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第一猛人和呂布比,誰更厲害?羅貫中:五十合以上必敗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喜歡三國的朋友都知道這個排名,問題是,“一聲喝斷當陽橋,獨退曹家百萬兵”的三國第一猛人兒張翼德,和排名第一的呂布,差距真的有那麼大嗎?你還別說,張飛的武藝和呂布比起來,中間差了至少一個關羽。

三國第一猛人和呂布比,誰更厲害?羅貫中:五十合以上必敗

當初十八路諸侯討董卓,推袁紹做了武林盟主,登壇拜印,歃血為盟,槍纓陣陣,劍戟森森,殺奔洛陽而來,勢大得不得了,結果應了華雄那句話:“割雞焉用牛刀”。呂布連面都沒露呢,一個華雄就殺得他們丟盔棄甲。若不是關羽挺身而出,這洋相就出大了。

三國第一猛人和呂布比,誰更厲害?羅貫中:五十合以上必敗

當袁大盟主派公孫瓚等八路大軍攻打虎牢關時,呂布出場了,他跨赤兔神駒,舞方天畫戟,左衝右殺,如入無人之境,直殺得眾諸侯倉惶倒退三十里。真不愧是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人馬之中,漢末兩絕。曹操嘆道:“呂布英勇,無人能敵!”

三國第一猛人和呂布比,誰更厲害?羅貫中:五十合以上必敗

曹操那時起兵不久,手下只有李典樂進,曹仁曹洪,夏侯兄弟等十幾個人來七八條槍,哪像後來大宴銅雀臺時,手下紅隊綠隊比箭奪袍那般將才濟濟,富得流油。所以當各路諸侯的部將都爭著去露臉時,曹操手下的幾根蔥,只能是大眼瞪小眼。後來戰濮陽時,典韋許褚,李典樂進,夏侯惇夏侯淵六員大將一起上,竟被呂布從容脫身。要是單打獨鬥的話,我看都夠嗆。

三國第一猛人和呂布比,誰更厲害?羅貫中:五十合以上必敗

重點到了,當劉備的同學公孫瓚被呂布數合殺敗,眼看性命不保時,張飛喊出了流傳千古的名句:“三家姓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衝了上去。從這兒就能看出,張飛也是個文化人,粗人能罵得出這麼損的話?

三國第一猛人和呂布比,誰更厲害?羅貫中:五十合以上必敗

問題就出在這一段。書中寫道:“呂布見了,棄了公孫瓚,便戰張飛。飛抖擻精神,酣戰呂布。連鬥五十餘合,不分勝負。雲長見了,把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三匹馬丁字兒廝殺。戰到三十合,戰不倒呂布。

三國第一猛人和呂布比,誰更厲害?羅貫中:五十合以上必敗

這裡存在著明顯的漏洞。張飛既然和呂布打了五十餘合,不分勝敗,就說明他們的武藝旗鼓相當,怎麼又加上神勇的關雲長,倆打一個,還是不分勝敗呢?難道關羽的武力被忽略不計了?顯然極不合情理。

其實問題出我們看的《三國演義》,是清代毛宗崗父子,在羅貫中原著基礎上,重新修訂刪改過的。這個版本的主旨就是尊劉抑曹,捎帶著把劉備部將的武力值,也進行了放大,導致在細節上出現了嚴重的漏洞。

三國第一猛人和呂布比,誰更厲害?羅貫中:五十合以上必敗

而在羅貫中原版的《三國志通俗演義》裡是這樣寫的:“呂布見了,棄了公孫瓚,便戰張飛。飛抖擻精神,酣戰呂布。八路諸侯見張飛漸漸槍法散亂,呂布越添精神。張飛性起,大喊一聲。雲長把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三匹馬丁字兒廝殺,又戰到三十合,兩員將戰不倒呂布。

三國第一猛人和呂布比,誰更厲害?羅貫中:五十合以上必敗

張飛槍法散亂,再戰下去,必然吃虧。他性起大叫,說明已經心急氣躁。雲長旁觀者清,怕弟有失,急忙助陣,兩個人左右夾攻,方與呂布戰成平手。兩下一對比,原版的描寫,才顯得入情入理,經得起推敲。

三國第一猛人和呂布比,誰更厲害?羅貫中:五十合以上必敗

接下來惱了劉玄德,驟馬舞劍,繞到背後,斜刺裡去砍。不是削馬腿,就是扎呂布屁股,讓呂布顧前顧不了後,管頭管不了腚。氣得他破口大罵:“你個不要臉的大耳賊!”論武功呂布雖然比張飛厲害一點,可罵功氣急敗壞,粗鄙不堪,比張飛差太多了。話說呂布打仗有個特點,就是能動手儘量不吵吵。這一開口不要緊,洩了真氣,手上就慢了,架隔遮攔不定,只得敗陣而逃,這就是三英戰呂布的經過。

三國第一猛人和呂布比,誰更厲害?羅貫中:五十合以上必敗

經此一戰,張飛恨上了呂布。每次見了呂布,不是破口大罵,就是拔劍要殺。呂布委屈地問他:“翼德何故只要殺我?”張飛不好明說,只得給別人身上推:“曹操道你是無義之人,教我哥哥殺你!”其實就是因為在虎牢關沒討到便宜,那口氣兒一直出不來的緣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