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部分農村將收地,每畝6萬,全憑自願,農民要錢還是要地?

農業是第一產業,農村是從事這一產業的人聚集的地方,農業生產事關國計民生,所以國家一直都比較重視。尤其是國家的經濟發展起來之後,振興農村,讓農民過上高品質的生活也成了現階段農村工作的中心。

今年,部分農村將收地,每畝6萬,全憑自願,農民要錢還是要地?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國家大刀闊斧的推進戶口的改革和土地的歸屬卻劃分,坐實農民因土地而能獲得的權益。雖然說前景很美好,但農民現在的處境還是比較尷尬的。

今年,部分農村將收地,每畝6萬,全憑自願,農民要錢還是要地?

1.尤其是商品經濟的發展,讓農民用到的所有生活物資每年都會有10%到30%的增長,有農民感慨,農村現在除了吃糧食不要錢,基本上也是到處都花錢。如果純粹的呆在農村種地,按現在農村一家人的支出,維持溫飽都難。在各種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下,農村呈現了兩極分化的趨勢,以年輕人為主的這些人湧入城市,開始賺錢養家,以老年人為主的這股人守在農村,搞農業生產。

2.但受年紀限制,很多農民種地已經力不從心了,慢慢的,乾脆就不種了。在土地確權的時候,這樣的情況發現了很多。大片的良田都浪費了,資源閒置降低了農村的經濟發展的速度,減少了農民的家庭收入。為了盤活農村這些被浪費的土地,讓農民手裡的資金多起來,專家提議把前兩年就在農村實行的土地退出範圍擴大至約56個縣的農村,按照每畝地6萬元的標準,農民可以全憑自願的“賣地”。

3.對於這樣的好事兒,農民有高興的,有擔憂的。高興地那部分農民覺得發展現在種什麼都是賠,倒不如不種了,國家現在給這麼好的政策,家裡的幾畝地只要一出手,就能拿道少則一二十萬,多則四五十萬的獎勵款,足夠到城裡付個首付了。當然也有相當大的一部分農民並不贊成這樣,有農民算了筆賬,按照一畝地一年賺2000元來算,賺滿6萬也只需要30年,可30年後土地是什麼行情還真不好說。

4.當然,還有些農民沒有想法,在糾結到底是要地還是要錢,畢竟地也想要,前也挺讓人心動的。其實農民也不必糾結,如果家裡已經擺脫了黃土地,那完全可以去城市,讓子孫後代有更好的發展,如果只是在城裡打工,並沒有擺脫黃土地,那還是慎重為好。18年,部分農村將收地,每畝6萬,全憑自願,農民要錢還是要地?

村哥期待你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