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撑起“保护伞”

为规范未成年人校外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市卫计局检查组根据创文标准要求,对市、各区未成年人校外心理健康辅导站阵地建设、心理辅导和公益宣传等内容进行了检查。 (8月25日《湛江日报》)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家庭、社会应该合力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撑起“保护伞”。

长期以来,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都容易被忽略。有的家长和学校可能觉得已经足够关心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了,不仅家长、老师时刻关心、嘘寒问暖,学校还会开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有的学校还专门设立了校园心理健康辅导室。但是,我们必须弄清楚一点,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辅导并非一个简单的知识普及过程,我们更需要“一对一”的专业辅导。而忽略,正是“非专业”所造成的。

很多家长都很会以爱的名义,过多地干涉、干预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乃至于他的心理,有的家长甚至把偷看孩子日记当作了解孩子心理动态的“指定项目”。而另一个极端是,家长以各种理由对孩子不闻不问,或者与孩子的交流只限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有了需要家长帮助的心理问题或者需要倾诉的时候没有了对象。这两种极端情况的存在,拖了心理健康辅导的后腿。例如某个孩子遭遇性侵或校园暴力,他在考虑是否告诉家长时,如果其家长是上述前者,那么孩子可能会担心告诉家长之后会被管得更严、批得更凶;而如果其家长是上述后者,那么孩子可能会觉得反正家长都没空理自己,又或者只关心成绩,说不说其实都一样。于是,有的孩子选择了沉默。

而一些学校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方面的短板,是被动的观念——我们的老师和心理健康辅导室都已经做好了百分之两百的准备,只要学生有了心理帮助需要的时候来找我们,我们就能立马给予最温暖、最贴心的帮助。但这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有的学生是不会主动寻求帮助的,特别是处于焦虑、紧张、忧郁等情绪的时候。有的学校把心理辅导老师简单地理解成“知心姐姐”,让一些非心理相关专业的老师去“客串”,最容易造成的情况是学生被乱贴“标签”,本来没什么问题的却因为被“标签化”而遭受异样眼光,最终出了心理问题。

当然,生活中遇到的更普遍情况,是有的人认为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辅导是“多此一举”,是“小题大作”。有的人甚至会说,本来都没发现未成年人有什么心理健康问题的,就是因为搞这种辅导,所以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才多了起来。

正是因为家庭、学校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上的“非专业”、不完善,以及社会上部分人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的不了解、不重视,所以我们才必须尽快地把未成年人校外心理健康辅导体系建立起来,不仅要加强辅导站之类的阵地建设,更要实打实地从专业辅导、常识宣传等方面下功夫。

笔者一直期待着各社区服务中心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假设一个社区服务中心是完善的,服务中心的社工是经常与社区内的未成年人接触交流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寄希望于专业社工在交流过程中发现未成年人的异样,从而把他们送到心理健康辅导站,让医生对其进行更专业的辅导,乃至治疗。而且专业的社工,也能很好地充当家长、学校以及校外心理健康辅导站之间沟通的桥梁,推动各方共同为解决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努力合作。

在加强未成年人校外心理健康辅导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把眼光只盯着辅导站的建设,更要从家庭、学校、社会三者间的互动合作,从社区服务中心、专业社工等配套完善出发,这样才能真正地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撑起“保护伞”。(湛江日报 关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