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生瑜何生亮”這句話後面還有一句,估計沒幾個人知道吧

“既生瑜何生亮”這句話後面還有一句,估計沒幾個人知道吧

“既生瑜何生亮”——立刻讓人想到了三國時期的東吳軍事天才周瑜。影視劇中經常將其刻畫成一個才華不如諸葛亮的無奈和憤懣的形象。甚至很多人都直接認為,將其評價為一位嫉妒賢能才子的小心眼。但是,事實是這樣麼?其實這句名言還有半句話,只是很多人沒聽過而已。聽了之後,很多人應該會改變對周瑜的看法了吧

“既生瑜何生亮”這句話後面還有一句,估計沒幾個人知道吧

三國演義中,為了反襯諸葛亮的足智多謀,羅貫中將歷史上的周瑜醜化,將其完全寫為一個嫉妒心極強的小人,完完全全顛覆了周瑜在歷史上的形象。在歷史上,周瑜出生名門望族,家境闊綽,親戚大多朝廷為官,自身也是文武全才。二十多歲的時候便隨同孫策一同平定江東,兩人私交甚好。

“既生瑜何生亮”這句話後面還有一句,估計沒幾個人知道吧

東漢末年,曹操攻打江東東吳。此時由於實力懸殊,孫權也在猶豫中。周瑜堅決主戰,勸說孫權希望他不要放棄江東,要跟曹操硬磕到底。在他的一片赤誠之心下,孫權被說服了,和劉備練手抵抗曹操。著名的赤壁之戰讓周公瑾一戰成名,成為了東吳大都督,手握重兵。

“既生瑜何生亮”這句話後面還有一句,估計沒幾個人知道吧

那麼,這樣一位德高望重、文武雙全的大都督,為何會說出“既生瑜何生亮”呢?歷史上,的周瑜不僅沒有嫉妒諸葛亮,更是沒有做出加害於他的小人舉動。他認為。諸葛亮才華橫溢,神機妙算。是個很難得的優秀人才,只是非常希望他能投靠東吳,因此不斷挽留他,甚至表示自己可以讓出孫吳大都督的位置都可以。表示"既生瑜何生亮,君未歸孤何安",以表自己的廣闊胸懷和對優秀人才的看重!可惜,詩句的後句“君未歸孤何安”如今卻沒幾個人知道。所以很多人至今都對周瑜產生了誤解

“既生瑜何生亮”這句話後面還有一句,估計沒幾個人知道吧

當然,如果說當時諸葛亮真的投靠了了孫權,周瑜與諸葛亮雙劍合璧,那三國的歷史真的就要改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