日,黨委書記姜沛民在該專欄發表題為《把立德樹人內化到大學建設各環節》的署名文章,文章如下:

把立德樹人內化到大學建設各環節

姜沛民

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圍繞高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對高校的辦學治校、使命擔當和重點任務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這既包含了對高校堅定正確辦學方向的政治要求,也包含了對教師師德師風的素質要求,還包含了對青年學生德才兼備的成長要求。對我們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推進“雙一流”建設,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立德樹人必須堅持正確辦學方向,把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辦學治校的根本。古今中外,每個國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來培養人的,世界一流大學都是在服務自己國家發展中成長起來的。我國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回顧中國近現代史,從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新中國建設,到改革開放,每個關鍵的歷史時期、每項重大建設成就,都是由大學培養出來的人才擔當中流砥柱,都有大學的突出貢獻。我們的大學也在立德樹人中不斷髮展壯大,不斷走向更高的水平,不斷贏得社會的認可和世界的讚譽。我國大學長期的辦學實踐充分證明,我們必須能夠為國家培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才能真正成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

立德樹人必須以師德師風為第一標準,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教師的職業本身就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智慧、學識、科學的化身,教師的工作本質就是春風化雨、以德育德、以愛育愛,是一個示範、教化、引領的過程。教師一言一行的影響,遠遠超出了個人範圍,要對學生成長負責,對公眾社會負責、對國家負責。因此,師德師風建設必須是每一所學校常抓不懈的工作。高校作為科技和人才的高地,要引導廣大教師把教書育人和自我修養結合起來,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要大力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完善工作機制,加大師德模範宣傳,講好身邊的師德故事,塑造高校教師師德高尚的品行面貌,自覺維護教師的良好形象。

同時,必須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強化德育對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基礎性作用。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當代青年是同新時代共同前進的一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將在這一代人的奮鬥中變為現實。因此,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前沿陣地,必須把德育擺在突出位置,幫助這一代年輕人堅定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走下去。

高校以德育人培養青年學生,要把形成高水平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擺在重要位置,作為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的基礎和主幹。要培養青年學生的“四個自信”,增強對黨的領導和國家發展的認同,要以中國夢激揚青春夢,激勵學生自覺把個人的理想信念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事業中,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要堅持不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青年學生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範踐行者。要引導廣大青年打好馬克思主義的鮮亮人生底色,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對科學理論的理性認同上,建立在對歷史規律的正確認識上,建立在對基本國情的準確把握上,永遠堅定信念跟黨走。

(作者為中國農業大學黨委書記)

《人民日報》2018年8月2日第17版報道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