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計廣爲流傳,實際卻站不住腳,這3點證明都被羅貫中帶了節奏

空城計,可以說是諸葛亮晚年最得意的一筆了。在兵臨城下的情況下,諸葛亮以過硬的心理素質,大開城門,唬住了司馬懿,致使司馬懿退兵。這是典型的心理戰,諸葛亮在空城計中登上城樓撫琴,以琴聲告訴司馬懿,自己胸有成竹。老謀深算的司馬懿自然不敢冒這個險。

空城計廣為流傳,實際卻站不住腳,這3點證明都被羅貫中帶了節奏

空城計在邏輯上都講得通,但是換個角度思考,空城計未必站得住腳。

首先,司馬懿大軍已經兵臨城下。既然司馬懿連諸葛亮的琴聲都能聽得清清楚楚,那麼司馬懿大軍必然已經離城樓很近,強弓硬弩的射程也一定是夠得著的。所謂擒賊先擒王,那麼用強弓硬弩先射諸葛亮也未嘗不可。即使周圍有埋伏,但諸葛亮不會武藝,必然很難躲避弓箭。這是疑點之一。

空城計廣為流傳,實際卻站不住腳,這3點證明都被羅貫中帶了節奏

其次,如果擔心城內有埋伏,司馬懿可派精銳偵察兵前期喬裝進城偵查。偵察兵進城混入百姓甚至是軍隊中,等摸清城中佈防情況,然後再進攻也可以。這是疑點之二。

最後,也是最保守的一種戰術。如果實在搞不清楚諸葛亮 擺空城計的意圖,那麼以司馬懿的兵力,把整座城池包圍起來是沒有什麼難度的。圍而不打,跟諸葛亮打消耗戰,時間一久,城池變會不攻自破。

空城計廣為流傳,實際卻站不住腳,這3點證明都被羅貫中帶了節奏

而司馬懿呢,竟然選擇了退兵。這是最讓人費解的,司馬懿兵力佔盡優勢,卻選擇退兵。有人可能會說,司馬懿是輸在他自己的老謀深算上。雖然司馬懿在心理上中了諸葛亮的招,但是戰術上,司馬懿確實有很多種選擇。司馬懿對諸葛亮的兵力即使不能完全掌握,最起碼也能夠掌握個大概,何至於看到空城,聽到諸葛亮的琴聲,就立刻下令退兵呢。

空城計廣為流傳,實際卻站不住腳,這3點證明都被羅貫中帶了節奏

空城計廣為流傳,卻很少遭人質疑。小編認為,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傾向於擁劉反曹。因此後世讀者很容易站在劉備蜀漢一方,反對曹操,心裡把曹操默認成了反派。因此,讀者思路會順著諸葛亮計謀而走,從支持的角度出發會自然而然地覺得諸葛亮的計策滴水不漏。但是,換個角度來倒推空城計,就會發現好多漏洞。站在對立面,從全局來看,空城計並非無懈可擊。

空城計廣為流傳,實際卻站不住腳,這3點證明都被羅貫中帶了節奏

縱然如此,諸葛亮的才能也是毋庸置疑的。但小說畢竟是小說,情節是有虛構的,因此我們不必太吹毛求疵,拿歷史對照小說,只是茶餘飯後,對歷史的回顧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