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猛將呂布的武器方天畫戟,爲何在後世之中使用者屈指可數?

呂布,字奉先,可謂三國時期最強戰將。他手使一杆方天畫戟,天下無敵。但是後世用戟的的戰將卻是屈指可數,這是為什麼呢?

三國猛將呂布的武器方天畫戟,為何在後世之中使用者屈指可數?

古代戰場上,馬戰出場率最高的莫過於大刀和長槍了。這是因為大刀操作簡單,易上手。但是大刀的招數也比較單一,容易防禦。大刀橫著劈來就用自己兵器豎擋,豎著劈來就橫擋。而長槍,操作也是比較簡單,會刺就行。槍的防禦要比刀難,因為槍的主要攻擊手段是直刺。刀的攻擊是一條線,而槍是一個點。但長槍有一個缺點就是太輕,只要防禦夠快,不需要太大力就能將槍頭撥開。

三國猛將呂布的武器方天畫戟,為何在後世之中使用者屈指可數?

戟,是大刀和長槍的結合體,前端有槍頭,槍頭兩側還有月牙形刀刃。因此,單從戟的構造上來看,戟要比刀和槍的結構都複雜,重量也更重。使用起來,也會比刀和槍難度更大。戟在使用時,可以結合刀和槍的攻擊方式,不但可以直刺,而且可以劈砍。

三國猛將呂布的武器方天畫戟,為何在後世之中使用者屈指可數?

中國歷史上關於戟的最早記載是在春秋時期,後來漸漸被用於儀仗。這不是說戟不能用於實戰,而是對使用者的要求太高。

首先,使用戟的戰將戰鬥時需要不停地在大刀和長槍的攻擊方式之間快速切換,這對使用者的考驗是巨大的。這就相當於,使戟者不僅需要學習刀法,還要學習槍法。任務量就比一般戰將大了一倍。更為關鍵的是,劈砍和直刺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攻擊方式,將這兩種攻擊方式結合起來就相當於一心二用,需要極高的天賦,否則戟的優勢根本發揮不出來。人的習慣往往是根深蒂固的,用習慣了刀,就習慣於用刀法,用習慣了槍,就習慣於用槍法。而刀法和槍法相結合,絕不是一加一等於二那麼簡單。

三國猛將呂布的武器方天畫戟,為何在後世之中使用者屈指可數?

另外,戟的重量比刀和槍的重量都重,對使用者的瞬間爆發力和耐力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在三國演義中,呂布便是一個力大無窮之人。除了呂布,唐朝還有一位使戟的白袍小將,便是薛仁貴。此人也是天生神力,若非如此,根本不可能用戟。戟的威力不僅僅在於功能多樣,而且在於重量。用於戟的自重本身就很重,所以使戟者可以直接掄起戟來砸。當然,這對力量的要求也是相當大的。

三國猛將呂布的武器方天畫戟,為何在後世之中使用者屈指可數?

戟,是一種特殊的兵器。使用者之所以少,是因為對使用者要求極高。能集一心二用的過人天賦和力大無窮的體魄為一身的人,實在是少之又少。因此,使戟之人,不是碌碌無為的平庸之輩,就是萬夫不當的蓋世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